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精選11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活動,優秀的活動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1
設計思路
在《冬天到》的主題活動中,一節音樂遊戲《小青蛙打呼嚕》引起幼兒極大興趣:冬眠是指什麼?有哪些動物會冬眠呢?幼兒不太明白,於是我們設計了這節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青蛙、刺蝟等小動物冬眠的現象。
2.嘗試使用禮貌用語「請……」。
3.樂於主動探索和表達。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若干「小動物的家」掛圖。
3.若干冬眠的小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1.場景導入:下雪了。
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我們是怎樣過冬的?讓我們去森林裡看看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好嗎?
幼兒在《雪絨花》優美的音畫場景中,很深切地感受到了冬季的來臨!並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提問,很自然地引出小動物的過冬方法。
2.拜訪小動物的家。
(1)小動物(剌蝟)家。
嘗試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請你出來和我們一起玩,好嗎?」
觀察小刺蝟睡覺,引出「小刺蝟在睡覺,不吃不喝,一直睡到春天才出來玩兒,原來它在冬眠」。
(2)小動物(青蛙)家。
運用禮貌用語「請……」
猜猜小青蛙為什麼不理睬我們?它在做什麼呢?引出「冬眠」。
(3)結合圖片,觀察還有誰在冬眠?為什麼這些小動物要冬眠?
小結:到了冬天,天氣變得很冷,小動物們可吃的'東西變少了。它們找不到吃的,怎樣度過又冷又餓的冬天呢?它們就想出了躲在家裡睡覺,不吃也不喝,一直睡到春天再出來的好辦法!這個不吃不喝、躲起來睡覺過冬的辦法就叫——冬眠。
PPT動畫場景帶給小朋友身臨其境的感受,自然而又簡單地將「冬眠」這個知識化解了。並貫穿社會教育:怎樣到客人家去做客、打招呼。
3.送小動物回家冬眠。
(1)根據特徵找小動物的家。
(2)樂意說說自己送哪個小動物回家了。
幼兒在為小動物找家的操作活動中,再次加深對小動物冬眠的印象!
延伸活動
你最喜歡什麼動物?你知道它們是怎麼過冬的嗎?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2
活動目標
1.通過繪本故事初步了解動物冬眠的現象。
2.大膽猜測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件《小動物冬眠》,動物冬眠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冬天到了」,引導幼兒討論冬天的話題,導入活動。
提問:圖片上是什麼季節?(冬天)
冬天給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很冷……)
寒冷的冬天,你們會做些什麼事情?猜猜小動物們在幹什麼?
二、出示繪本「小動物冬眠」,引導幼兒了解動物冬眠的現象。
(1)鼴鼠找食物聽到呼嚕聲,引出下面的故事。
提問:圖片上是誰?它在幹什麼?
播放呼嚕聲,提問:會是誰發出的。怎麼會從地底下發出呼嚕聲?小朋友猜一猜。
(2)蛇姐姐
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學習小鼴鼠挖洞的動作,挖著挖著碰到了一個軟軟的東西。
提問:猜猜小鼴鼠碰到了誰?語音提示(嘶嘶聲)
蛇姐姐為什麼會在這裡?它在幹什麼?它是怎樣睡覺的?學一學蛇姐姐睡覺的`動作。
(3)小刺蝟
小鼴鼠繼續挖下去(幼兒模仿挖洞動作)
師:誒呦,好痛呀!小鼴鼠挖到了一個刺刺的東西,是什麼?
出示小刺蝟背部,幼兒猜猜是誰?
提問:小刺蝟怎麼會在這裡?它在幹什麼?它是怎麼睡的,學一學。
小結:原來蛇姐姐和小刺蝟是在冬眠,他們不吃也不喝,要睡一個冬天,到明年春天才會醒,樹葉呀現在我們是看不到這兩種小動物的。
(4)小螞蟻
繼續挖下去。
師:小鼴鼠挖到了一個很硬的東西,瞧瞧是什麼?(糧倉)
幼兒觀察裡面有什麼,提問:這麼多食物會是誰的呢?(小螞蟻)
小螞蟻為什麼會存那麼多的食物在這裡?
小螞蟻冬眠和之前的'兩個動物是不一樣的。
(5)小鼴鼠挖到了食物
提問:是什麼?鼴鼠弟弟找到食物後會做什麼呢?
(6)小結:到了冬天,天氣變得很冷,小動物們可以吃的東西變得很少,於是很多小動物都會躲在洞裡睡覺。有一種會存很多的食物在家裡,睡一會吃一會,就像小螞蟻,有一些小動物它們會提前吃的飽飽的,然後不吃也不喝,一直睡到春天再出來,這種不吃不喝、躲起來睡覺過冬的現象叫就做「冬眠」。
三、探索其他小動物是否冬眠。
出示其他許多小動物。
提問:你們覺得這些小動物里誰會像蛇姐姐、刺蝟哥哥一樣在冬天不吃也不喝,一直冬眠到春天呢?為什麼?
留下小兔子作為疑問,讓幼兒去觀察幼兒園裡的小兔子冬天在冬眠嗎?
四、延伸。
其實還有許多動物是冬眠的,班級自然角也有小動物在冬眠,老師這裡有一張調查表,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一下。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青蛙、刺蝟等小動物冬眠的現象。
2.嘗試使用禮貌用語「請……」。
3.樂於主動探索和表達。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若干「小動物的家」掛圖。
3.若干冬眠的小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1.場景導入:下雪了。
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我們是怎樣過冬的.?讓我們去森林裡看看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好嗎?
幼兒在《雪絨花》優美的`音畫場景中,很深切地感受到了冬季的來臨!並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提問,很自然地引出小動物的過冬方法。
2.拜訪小動物的家。
(1)小動物(剌蝟)家。
嘗試使用禮貌用語「xx你好,請你出來和我們一起玩,好嗎?」
觀察小刺蝟睡覺,引出「小刺蝟在睡覺,不吃不喝,一直睡到春天才出來玩兒,原來它在冬眠」。
(2)小動物(青蛙)家。
運用禮貌用語「請……」
猜猜小青蛙為什麼不理睬我們?它在做什麼呢?引出「冬眠」。
(3)結合圖片,觀察還有誰在冬眠?為什麼這些小動物要冬眠?
小結:到了冬天,天氣變得很冷,小動物們可吃的東西變少了。它們找不到吃的,怎樣度過又冷又餓的冬天呢?它們就想出了躲在家裡睡覺,不吃也不喝,一直睡到春天再出來的好辦法!這個不吃不喝、躲起來睡覺過冬的辦法就叫――冬眠。
ppt 動畫場景帶給小朋友身臨其境的感受,自然而又簡單地將「冬眠」這個知識化解了。並貫穿社會教育:怎樣到客人家去做客、打招呼。
3.送小動物回家冬眠。
(1)根據特徵找小動物的家。
(2)樂意說說自己送哪個小動物回家了。
幼兒在為小動物找家的操作活動中,再次加深對小動物冬眠的印象!
延伸活動
你最喜歡什麼動物?你知道它們是怎麼過冬的嗎?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4
教學目的:
1、認識各種冬眠的小動物,並知道他們的名稱。
2、做遊戲,會運用禮貌用語。
教學準備:
熊、蛇、烏龜小動物的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做遊戲,吸引幼兒興趣。
1、叫小動物起床
老師:春天來了,冬眠的小動物該起床了,我們一起把他們叫醒好不好?
帶領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動動,走走。
老師:我們一起瞧一瞧,這是誰的家?小朋友是如何知道的?
這是小熊的'家,因為小熊家門上貼著小熊的.照片。
老師:我們來到了小熊家,應當怎樣敲門?如何叫小熊起床?
幼兒討論。
二、叫小動物起床
1、叫小熊起床
請幾位幼兒演示如何叫小熊起床。
老師:「小熊答應我們了嗎?我們應該怎樣說呢?」老師來試一試。
老師做示範:「咚咚咚,小熊在家嗎?春天來了,該起床了。」老師接著播放小熊的回應。小熊打開門走出房間。
老師:「瞧,我把小熊叫醒了,小朋友們想一想,剛才老師是怎麼說的?」師生共同回憶,說一說。
2、叫小蛇起床
老師:「還有哪些冬眠小動物沒睡醒呢,我們一起去把它叫醒吧。」老師出示小蛇家,讓幼兒觀看門上面畫的小動物是誰。請幼兒嘗試敲門,並運用禮貌用語。
3、叫小烏龜起床
同上
三、做遊戲
小熊、小蛇和小烏龜這三個冬眠的小動物,要用禮貌用語把他們叫醒了,現在我們一起做遊戲吧。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什麼是冬眠,哪些動物要冬眠。
2、能大膽的介紹自己的操作材料,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出冬眠的主題。
1、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
2、你知道小青蛙是怎麼過冬的嗎?
3、小結:原來你們有各種不同的猜想,那到底青蛙是怎麼過冬的我們一起來聽聽青蛙是怎麼說的吧。
二、播放視屏,了解青蛙是冬眠的動物,並且理解冬眠的含義。
1、播放視頻。引導幼兒安靜的觀看。
2、提問:你發現了嗎?青蛙是怎麼過冬的?
3、小結:對了,像青蛙這樣不吃不喝的睡在一個地方,就叫冬眠。
4、青蛙為什麼要冬眠呢?
5、個別幼兒猜想。
6、播放視頻、引導幼兒了解。
7、小結:原來青蛙是變溫的'冷血動物,他們通過冬眠來保存自己的體溫,等來年天氣暖和了再出來。所以冬眠是保護這種變溫動物不被凍死的好辦法。
三、播放課件,幫助幼兒知道哪些動物是要冬眠的。
1、今天我們還請來了很多的小動物,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哪些是冬眠的.小動物。
2、這裡有一個大圓圈,你如果覺得是冬眠的動物就請它到大圓圈裡哦。還要說說你的理由哦。
3、逐一播放小動物,個別幼兒操作和講述。
四、遊戲,我是冬眠的小動物。
1、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小洞,有小青蛙,棕熊,小蛇,蜥蜴、烏龜。
2、遊戲規則:當聽到歡快的音樂時,說明春天到了,你可以開心的跳舞,當冬天的北風颳起來,你要找到自己冬眠的地方,當音樂停的時候,你們都要睡著啦!
3、播放音樂,幼兒遊戲。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6
活動內容:
Wake up!冬眠的動物醒來啦!
設計思路:
這幾天,我們正進行著有關「春天」的活動。今天的這個活動就是圍繞「春天的動物」中冬眠的小動物進行的。孩子一開始就非常喜歡小動物,加上我們為孩子設計了「春天來了,冬眠的動物醒來啦!」這個版面(可以自由拉動牆壁上的小動物)因此他們對冬眠的小動物有了更大的興趣。午睡時,葉晨小朋友問起了「小豬冬眠嗎?」戶外活動時王宇劼問起了「小蝸牛冬眠嗎?」孩子們從家裡收集了許多資料,有的帶來了從網上下載的資料,有的帶來了毛絨玩具,還有的帶來了有關冬眠動物的故事……因此,我設計了本次遊戲活動,目的讓幼兒了解更多的有關冬眠的動物。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了解哪些動物是冬眠的。
2、嘗試在遊戲中說說英語,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幻燈片、冬眠動物版面、動物頭飾、春天歌曲
活動過程:
一、說說最近我們忙著做件什麼事情?(尋找哪些是冬眠的小動物)說說你找到的冬眠的小動物有哪些?
二、觀看幻燈,師生討論
討論幻燈片中的小動物是否冬眠(其中有爭議的地方可讓幼兒問問客人老師或在「小問號」內記錄)
三、遊戲《冬眠的動物醒來啦!》
1、個別遊戲
玩法:幼兒對紙袋裡的小動物說些有關春天的.話,然後把冬眠的.小動物拉出來。
2、集體遊戲
玩法:幼兒做冬眠的小動物,教師做叫醒小動物的人。聽到「冬天來了,許多小動物開始冬眠啦!」幼兒做睡覺狀。聽到「春天來了,冬眠的動物醒來了。小青蛙,Wake up!Wake up!」小青蛙就做醒過來的樣子。然後再去把其它冬眠的動物叫醒。直至所有的小動物都醒過來。
規則:冬眠的動物聽到「wake up!wake up!」才可醒來。叫醒小動物的人要說一些有關春天的話。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7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如南飛、搬家、冬眠等。
2、有積極探索動物冬眠活動的興趣。
3、學習詞彙:冬眠、貯存。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動物冬眠的不同方式。
難點:積極探索動物是怎樣過冬。
活動準備
1、冬季背景圖一幅,畫有地洞、樹洞等。.
2、冬季人們著裝及活動。
3、各種動物貼絨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談話活動:幼兒與幼兒,幼兒與老師談談人們怎樣過冬?
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天氣怎麼樣?天冷了,你是怎樣過的?人們是怎樣禦寒的?
小結:天冷了,人們採取各種方式來防寒保暖,動物們也是這樣,讓我們來了解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二、 幼兒觀察冬季圖畫,說說它們過冬的方式怎樣。
提問:兔子、烏龜、小刺蝟、松鼠、螞蟻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小燕子又到哪裡去了?啟發幼兒說出兔子身上的毛加厚了,烏龜正縮著脖子睡大覺,一個冬不吃不喝,冬眠呢!刺蝟縮成一個大刺球,小燕子飛到南方去了。
三、 幼兒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四、 小結:動物很聰明,它們為了能生活下去,都有自己度過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用換皮毛的方式,有的用冬眠的方式,有的用貯存糧食的方式,還有的.飛到溫暖的.地方去過冬。
五、 豐富詞彙:冬眠、貯存。
六、 出示貼滿各種動物的絨板,幼兒自己分一分,哪些動物是冬眠方式過冬,哪些動物是貯存方式過冬。
七、 活動延伸:送小動物過冬
幼兒把過冬的不同方式的動物送到不同的地方去,送到冬季的背景圖中,如:刺蝟、蛇冬眠,螞蟻、蜜蜂等貯存糧食過冬。
教育幼兒學會關心、愛護動物。
教學反思
這節課通過幼兒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其實動物也很聰明,為了能生活下去,不讓自己餓死、凍死,都有度過寒冬的方式,還豐富了詞彙。讓幼兒更懂得怎樣去愛護動物。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讓幼兒觀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學知識。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8
一、活動目標
1、發現動物的活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會膽地用肢體語言表現動物的活動方式。
2、會根據活動方式給動物分類。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一些常見的以飛、跑、跳、游、爬為主要活動方式的動物。
2、物質準備:虎王手偶、動物手指偶、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激趣。
老師:今天,虎王請我們去開會,我們走著去吧!(帶領幼兒進場)
(二)幼兒和PPT互動,發現動物的活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會膽用肢體語言表現動物的活動方式。
1、虎王:小朋友們好,你們是怎麼來的?(我們是走著來的。)那它們是什麼來的?
2、引導幼兒跟PPT互動,發現動物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並膽用肢體語言來表現。
(1)小兔,你是怎麼來的?(我是跳著來的。)你是怎樣跳的?(後腿用力蹬地向前跳。)我們想向你學跳。
(2)小烏龜,(同上)
(3)獵豹,(同上)
(4)老鷹,(同上)
(5)小魚,(同上)
3、過渡句:
虎王:動物們來的活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那動物們的要求是不是多種多樣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三)遊戲:動物找朋友(根據活動方式分類)
1、動物提出要求。
老鷹:我要找飛著來的朋友。
老虎:我要找跑著來的朋友。
袋鼠:我要找跳著來的朋友。
鯨魚:我要找游著來的朋友。
鱷魚:我要找爬著來的朋友。
2、操作要求
(1)一次選一種動物,一共選兩次。
(2)找活動方式一樣的跟它做朋友。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過渡句:
虎王:動物們謝謝小朋友,助它們找到了來的方式一樣的朋友,它們想邀請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
(四)遊戲:捉迷藏(鞏勾動物的活動方式不同分類)
1、師:誰藏在雲朵裡面呢?誰躲在樹叢後面?誰躲在小山後面?誰躲在珊瑚叢中?誰躲在石頭後面?(幼兒先猜,再出示圖片驗證)
2、玩的次數根據時間和幼兒的興趣來靈活掌握。
(五)頒發遊戲獎,自然結束。
虎王:小朋友們捉迷藏玩得可真好,我要獎勵你們。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9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了解冬天有的動物要冬眠。
2、鼓勵幼兒積極猜想,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了解冬天有的動物要冬眠,有的動物仍然在戶外活動。
活動難點:
激發探索動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小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導幼兒觀察冬季圖片,激發活動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請大家看看圖片,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季節?
師:對啦,這是白雪皚皚的冬天,在冬天的時候人們是怎麼過冬的呢?你們知道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提問:故事裡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小老鼠找不到朋友?
教師小結:冬天來了,有的動物在自己的家裡睡覺,也就是「冬眠」,所以小老鼠找不到朋友。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
鼓勵幼兒發現問題,鞏固對一些常見的動物過冬方式的.了解。
教師小結:到了冬天,有的動物會冬眠,有的仍然在戶外活動。
3、教師再講述一遍故事,引導幼兒發現優美的,如:白茫茫等。
4、教師和幼兒一起講述故事,教師大聲,幼兒小聲。
5、請個別幼兒簡單的複述故事。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進行故事表演,創編動作。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10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冬天的喜愛之情和喜愛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2、初步了解什麼是冬眠,那些動物要冬眠。
3、培養幼兒清楚、大膽表達意思的能力和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4、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提前幾天將已經冬眠的小烏龜帶到班裡,激發興趣,請幼兒幫助查找小烏龜不吃不喝的原因。
2、幾幅冬景的圖片資料。
3、自錄磁帶。自製雪花及足夠數量的白紙。
4、玩具熊、青蛙、蛇、刺蝟,也可教師自製教具。一個大箱子做山洞。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和幼兒握手,表示友好。「喲,小朋友們的手都這麼熱乎,來來來,誰願意給我暖和暖和?謝謝!」「周老師一到這個季節,手就冰涼。你們誰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呀?」
2、出示幾幅冬景的圖片。「昨天,老師特意拜訪了冬爺爺,他還要我帶回幾張照片來給小朋友們看看。」
看過照片後請幼兒談談:你看到了什麼?你喜歡冬天嗎?(注意指導幼兒說話要完整。)
3、「下雪不僅好玩,還有很多好處呢,你知道嗎?」引導幼兒了解下雪的好處:大雪會把空氣中的灰塵帶下來,把有害的細菌、昆蟲凍死,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
小麥有了這場雪當被子,就能安全地過冬,第二年冰雪一化,莊稼就不怕春旱了。
二、玩「雪」,體驗冬天的快樂。
1、過渡:可惜的是,咱們濟南今年冬天還沒下一場雪呢。不過,冬爺爺送給我一場雪,你們看——
教師事先將「雪花」放在筐子裡,舉起筐子晃動,「雪花」就會飄落下來。
2、你想不想也來下雪?那我們先來做雪花。
教師教如何做雪花:兩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張白紙的一角,一隻手使勁往下撕,一片雪花就做好了。
請幼兒分小組學著老師的樣子撕雪花,將撕好的雪花放在一起,師幼共同玩下雪的遊戲。
三、導入「冬眠」主題,了解有關冬眠的知識。
1、過渡:噓——我們得小聲點,可不要吵醒了「寬寬」(小烏龜的名字)。來,我們坐下來安靜一下,休息休息。
我們的寬寬正在幹什麼,誰願意大聲地告訴來聽課的老師。
2、交流課下收集的有關冬眠的知識。
誰願意給大家說說這些天你了解到哪些有關冬眠的知識?幼兒暢所欲言,對於不準確的知識,教師及時予以糾正;同時也要注意對幼兒的肯定、表揚,即時頒發小博士獎章。(鼓勵幼兒在眾人面前大膽、大聲地說話。)
3、遊戲:誰在冬眠。
遊戲玩法:
(1)去「山洞」尋找誰在冬眠,將它抱出來並告訴大家:(我發現xx在冬眠。)
(2)聽聽小動物要對我們說些什麼。
(3)結合動物們的話提問,了解、考察幼兒聽懂了多少。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4)將小動物送回家,讓它們繼續冬眠。
小熊: 親愛的小朋友,你們好。當你們發現我的時候,我正做著一個美夢呢。我夢見藍藍的天,白白的雲,清清的小河,鮮艷的花朵,還有唧唧喳喳的小鳥,他們都在向我招手,要和我一起去爬山。噓——千萬別叫醒我,我要睡上整整一個冬天。再見了,小朋友。
青蛙: 哎呀,是誰把我吵醒了,我還沒睡夠呢!什麼?下雪了?我才不願意玩雪呢,那多冷呀!我呀就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躲在洞裡睡大覺,一直睡到春天。
對了,我的好朋友蝸牛妹妹、蝙蝠姐姐也要冬眠,你們就別去吵醒他們了,好嗎?好了,我要繼續睡覺去了,再見。
刺蝟: 哎呀,小朋友,我沒把你弄疼吧?真對不起,我正在睡覺,沒看見你過來。你不知道吧,一到冬天,我就會躲在洞裡睡覺,一直睡到冰雪融化,春暖花開。到那時候,麻煩你們再來叫醒我,好嗎?你們瞧,我都睜不開眼了,啊——我又困了,再見了,孩子們。
蛇: 怎麼啦,是春姐姐來了嗎?不對呀,樹上還是光禿禿的,人們還穿著厚厚的棉衣呢。哦,原來是你們這些調皮鬼把我吵醒了,我正在冬眠呢。有的`小朋友會問:「你一冬天不吃東西會不會餓死?」呵呵,不會的。因為從夏天開始,我就在自己的身體裡積累了許多營養,足夠滿足整個冬天的需要。謝謝小朋友對我的關心。好了,我要回家睡覺了,祝你們冬天玩得愉快。BeyBey——
4、聽了它們的話,你想對它們說些什麼?
(你們好好冬眠吧,我們不再吵醒你們了;春天到來時,我會去叫醒你們的;冬天多麼好玩呀,你們光睡覺,真可惜……)
四、活動延伸
小熊、青蛙、蛇、蝸牛、蝙蝠、刺蝟都回家冬眠了,沒有欣賞到冬爺爺帶給我們的禮物,真可惜。那其他小動物呢?小羊、小兔、小燕子,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誰願意幫我找到答案?(激發幼兒繼續探究知識的欲望。)
五、掃「雪」,結束活動。
下雪雖然好玩,但也給我們帶來許多麻煩。尤其是我們小朋友,走在雪地上最容易摔倒,那該怎麼辦呢?(大家一齊來掃雪,結束活動。)
【教後反思】
說實話,上課之前我心裡一點譜都沒有,幼兒園的課程整合難住了我。剛開始備課時,我就想著這節課可以整合些什麼,語言?藝術?社會?健康?科學?怎麼想怎麼覺著牽強,乾脆不想了,於是把思路放在了該如何設計能淡化上課痕跡,能吸引孩子,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上。
從課堂效果來看,我認為這幾個地方設計得不錯。
1、和幼兒握手、談話導入,自然、親切。孩子都喜歡和老師握手,願意告訴老師自己的小手是熱乎乎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過來,通過談話,很自然地進入了「冬」的話題。
2、製造雪景,創設情境。沒想到課前我用碎紙機製造的雪花也營造出了童話一般的情境。當「雪花」飄落下來時,我看到了孩子們對冬的喜愛與嚮往,連我也想隨雪花飛舞。這一環節的設計,很好的達到了我的預期目標——激發幼兒對冬季的喜愛之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遊戲「誰在冬眠」使幼兒初步了解了有關冬眠的知識。在這個遊戲中,幼兒通過找動物,聽小動物的話,回答問題,初步了解了有關冬眠的知識。通過小動物的話來告訴幼兒冬眠的知識,孩子很感興趣,因此在聽的時候就格外用心,培養了幼兒認真傾聽的好習慣;通過回答問題進一步鞏固了聽到的內容,又訓練了幼兒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說話要完整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4、以「掃雪」結束活動,滲透勞動及公德教育。
這堂課雖然很吸引孩子,但感覺讓幼兒動動手、動動身的地方太少,也有設計欠妥之處。
1、教幼兒撕雪花這一環節,孩子們並沒有真正動起來。於鴻雁老師說得好,這一環節完全可以讓幼兒自己去探究,想想老師的雪花是用什麼做出來的?是怎樣做出來的?這樣孩子會更感興趣。讓幼兒自主探究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由此我想到,新課程理念不是光嘴上說說就可以的,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做到努力體現,這是我今後需要加強的。
2、「誰在冬眠」的遊戲設計時考慮得不夠周全。遊戲中的山洞過於簡陋,幾位冬眠的小動物一次次被打擾,有背初衷。山洞可以用大紙箱多做幾個,小動物們可以分別睡在裡面,幼兒可以都去鑽鑽山洞,去尋找冬眠的小動物,然後向其他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發現。這樣一來,幼兒都有了參與的機會,氣氛會更活躍一些。
3、玩雪、遊戲和自錄磁帶中如能有背景音樂,效果會更理想。
小動物冬眠了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11
活動目標:
1、了解青蛙和蛇冬眠的現象,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同伴面前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意願。
3、練習塗色和搓泥,促進幼兒小肌肉群的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1、蛇、青蛙的立體教具;律動曲子。
2、彩筆、橡皮泥,畫好的青蛙輪廓圖片。
3、冬天的背景圖兩幅.
4、冬天動物(青蛙、蛇)過冬的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立體教具:蛇、青蛙, 引出課題 。
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個小動物,你們看是誰」?(幼兒說出動物名字)。
師:「下雪了,天冷了,冬天來到了,人們穿上了棉衣服、生上火爐過冬,那麼青蛙、蛇,冬天到那去了呢?它們是怎樣過冬的,你們知道嗎 」?(幼兒自由討論)
2、看課件,教師引導幼兒了解青蛙和蛇是怎樣過冬的。
①師:「好!下面請小朋友看大螢幕,你們自己去尋找答案吧?」(教師引導幼兒發現青蛙、蛇是冬眠過冬的)
②教師小結:颳風了,下雪了,冬天來到了,青蛙和蛇都躲在洞裡,
不吃不喝,一動不動,睡到明年春天暖和了才出來,這樣過冬叫冬眠。
3、看掛圖,讓幼兒說一說還有那些動物是冬眠過冬的`。(如:小熊、烏龜等)
4、分組進行美工活動:
①塗色青蛙;
②用橡皮泥搓蛇;
③ 讓幼兒把做好的'青蛙和蛇放到背景圖中。
5、在律動音樂的伴奏下,讓幼兒模仿青蛙和蛇的動作。
活動結束: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其它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