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短语录 124 0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著名作家周国平老师说: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

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喧闹,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们却越来越安静了。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而是犹如浩渺的湖泊,湖中的水一直在流转,而湖的深邃,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安静是一种境界,它是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看开了纷繁尘事的牵绊,放下了生活苦与累的纠缠,专注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丰盈。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 安静,是因为摆脱了虚名浮利的诱惑

清朝时期,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在镇江金山寺,他曾问高僧法磐:

长江之中大船来来往往,一天到底要过多少只船?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自古以来,无论贫富贵贱,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只是,对待名利,不同的态度和取舍,暗示了不同的人生。

有人终日奔波劳累,忙忙碌碌追逐名利,到最后却沦为物欲的奴隶,于灯红酒绿的繁华浮躁里,于炫人耳目的名利诱惑里,犹如困于金银筑起的枷锁,动弹不得,也呼吸不了。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有的人,却能摆脱物质诱惑,挣脱名利枷锁,泰然看待一切虚名浮利,只安心享受内心的那片净土。

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人。居里夫人获得第一次诺贝尔奖之后,毅然将原来的一百多个荣誉称号统统辞掉,专心研究,终于又荣获了第二个诺贝尔奖。

有一天,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看见其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大惊道:“现在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淡然一笑:“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对待名利的淡然态度,成为了很多人学习的榜样。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只有内心清净安宁了,才能在诱惑之下坚守本心,获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和安逸;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净自在,以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舒坦闲适。

可一旦内心充满五光十色的虚名浮利,终将为外物所困,累了身,也苦了心。

正如《道德经》里所写: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堵塞贪念的孔穴,关闭欲望的大门,终生都不会被是非烦恼所困扰;而一旦打开贪念之穴和欲望之门,如洪水猛兽般的贪欲,将会让人一生都不得安宁。

贪欲永无尽头,内心永不宁静。尝尽人间百味,看遍世事繁华,终会发现,最美的是看开了纷纭世事缠绕的那种身的轻松,是摆脱了虚名浮利诱惑的那种心的宁静。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 安静,是因为追求内心丰盈,生活素简

“心为物役,道所不载。”一个人,心若被繁重的外物牵绊奴役,人生就会变得疲惫不堪,因为生命之舟,终究无法承载太多的东西。

能于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看淡身外之物,静下心来去追求内心丰盈,生活素简的人,才是真正有境界的人。

美国作家梭罗,生活于一个物欲横流的商业时代,那个时候,许多人忙着做官,忙着觥筹交错和追逐更多的物质。

但梭罗却向往精神的富足,只想寻找一个清净安宁的场所,安置自己丰润的灵魂。

于是,提起一把斧子,他跑进了瓦尔登湖畔的森林中,自己动手搭建了简陋的房屋,自耕自食,过起了简朴的隐居生活。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每天打鱼,种豆,欣赏漂亮的湖水,倾听悦耳的鸟鸣,静心思考,安心写作,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在优美的湖光山色里,于清新的碧水翠竹间,他为世界奉献出了堪称圣书的《瓦尔登湖》。

在这本书里,他劝诫人们,一定要过一种朴素简单的生活,如果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便可以从容,充实地享受人生。

当然,他不是劝人们远离都市去过归隐生活,而是鼓励人们摒弃多余的东西,简化生活,不要被繁纷复杂的外物所迷惑,更不要被喧嚣的焦虑扰乱内心的宁静。

他说:一个人有多富有,取决于他能放手多少。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人,只有放弃多余的无用之物,坚持简单淳朴的生活,保持精神世界的恬静富足,才能真正享受内心的轻松愉悦。

正如古话所说: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背负太多的东西,往往犹如铸造了一副金银的镣铐,只能成为压垮身心的累赘,除此之外并无他用。

于喧嚣的世界中,舍弃欲望的捆绑,放下繁复的累赘,为心灵腾出一处优雅僻静的净土,是一种淡到极致的伟大追求。

人,越往后就越发现,生活素简,内心丰盈,才是最好的生活境界。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 安静,是因为懂得独处的魅力

世人都爱热闹,周国平却偏喜安静。与他而言,各种热闹,诸如记者采访,电视亮相,大学讲座之类,他始终不能习惯,总是尽量推辞,有时盛情难却答应了,结果多半也是后悔。

他说:每天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与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

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在他看来,告别外界喧扰,寻得内心清净的独处,是比外出交际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跟周国平一样,喜欢安安静静享受独处的,还有钱钟书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钱钟书,名与利于他皆是唾手可得之物;

然而钱钟书却向来拒绝采访,只于他小小书房中守得内心的清净,外面欢腾的喧闹,通通住不进他的心里。

闲暇时分,他要么跟妻子杨绛于诗词歌赋里笑谈人生,要么一个人安心创作。

不浮躁的背后,是一颗沉静下来的心,是于独处时光里回归自我,充实自己的一种智慧。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生活越来越繁琐,世界越来越喧嚣,有人在万人欢腾中依然内心空虚,有人在起哄的热闹里仍然心灵孤独,喧哗背后,有无处安放的灵魂,笑声背后,有不为人知的悲苦。

而独处,似乎成了热闹背后的一剂良药,让浮于空中的孤寂灵魂落地生根,开出硕大的花朵。

能静下心来享受独处的人,不是另类不合群,而是懂得收起浮躁的心,卸下虚假的面具,真正做回自己,整合自己,享受心灵上的平静。

不管处于任何喧嚣的城市,让心沉下来,看看书,写写字,听听歌,养养花,品品茶,隔离耳畔的杂音,抛开内心的杂念,倾听心底最真实的声音,又何尝不是一种惬意?

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

■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曾在书里将自己的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像是一口井,平静而又单调,第二个阶段如同急流,奔腾起伏又动荡不宁,而现在像是一片湖泊,湖中的水一直在流转,而湖的深邃让湖面寂静如镜。

由平静单调,到奔腾动荡,再到如今的丰富又安静,不禁让人明白,人活一辈子,终究要归于平静。

于平静中放下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放下肆意生长的欲望,寻得内心的富足,于安静中放下迷茫焦虑的情绪,感受生活,品味人生,才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梁文道曾经讲到: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

为了让他们听到我们说的话,我们只好比他们还大声。于是没有人知道别人到底在讲什么。其实很多时候,安静是比喧嚣更闪闪发光的力量。

与其忙着趁热闹,赶着随大流,不如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片静谧闲雅之地,丰富地安静着,在安静之中,感受热闹背后无限广袤的世界。

文字:握书姑娘。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图片:檀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一个人安静淡然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