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文化”—全面解读 (原创)

短语录 114 0

  前 言

  中华民族文化史中不仅有延续八千年的“龙文化”,也有悠久的“虎文化”。这是出版的《中国虎文化研究》一书中提出的。有学者认为,与“龙文化”处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相比,“虎文化”的应有地位长期以来被忽视。其实,“虎崇拜”应早于“龙崇拜”,因为虎图腾取材于原生动物,是早在原始社会狩猎时期就出现的;而“龙”则由几种动物的形象综合而成,传说它能兴云布雨,是在农业社会中兴起的。老虎因其外貌雄健,气势威猛,更以其额头有像汉字“王”的花纹,自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山君”、“兽中之王”、“镇山之神”。“1988年在河南省汉阳‘仰韶文化’墓葬中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蚌塑龙、虎图形,被称为‘天下第一龙虎’。虎在墓主人之左,龙在右,表明在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的信仰中,龙虎文化同时存在,并且虎的地位高于龙。” 民族学学者刘尧汉、杨和森等提出,虎伏羲、龙女娲的远古图腾构成了中国龙虎文化的文明传统。

  “由于老虎是世界上最美丽雄健的兽王,其山神、祖神、保护神的文化祖师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魅力,而且它与龙文化互为纽带,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很能代表中华民族的龙腾虎跃的文化气质。老虎比任何动物都能代表中华民族勇猛精进、虎虎有生气的民族精神。” 有学者说:作为一种猛兽和古代图腾崇拜物,是勇猛精进、雄强威武的象征。它是兽中之王,镇山之主,古称“山君”或“圣兽”,被我国历代人民奉为山神,它黄质黑章,锯牙钩爪,体重千斤,斑斓健美,吼声如雷,百兽震恐。在动物学分类上,虎属哺乳纲猫科动物,是猫科个体中个头最大、最凶猛的野兽。中国是虎族故乡,也是虎文化发展最繁盛的国家,更是全世界所瞩目的虎族保护中心。在人类进入龙腾虎跃21世纪的春天,面临虎族濒于灭绝之际,从人类学角度回顾一下虎文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文明,将有益于我们对中华文化史的探索和护虎文化的发起。

  (一) 百兽之王

  自然界中的虎, 在动物分类中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是一种强有力的大型食肉动物,堪称百兽之王。其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常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基本上是夜行动物。 虎不喜欢炎热的天气,因为它们缺少汗腺,夏季到来之后它们总会四处找树阴躲着。喜欢游水。

  虎最精良的攻击武器就是粗壮的牙齿和可伸缩的利爪。捕食时异常凶猛、迅速而果断,以消耗最小的能量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获为原则。但捕食猛兽时,若没有足够的把握绝对不干。老虎在亚洲没有天敌,由于脚上生有很厚的肉垫,老虎在行动时声响很小,机警隐蔽。它在雪地上行走时,后脚能准确地踩在前脚的足迹上。 老虎遇到猎物时会伏地,并且寻找掩护,慢慢潜近,等到猎物走近攻击距离内,就突然地跃出,攻击背部,这是为了避免遭到猎物反抗所伤到。老虎会先用爪子抓穿猎物的背部并且把它拖倒在地,再用锐利的犬齿紧咬住它的咽喉使它窒息。老虎特殊的攻击手段是咬断对手的脊椎,在大型猫科是比较常见的。

  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动物,包括各种野鹿、野羊、野牛、野猪、马鹿、水鹿、狍、麝、麂等有蹄类动物,偶尔亦捕食野禽,秋季亦采食浆果和大型昆虫等。每次食肉量为17 - 22千克,体形大的每顿可达30千克,然后6天里不用吃肉。有时也捕捉各种小动物,像鸟类、猴子、鱼等等。为了帮助消化,它们也会偶尔啃点草。有时饥饿之极虎也会捕食人类家畜,甚至杀人(吃人的虎经常是那些老弱病残,无法对付健康动物的可怜家伙,而这种惨剧通常只有在人类进入虎的领地后才会发生)。如果食物吃不完,它们也会把剩下的藏起来,通常是在距离水源不远的地方,等过几天再来吃。

  虎的形象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据颇为显著的地位,常常与龙并称,在许多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在《周易·乾卦文》中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因为龙飞于天,虎行于地,所以虎与龙结合一起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和美化权威的典型形态,是人崇拜并畏惧的对象,有时也充当逐妖、怯邪、镇宅的角色,构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风俗文化特质。

  自古以来,人们也习惯用“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背熊腰”、“藏龙卧虎”、“如虎添翼”、“虎头虎脑”、“虎背熊腰”、“将门虎子”、“虎老雄心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虎有生气”等词语,赞扬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并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虎文化。

  在远古时期,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发现动物的强大和凶猛,并由此产生畏惧之心,认为人与动物都是有灵魂的,特别是那些有特殊本领的动物,令人羡慕不已,希望自己通过对动物的崇拜,使自己与神灵、智慧、勇气、力量、健康和魅力等因素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显示自己的强大和永恒。这一点,不论是中国的阴山岩画、神话传说、《山海经》还是欧洲的洞穴画与古罗马对虎的宗教崇拜都体现得十分清晰。

  《山海经西次三经》中记:“昆仑之神陆吾,其神状虎身九尾,人面。”在罗马帝国时期,关于老虎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其美丽与凶猛得令人生畏方面,公元前11年,罗马人第一次看见老虎是马赛拉恩教堂的献礼仪式上,这虎“Tiger”,一词就来源于底格里斯,罗马人是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底格里斯河的汹涌而来命名虎的“Tiger”。

  人类祖先与虎共同生存于中华大地二千五百个世纪(约250000年),大约五十个世纪前,当中华民族有了文化的时候,也就产生虎文化。人们认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在希冀虎镇宅、守墓,驱邪辟灾外,更多的是,寄寓着向往吉祥幸福的祈佑观念。至此,驱邪与祝福——便完全成了民俗学中虎的形象的全部含蕴。

  地球生物圈是一个长期演化而形成的严密生态系统,其中无数生命间进行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复杂循环交换,它们唇齿相依,牵一发动全身,每一个部分的失衡都可以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许多奥秘还不为人们所知,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分子,但也是最具破坏性和保护能力最强的一分子。

  (二)图腾信仰

  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在自然力和自然现象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处于十分艰难的状态,于是具有原始思维的蒙昧性、混饨性和幻想性特点的一些氏族部落将威风八面的虎做为本氏族的图腾,将虎形象刻画在自己身体明显部位的皮肤、服饰上或用具、武器、房门上,以虎的形象作为自己氏族的名称、特殊标志和神圣护符,把虎视为整个群体共有的保护神而虔诚地顶礼膜拜,有的甚至还给虎画上了双翅,使之变成威力更加不可一世的“飞虎”,成为一种神兽。

  传说原始社会时,中国中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轩辕氏)就曾率领包括以虎为图腾崇拜的部落在内的众多部落联盟军,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了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也对此有所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豺、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列子•黄帝》中也有:“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虎为前驱,以雕、鹰、鸢为旗帜。”的描述。此外,在《大戴礼记•五帝德》和《论衡•率性》都有关于这段传说故事的记载。可见,实力强大的虎图腾部落在当时是阪泉大捷中以黄帝为首的联盟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有人认为,中华虎图腾的崇拜信仰自远古起源于西北羌族时,便随着民族的迁徙,向西南、中原、东南、东北逐步发展。在此虎图腾崇拜的传播、发展、都变的种种迹象可以清晰地看出其聚合、分化、原生或衍生等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长期作用于该民族,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物,从而产生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

  (三)文化传统

  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它很早就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多用虎将、虎臣、虎士、虎贲、虎师、虎威、虎步、鹰扬虎视、燕颔虎须等词语,读上去就有一种不凡的气势。《汉书•王莽传》中记载:“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将北军精兵数万而东。”,后来虎将也就成了勇将的通称。从周朝开始,军队中设立有虎贲,主要作为皇室的卫队,军官中也有虎贲中郎将、虎牙将军等职,据说“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千人,擒纣于牧野。”可见虎贲为武王灭纣立下了汗马功劳。虎贲的意思是犹如猛虎之奔走,形容其一往无前。三国时,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魏国的许楮也因为骁勇善战,恃力过人,号称“虎痴”,当马超与其交战时,更称其为“虎侯”,不敢掉以轻心。中国古代把处理军机事物的地方叫做“白虎堂”,把将帅的营帐称为虎帐,“柳林春试马,虎帐夜谈兵”成为古代军营生活的写风,唐朝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一诗中也有:“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的句子。

  在古代战争中,虎的作用并非仅限于称谓,而且还有作为战争工具直接参战的记录。西汉末期的公元23年,篡政的王莽不断招兵买马,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其中还有一个以虎、豹、象、犀牛等野兽组成的部队。但是,这支奇特的部队并没有使他的政权得以巩固。当王莽与汉室亲族刘秀在昆阳城外决战时,刘秀率领的3000名敢死队将王莽的军队杀得大败。等王莽放出野兽部队时,却又遇到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出笼的猛兽不仅无法发挥作用,还把自己的阵脚弄得大乱,最后全军覆没。

  不仅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虎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为人们所敬畏。

  在中国生肖中虎排位第三,普遍被认为是世上所有兽类的统治者,出生于虎年的人被认为是英勇的、乐观的,也是宽容的、慷慨的,他们能够长寿而且善于领导而非服从。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

  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

  同时虎也是高尚威望的象征,在早期的中国法庭上能见到"回避"、"肃静"的字样。虎符:虎形的木块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达的军令的标志;古代的强盗首领也将虎皮铺在自己的座位上以显示自己的至高地位。

  在中国古代,虎这种威猛的大型猫科动物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风俗通义》中说:“虎,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所以,在古代文学中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图像象征东、南、西、北4个方位。虎对人似乎并不亲切,却给人亲切的印象。虎是神的化身,而且赋予它人性的美德与智慧,在人们心中,它既是神兽,也是义兽。老虎除了是一个自然物种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常被视为权力和制度的象征.威严凶猛无比,成为古代文学艺术描绘的对象。这充分体现虎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和虎文化对世人的影响。

  中国人善讲理,在《易经革》中有这样的说法:“大人虎变”。其意是说大人物的行止屈伸如虎身上的花纹一样炫烂多变,变幻无穷。中国人爱吉物,于是虎符、虎形旗成了镇摄敌手之物,而百姓历来就愿意用虎画、虎脸、虎门神等祈福避邪。算来,这个习俗已流传了几千年。

  (四)文艺形象

  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历史中,老虎是我们心中的吉祥物,虎乃百兽之王它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 。老虎具备勇敢与威严 乃百兽之王 !它不仅具有王的风范 还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扶正镇邪驱邪逐祟。

  中华虎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用虎头虎脑 ,将门虎子,如虎添翼,生龙活虎等等词语,赞扬生活中的人和事。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独特的虎文化 。我们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也是三皇之首,人类进化史中的始父者,伏羲氏至纯厚 ,创作易八卦 。巜道藏》中记载伏羲姓风,女娲姓云。正所谓风从虎,云从龙,以伏羲这一脉来说,虎是人皇的图腾。我们所阅《易经》革卦,看其中的卦象,则可以得到更加有力的佐证 。

  《易•革卦》中的九五爻辞为“大人虎变”,其辞曰“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其《象传》释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虎在《易经》中就是君王的象征,古代帝王往往都是称孤,寡,就是强调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 !“还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都是用虎来象征帝王,古代代表军令的凭证也叫“虎符”,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虎即为王!

  传说道家祖师爷老子也是老虎的化身,以取虎名为“吉”道号母虎。并把龙虎之气作为长生的标志,道家认为虎既是天上的星宿之神也是天门的守护神,是通灵的神使 !所以我们说老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老虎是百兽之王,它威猛勇敢,在人们的心目中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因此有很多人家都喜欢在室内的墙壁上挂上虎画,常配以雪景山石突出它的勇猛,气势锐不可当!或者饰以松枝明月,显得宁静而深远,寓吉祥如意!民间亦有以虎为题材的手工艺品,香包,鞋,帽等等一应俱全 。用五色的丝线绣成虎形香囊,上面描有小虎,并赐上“王”字,里面装满香料。可以驱蚊灭虫,给孩子们带上,挂在胸前,以示辟邪驱灾除五毒 。而虎头鞋的制作技艺,则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幼童在一岁左右时,长辈们会给孩子穿上虎头鞋,虎头鞋的鞋面以红,黄为主。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镶边 。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虎眼虎眉,鼻,嘴都要靠针线和布缝制而成。还需要用到各种针法,刺绣,拔花,打籽等多种手法 。而虎嘴,眉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表现虎的威猛,娃娃只要穿上鞋底宽大的虎头鞋就可以更快的练习走路 ,以后能够长大成“人 ”!

  虎的形象,不仅在民间这么受到青睐,在艺术领域也同样熠熠生辉!在当代画坛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画虎名家 ,刘继卣,冯大中,张善子,吕维超,孟祥顺等等。他们以其极具视觉冲击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把虎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以张善子最为代表!张善子,张大千的二哥,一位赫赫有名的画虎大师!他笔下的虎,生动逼真,气势斐然 !林语堂曾评价道,“凡一肌一脊,一肩一爪,无不精力磅礴,精纯逼真!”张善子不仅画艺炉火纯青,而且也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张善子举家迁往重庆,图中亲眼目睹侵华日军的种种恶行,他怒不可遏 ,随机创作一幅豪气冲天的猛虎扑日图,他为这幅画取了个名字《怒吼吧中国》!

  这幅画有着摄人心魄的力量,画中有28只老虎,个个怒目圆瞪,声声怒吼,这代表着全国人民一起抗战 扑向终将灭亡的日寇 !张善子曾说过,我画虎是为了尚武抵御外辱,振奋中国人的精神!是的,虎虎生威,大义凌然,英勇无畏,是老虎的精神,不也正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吗 ?在这一代代的虎文化之中,我们的民族得到了滋养,我们需要猛虎般的浩然正气,还要有守正的智慧 !那么在现今的社会中,我们又需要怎样的传承呢 ?我们必须要唤醒阳刚之气,我们必须要英勇无畏。这样才能够虎虎生威 精诚团结!

  虎的形象和称谓曾经出现在历代的歌舞和戏剧中,如元朝杂剧《虎头牌》,清朝传奇《虎囊弹》、昆曲《虎囊弹》、京剧《虎牢关》、《卧虎沟》、《胭脂虎》等,不胜枚举。其中两个表现人与搏斗场面的最为激动人心。一个叫做《东海黄公》,是在汉代长安附近流行的一种"角抵戏"。晋朝葛洪在《西京杂记》里对此有颇为详细的记载:"东梅人黄公,少时为未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功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得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遂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戏马。"看来这里对虎的威力还是诚惶诚恐的,因为象东海黄公那样有武功、有法术的人仍然没有斗过虎,终于枉送了性命。由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武松打虎",也是表现人虎搏斗的,但结果恰与《东海黄公》相反,武松打死了虎,成为打虎英雄。

  在中国有关虎的语汇中也有不少含有贬意的,如"为虎作伥"形容本身受了虎害,又被驱使去害别人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品质;"狐假虎威"则勾画出了一幅仗势欺人的奴才嘴脸。

  在中国民间童话中,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老虎学艺》的故事: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当虎觉得自己已将猫的本领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恩将仇报,竟然猛扑过来,要把猫一口吃掉。猫却不慌不忙,敏捷而灵巧地纵身爬上了树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的方法传授给它。猫则不再上当,虎也就终于没有学会上树的本领。宋朝大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嘲畜猫》自注中写道:"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

  至于以虎为地名、人名,继而演绎出的故事传说、趣闻逸事,就更是数不胜数。而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中的虎年,则是每隔12年就要到来的欢乐节日。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之一,人口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人口的不断迁移,几乎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华人的身影。他们所到之处,也必将或多或少地带去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就是绝大多数远离故乡的海外华人所难以丢弃的,同时也逐渐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因此,近年来这种以十二种动物命名年的习俗,不仅在亚洲各国和俄罗斯等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悄然传到了欧美各国,尤其是有关虎年的来历和各种传说,各种媒体都乐于广泛地进行宣传,使虎年成了虎名副其实的"本命年"。 如一系列的别称异名 :

  虎除了现今所称的“虎”或“老虎”之外,从古至今它的别称异名更是散见在各代文典当中,如:

  寅客:真诰上说:寅是一种长有白齿的兽类,同时它也能通晓机宜,深具灵性。海缘碎事上录有:“寅客,就是老虎”。

  山君:说文上说:虎,是西方的野兽,又称作“兽君”,因为它是山中百兽之君的缘故。甩以又有“山君”的别称。

  李父:法言上说:在古代河南、河北一带,当地的居民都称虎为“李父”。而在江西、湖广以及安徽一带则称其为“李耳”。从函谷关以东的居民,又以“都伯”的别名相称。

  黄猛:清异录上说:石虎时代把虎称作“黄猛”是为了避讳而改称异名。

  掩子:周书帝纪上记有:杨忠跟着周太祖来龙门(今山西、陕西两省的交界处)狩猎,碰见一只老虎,杨忠独自一人与它搏斗,左手扶住虎腰,右手拉着虎舌,太祖看了后,称赞他的勇敢,于是就杨忠的字“掩子”来称呼老虎。

  戾虫:国策上说:虎就是戾虫,人乃是它甘美的诱食,由于虎性的暴戾,所以用“戾虫”来称它。

  大虫:传灯录上说:百丈向希连问“你见到大虫吗?”希连回答时以仿效出声音来示有。又在唐语林上说:唐宪宗元和年中,官员和吏人们一边饮酒一边谈论着平生的感叹,当谈到各人的喜好和惧怕时,有的人说喜好图书和下棋而害怕荒诞不实的事物,工部员外汝南周愿独说:“我爱当宣州观察使,而惧怕大虫”。大虫即是指老虎。

  黄斑:隋书五行志上说:高启逢铁冠先生诗上提到:“铁冠先生有道者,往往人见骑黄斑。”这诗中所说的骑黄斑,就是指骑老虎。

  斑子:广异记上说:天宝年间,四川人砍太白庙前的大树,有位老人来阻止他们,但是这些四川人不肯听从,老人一气之下就登山去叫“斑子”,一会儿整群的虎跑下来吃掉了四川人。由此可知“斑子”也是老虎的异名。

  虞吏:金楼子说:寅日山中的人称“虞吏”也就是称呼老虎。

  於菟:左传宣公四年记载:起初,若敖在郑国娶妻,生了斗伯比。若敖死后,斗伯比跟着母亲来到鄙国,后来他和鄙子的女儿私通,生了子文。鄙夫人让人把子文丢在云萝泽里。有老虎给他喂奶。鄙子打猎,看到这场面,害怕而回来。夫人把女儿私生子的情况告诉鄙子,鄙子收养了子文。楚国人把奶叫做“谷”,把老虎叫做於菟,所以就把这个孩子叫做斗谷於菟。也有人叫“乌菟”,左思在“吴都赋”上说:“乌菟的族类,都是和长有甲皮的犀牛同类。”所说的乌菟便是指老虎而言的。

  十八姨:录异记上说:嘉陵江侧住有一妇人,年龄在五十岁以上,自称作十八姨,常常到附近居民家中,也不用饮食,总是教悔告知人们要佬好事,“假如做了坏事,我合要命令猫儿们三五只来检查你们。”话一说完便离去,有时即地便不见踪迹,人们之中有知道她是老虎所化身的,都非常敬畏惧怕她。

  封使君:述异上记载:汉朝宣城太守封邵,忽然间变成老虎,吃当郡的郡民,只要称呼它封使君,就会由此离开而不再回来。所以当时的俗话说:“不要作封使君,活的时候不治理人民,死了反而来吃人民。”

  白额侯:宣室志说:张铤驻兵在四川的西部,宴席上遇见白额侯,于是检验他,乃是老虎。

  斑寅将军:传奇上说:唐宣宗年间,宁茵秀才在南山庄夜间吟读,有人扣门,乃是南山斑寅将军请见,互相吟咏畅谈,查明检验他的身份后,乃是一只老虎。

  此外,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记载: 虎又叫“神狗”,皮毛浅色的虎叫“戏猫”,长有角的虎叫“委虎”,有长尾巴的虎“尤耳”,身上有五彩图案的叫“驺吾”,有九条尾并长有人的面孔的虎叫“开明虎”,长有双翼的虎叫“穷奇虎”,下腹部青色的虎叫“离离”。

  (五)继承和思考

  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在这一代的广阔乡野积淀了丰富而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而在黄河中上游的晋、陕、甘等地,各具特色的“虎文化”世代传承。在山西,“虎文化”渊源流长,生活中以虎为题材的内容极其丰富,有形态各异的“剪纸虎”“面花虎”“砖雕虎”,有虎头虎帽、虎鞋子、布老虎等,民间匠人以自己高超的技艺完美诠释着“虎文化”的艺术魅力。

  提起山西的“虎”,就不得不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侯虎。黎侯虎是流行于长治市黎城县黎侯镇、停河铺乡一带的民间老虎布艺,因黎城古称“黎侯”而得名。传说,黎侯国毒虫狼豹很多,经常给老百姓造成伤害,尤其是儿童。一位仙人看到这种情况,便送给当地百姓一只神虎,从此百害皆无。于是,就留下了用布老虎镇邪的习俗。年幼孩子的睡床边放一只布老虎,可以使孩子不受惊吓,睡得安稳。孩子过满月时,姥姥送虎帽,姑姑送虎鞋,用红布做面料,前脸制成一幅粗犷的虎头图案。虎耳高竖,以金、黄、黑、白等色线勾出“王”字额、虎眼、虎牙、虎须,栩栩如生,是民间避邪之物,镇宅之宝,借喻保佑婴儿健康成长。

  在文化传承方面。在中国深厚文化中,有不少与“虎”有关的文化,在虎年到来之际,品赏一下虎文化亦别有一番情趣。

  虎歇后语在中国无数歇后语中,有的与虎有关,如“照猫画虎―――差不离”、“老虎头上拍苍蝇―――没那么容易”、“老虎的头发―――没人理”、“墙上画老虎―――样子凶”、“虎口拔牙―――好大的胆子”、“纸糊的老虎―――吓不住人”等。这些歇后语诙谐风趣,令人过目难忘。

  虎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有不少成语与虎相关,如“燕颔虎颈”、“虎口逃生”、“两虎相斗”、“如虎添翼”、“狼吞虎咽”、“虎落平川”、“虎背熊腰”、“狐假虎威”、“放虎归山”、“骑虎难下”、“虎视眈眈”、“谈虎色变”等。这些成语通俗易懂,情趣盎然。

  虎谚语民间流传着不少与虎有关的谚语,如“人凭志气虎凭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怕心齐,虎怕成群”、“一虎可敌千羊”、“前门进虎,后门进狼”、“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进山不怕虎伤人,下海不怕龙卷身”、“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等。这些谚语虽语言朴实,却寓意较深,读来颇有韵味。

  虎诗在浩瀚的诗海中,有一些咏虎的诗句,如唐代岑参的“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南宋范成大的“无谓秦无人,虎鼠用否耳”、宋代黄庭坚的“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宋代陈师道的“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经年。众口不成虎,诸公更荐贤”、清代赵翼的“危崖石裂藤络罅,老树皮皴虎磨痒”等。虎年来临,低吟高哦几首咏虎诗,别有韵味。

  虎谜在谜苑中,有的谜面中含有“虎”字,如谜面为“初生牛犊不怕虎”,打《水浒》人物名二(谜底:童威、童猛);谜面为“虎子”,打《水浒》绰号一(谜底:母大虫);谜面为“形状像老虎,口中念弥陀,白天呼呼睡,晚上忙捉贼”,打动物名(谜底:猫);谜面为“缚虎容易纵虎难”,打四字口语(谜底:抓住要害);谜面为“狼吞虎咽”,打食品名(谜底:快餐面)。而有的谜底与“虎”字有关,如谜面为“猜灯谜”,打《水浒》绰号(谜底:打虎将);谜面为“此谜棘手”,打花名(谜底:虎刺);谜面为“身穿皮袄黄又黄,深山老林把身藏,呼啸一声惊天地,百兽之中堪称王”,打野生动物名(谜底:虎)。虎年之时,猜猜虎谜,也颇为有趣。

  虎联在联海中,有不少嵌有“虎”字的对联,别有一番情趣。如:“虎去雄风镇五岳;兔生瑞气秀三春。”联语清雅,颇具情趣;又如:“水月观鱼跃兔走;山海关虎啸龙吟。”联语上下相对,自然流畅,可谓珠联璧合;再如:“华夏虎年虎添翼;神州龙诞龙腾空。”联语构思巧妙,对仗工稳,字里句间洋溢着盛世的勃勃生机,读来令人振奋。

  虎画古今有不少画家喜欢画虎,如大画家张大千为使所画的“虎”形神兼备,曾自己养虎,细心观摩,被传为佳话。国画大师张善子,人称“虎痴”。他所画的《十二金钗》图,以虎拟人,将12位花容月貌的女裙钗画成神韵各异的斑斓猛虎。把猛兽和美女这全然对立的东西统一在绘画里,显露了独到的艺术见解。现代著名画家刘奎龄一生画过不少虎,所画的《虎威图》、《虎啸》等,早已成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虎戏在戏苑中,有的戏与“虎”字有关,如元朝杂剧《虎头牌》、昆曲《虎囊弹》、京剧《虎牢关》、《卧虎沟》、《胭脂虎》等。由古代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武松打虎》,素为人们津津乐道。文学巨匠郭沫若曾创作了著名话剧《虎符》的剧本,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虎游戏如畲族的“虎抓羊”游戏,常在田间休息时举行,参加者至少10人,以手拉成圆圈,推一人在圈中为“羊”,一人在圈外为“虎”。“羊”可在圈的内外自由跑动。“虎”抓“羊”时,拉成圆圈的人可尽力阻挠,直至“羊”被“虎”抓住。

  虎俗虎在民间带有除邪祛瘟的吉利含义,古时门上常贴有画虎的门画;在一些地方,小孩子的脚上都穿着一双漂亮的虎头鞋,以此来保佑孩子的平安;在湖南湘西土家族中,把农历惊蛰叫作“向虎”日。这一天,人们用石灰在木楼堂屋里画上弓箭,对着门外射去,称为射“过堂白虎”;楚雄地区的彝族妇女头饰有大量的虎崇拜内容,或绣饰虎形,或绣饰黑白、黄白、红墨相间的虎纹,女孩普遍戴虎头帽;在徐州沛县,亲友们为新婚夫妻“送箱”,送上双头布老虎和虎头枕,寄寓新人和睦幸福,添丁添口,旺门旺族。

  虎文化衍生出来的哲学思考从未中断。王者之心 :永远要有一颗王者的心,走到哪里都是让万兽甘心臣服、人类顶礼膜拜的王者。

  随心所欲 :因为有超强的实力,老虎没有天敌。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老虎能作到想杀谁就杀谁、想灭谁就灭谁。 沉稳冷静 :没有豹的胆怯,没有狼的张狂,老虎永远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攻心为上 :老虎不会象其它食肉动物那样靠蛮力,老虎会刻意制造阴森的气氛让猎物惊慌错乱。 自信成就未来 :老虎通常独自活动,这是因为它是最自信的动物,你看到的老虎永远是泰然自若、处乱不惊的表情。

  真真切切 : 对于那些弱者来说,老虎当然是恶魔,但老虎绝对不是可耻的伪君子。老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所以老虎从不虚伪。 精于谋略 :老虎是陆地上智商最高的肉食动物,是唯一在捕猎前会仔细估算各种因素、成功率的掠杀者。 为爱忠贞 :雄虎不象雄狮那样花心,有了成群的妻妾还在外边偷腥。老虎对待伴侣的态度是一心一意,允许伴侣在自己的领地内生存,并进到保护的义务。可歌可泣! 母爱伟大 :鳄鱼、海豚都是伟大的母亲,老虎也一样。母虎为了保护孩子,会尽全力抵挡外来雄虎。 尊严至上: 在马戏团,老虎是伤人最多的野兽。无数有着多年训兽经验的人都被老虎杀死。老虎有强烈的尊严。这些衍生出来的文化气息已经深深渗透到每个炎黄子孙的骨髓和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生活行为方式中。

  启 示

  虎文化源远流长。虎神话、虎传奇故事、民俗传统、艺术形象全国各地各民族都有流传,绵延不绝。古今民间崇虎民俗,如十二生肖有虎,虎能镇邪祛病,“虎相”是贵相,祠虎祈子,各族节日礼虎仪式等等,深刻影响着民众的生活。人民中流传着虎谚语、虎典故、虎年画和虎文人画、虎雕、布老虎、虎帽、虎头鞋等等。当前,由于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增强,认识到虎是濒危动物,因而萌生出虎文化的新篇章———护虎文化。

  在当下,疫情又有抬头之势,我们必须要勤于锻炼,充分调动自身强大的免疫力,有效的抵抗。主动做好健康监测,遵守社会秩序,不给疫情防控添乱添堵 !农历壬寅虎年即将到来,我们要积极践行虎文化中的智慧、勇气、力量、健康和魅力等,从而显示自己的强大和永恒,为传承好虎文化,早日战胜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太白山人

  部分参考资料:

  1.

  2.中国虎文化探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标签: 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