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短语录 12 0

景區考察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景區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篇1

由市旅遊局組織各縣市區旅遊局及各旅遊景區、旅遊項目負責人一行到十堰市鄖西縣學習考察。通過此次學習,感觸頗深。之前一直在區里工作,鮮有出去學習的機會,都是坐井觀天,看到我區旅遊發展的如火如荼,就以為我們的旅遊做的已經很好,到了鄖西這個旅遊發展迅猛的地區一比較,才看到了差距,發現了不足。

一、鄖西旅遊發展情況

鄖西位於鄂西北邊陲,北依秦嶺,南臨漢江,東接鄖陽,西鄰西安,守湖北之「門戶」,扼西安之「咽喉」。全縣版圖面積3509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場、區),51萬人口。鄖西集老、少、邊、貧、庫於一體,是湖北解放最早的縣、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保護區和國家主體功能限制開發區。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區位孕育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全縣具有開發價值的景觀、景點達100多處,其中自然景觀60多處、紅色景點20多處、歷史文化古蹟20多處。尤其是七夕文化在鄖西「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在民間成風俗」。古老的漢江、獨有的天河在鄖西天河口交匯,形成「銀漢迢迢暗渡」的獨特景觀。

近年來,鄖西突破性發展旅遊業,並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20xx年底,全縣創建A級景區7家,其中4A級4家,3A級2家,2A級1家;建設星級酒店7家,商務賓館100多家,農家樂300多家;發展旅行社3家、旅遊商品生產銷售企業20多家,開發特色旅遊商品80餘種;完成「湖北旅遊強縣」、漢江瀑布群國家級森林公園等品牌創建工作。20xx年遊客接待量達到32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04%和69%。各級領導對鄖西旅遊產業發展給予充分肯定,20xx年至20xx年連續4年榮獲「全市旅遊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xx和20xx年兩度榮獲省政府授予的「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先進縣」稱號。省領導李鴻忠、王國生、李春明、田承忠、張通、王生鐵等先後蒞臨鄖西指導工作。

二、鄖西的先進做法

鄖西發展工業沒有優勢,發展農業沒有效益,經濟社會發展長期處於全省末位。為此,該縣縣委、縣政府立足旅遊資源富集、文化底蘊深厚的實際,搶抓福銀高速公路全線貫通的機遇,20xx年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實施「旅遊立縣」戰略,在多方面下功夫,致力將旅遊業培育成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1、堅持政府主導,政策激勵,創優體制機制。成立了由5名縣級領導為正副組長(其中兩人是縣委),29個縣直單位一把手為成員的縣旅遊產業領導小組,統籌旅遊業發展。創新旅遊經營機制,建立景區經營權、管理權與所有權分離的新機制,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平等參與旅遊業開發建設。

堅持做到「路圍景點轉、路為景區建」,景區在哪裡,路修到哪裡。先後籌資8億元,新修了天河路、情侶路、七夕大道等旅遊道路,提檔升級了通往各景點旅遊道路,破解了旅遊的可進入性難題。

設立了旅遊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占全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5%),出台了《鄖西縣旅遊產業發展獎勵辦法》,加大對規劃編制、宣傳推介、引導性建設和旅遊商品研發的獎勵力度;出台《關於加快推進旅遊立縣戰略的決定》,內容涵蓋重點項目、配套建設、市場開拓、政策激勵、組織保障等22個方面,進一步激發了全縣上下發展旅遊業的決心和信心。

積極探索差異發展,堅持把工廠當景區建,大力引進低污染、低能耗的綠色企業,將現代旅遊理念融入企業建設的每個環節。堅持把農村當景區建,新建特色鮮明的旅遊新鎮、新村8個,推動旅遊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2、做好城市旅遊建設,構建發展格局。堅持「城區即景區」理念,將七夕民俗文化滲透到路、橋、園、場、山、水之中。天河廣場、七夕廣場、七夕故事園等項目相繼竣工;世界第一牛、天下第一月、最美織女雕塑集體落戶;水體景觀、銀河星月景觀、七夕時空隧道、音樂噴泉和彩虹橋投入使用。以創建「湖北旅遊強縣」為契機,投資500多萬元,在十漫高速,鄖漫省道等旅遊道路製作28塊大型、15塊中型旅遊戶外廣告牌,35塊旅遊景區指示牌,在縣城街區大道製作100多塊旅遊導引牌,完成旅遊標示系統的無縫對接。

堅持打造縣城—五龍河—大秦嶺國際狩獵場—商南金絲峽「綠色游」,縣城—土門—上津—湖北關「紅色游」,縣城—天河口—龍潭河—夾河關—六郎金錢湖「藍色游」三大旅遊線路。依託西安、武當山,面向全國,放眼世界,把鄖西縣城打造成「婚旅之城」、「約會之鄉」,把鄖西打造成西安—武當山黃金旅遊線上的重要驛站和中國知名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

3、重視宣傳推廣,做好對外營銷。堅持每年舉辦一屆中國(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遊節,通過一流創意,一流明星,一流節目,提升鄖西知名度和美譽度。積極參加「西洽會」、「中博會」、「文博會」、「世界傳統武術節和武當國際旅遊節」等活動,大力開發西安、武漢、襄陽和武當山等地市場。利用各級各類報紙、網站、電視台和廣告牌,宣傳鄖西旅遊產業建設成果。

4、延伸產業鏈條,完善旅遊要素。鼓勵建設星級酒店、農家樂和高端休閒會所,扶持旅遊企業研發旅遊商品,創新經營模式。以四星級天河國際大酒店為龍頭的大型餐飲、住宿企業相繼投入使用;七夕印象、月光足浴等娛樂場館應運而生;織女蠶絲被、漢江奇石、武當山斟葡萄酒等旅遊商品成功推出,健全的旅遊產業鏈條已初步形成。

三、對比後發現不足

(一)我區現有A級景區5家,其中4A級2家,3A級1家,2A級1家,A級1家。與鄖西縣相比,我們的高等級景區還很少。

(二)旅遊品牌不夠響亮。鄖西主打牛郎織女傳說的愛情專題文化,並在城市建設、景區布局中很好的融會貫通,在遊客能時刻體驗到這一文化氛圍。加之不斷的宣傳推廣,鄖西愛情之城的品牌已深入人心。反觀我區,倡導的「一城兩文化」尚未融入到城市建設當中,三國文化和漢水文化沒有真正培養品牌。

(三)配套設施不完善。現有景區建設,重景點,輕配套。遊客中心、停車場、標識系統等旅遊配套設施遠遠落後景點建設。

四、意見建議

(一)要明確核心吸引力。襄城區應大力發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城兩文化」核心理念,在城市建設、項目布局上注意融入、點綴文化元素。積極培育帝鄉文化、三國文化、漢水文化品牌。

(二)加大旅遊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城區的道路建設已經很完善,建議開通連接各景點的直達公交車,方便遊客在各景區間換乘。

(三)紮實做好項目建設。現在唐城、中華紫薇園、九天玄女項目有望打造4A景區,要加快這些項目建設,儘早對外營業,增加襄城旅遊的可游性。

(四)增加現有景區的觀賞性。古城、峴山都應該增加適量的小景點,讓遊客有看頭,有玩頭,提高旅遊吸引力。

景區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篇2

X月XX日至XX日我有幸跟隨基地考察團赴內蒙古參觀學習。通過對內蒙古地區多個廠礦企業,產業基地及現代化城區的參觀學習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內蒙古大氣磅礴的發展態勢和巨大建設成就。特別是幾個地區兼顧眼前與長遠、生態與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與民生,形成了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和特色城鎮化互動的良好局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體講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高

內蒙古在發展過程中,十分注意基礎設施建設,並堅持高標準,適當規劃園區並全力完善園區的各項主體功能,做到了「築巢引鳳」。不單以政策優勢吸引項目和投資,還善於利用高標準、高質量的基礎設施營造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例如,鄂爾多斯裝備製造基地是鄂爾多斯市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結構轉型、發展先進制造業的產業基地。

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是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兩級政府的重點園區,該項目立足鄂爾多斯,輻射晉、陝、蒙、甘、寧等周邊地區,項目總占地約10平方公里,總投資60多億元,致力於打造中國北方地區一流的汽車綜合服務貿易新園區。包頭裝備製造產業園區是2019年建設的新型特色產業園區。園區總規劃面積40餘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區、在建區和新規劃區三部分。其中,建成區聚集了內蒙古一機集團、北方重工集團、北方奔馳公司、北方創業公司等170戶重點企業(項目)。在建區共有52個項目入駐,初步形成了風電設備、重型汽車、鐵路產品、石油機具、特種鋼深加工、工程機械6大產業集群。

二、旅遊產業文化含量高。

內蒙古地域廣闊,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儘管如此,內蒙古人卻並沒有放棄文化資源的開發。這一點在特色旅遊產業的做大做強上表現尤為突出。以黃河文化、成吉思汗文化、草原文化為代表,建立了一批精品旅遊景區和旅遊線路。在文化資源開發上,內蒙古巧妙地把原始生態和現代文明結合在一起,打造了既有原生態的魅力吸引,又有現代文明享受,兼顧愛國主義教育,融合異域風情的特色旅遊產業,文化品牌對經濟的推動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三、特色產業優勢明顯。

內蒙古普遍重視特色產業集約發展,著力提高產業集中度,用大產業協調配套和產業循環實現科學發展。傳統的奶業通過招商的方式整合民營資本,推動加工轉化,形成了蒙牛、伊利兩個奶製品經濟產業集團,世界奶業50%在中國,而蒙牛、伊利兩企業的液態奶則占中國市場的一半以上。鄂爾多斯羊絨製品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成為中國的羊絨城,世界的羊絨產業中心。

「鄂爾多斯」作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第一品牌,以150.67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中國最有價值品牌前列。世界第一條500萬噸煤直接液化生產線、國內第一條48萬噸煤間

接液化生產線均落戶內蒙古境內。可以說,鄂爾多斯的羊絨、蒙牛、伊利的乳業以及煤炭化工由粗放的傳統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的轉化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二白一黑」的產業革命。

四、重要戰略資源產量巨大

在內蒙古遼闊富饒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豐美的草場、肥沃的農田、廣闊的水面、眾多的野生動植物和無窮無盡的礦藏資源。據了解,全區近300個大小城鎮國有土地資源產量在2019億元以上,全區礦產儲量潛在價值(不含石油、天然氣)達13萬億元,居全國第三位。鄂爾多斯天然氣已探明儲量為8788億立方米,約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一。有舉世聞名的世界級整裝大氣田——蘇里格氣田。位於包頭的白雲鄂博礦藏的稀土儲量占世界的75%,全國的90%。

五、城市規劃藝術氣息濃厚

以大氣魄樹立大目標、以大規劃引領大發展,這是康巴什、東勝、達拉特旗的共同點。康巴什通過異地搬遷,成為了鄂爾多斯行政、教育、文化中心,並在汽車製造、服務業和總部經濟三大龍頭的帶動下,建成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新城。新區從規劃開始就瞄準「環境的藝術化」和「藝術的環境化」目標,堅持舒展、生態、宜居的思想,用開放的思維,邀請中國工程院、建設部、同濟大學等機構編制完成各層次規劃,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規劃體系,構建了「一核兩翼」的城市布局,自南向北高度、密度逐次降低,形成城前景觀湖、城中綠油油、城後後花園的景色,打造出一座風格獨特、人文厚重的城區。

景區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此次考察學習是一次難忘的學習經歷。對我來說是受了一次極好的教育,也是對我社務工作的鞭策!以上僅是我個人考察學習的一點體會,並不能展現此次參觀考察的全貌。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做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調整自己,才能不虛此行!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多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力爭使自己做得更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