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成語:不自滿假、比物假事、不假思索、半真半假、敵不可假、狐假鴟張、狐假虎威、假慈悲、假仁假意、假人辭色、假名托姓、假門假氏、假眉三道、假虎張威、假公營私、假道滅虢、久假不歸、假手於人、假途滅虢、假以辭色、假痴不癲、假力於人、假惺惺、假公濟私、假人假義、弄虛作假、弄假成真、喬文假醋、強文假醋、酸文假醋、天假因緣、天假之年、天假其年、天假良緣、天不假年、虛情假意、以假亂真、因公假私、虎威狐假、假仁假義、假仁縱敵、假情假意、假戲真做、假手旁人、假痴假呆、假譽馳聲、假門假事、假階救火、挈瓶之智,守不假人、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成語解釋】
(1)不自滿假:不自滿,不自大。
(2)比物假事:假借相類的事物,相進行比較歸納。
(3)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話敏捷、熟練,用不著考慮。
(4)半真半假:一半真情,一半假意。不是完全真實的
(5)敵不可假:謂不可寬容敵人。
(6)狐假鴟張:比喻倚仗別人,虛張聲勢。
(7)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8)假慈悲:慈悲:慈善,憐憫。表面上裝出一付慈愛憐憫的樣子。
(9)假仁假意:偽裝仁慈,其實內心奸惡
(10)假人辭色: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地待人。
(11)假名托姓:冒充別人姓名。
(12)假門假氏:見「假門假事」。
(13)假眉三道:方言。裝模作樣。
(14)假虎張威:猶言狐假虎威。
(15)假公營私:見「假公濟私」。
(16)假道滅虢: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時諸侯國,在今山西平陸及河南三門峽一帶。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
(17)久假不歸:假:借;歸:歸還。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後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18)假手於人:假:利用。藉助別人來為自己辦事。
(19)假途滅虢: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
(20)假以辭色: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地對待。
(21)假痴不癲:痴:傻,呆。癲:瘋癲,癲狂。假裝呆傻,實際並不瘋癲。形容外表看似愚鈍,而心裡卻十分清醒。
(22)假力於人:借別人的力量做事。
(23)假惺惺:假心假意的樣子。
(24)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謀取私人的利益。
(25)假人假義:偽裝仁慈善良。
(26)弄虛作假:耍花招欺騙人。
(27)弄假成真:本來是假裝的,結果卻弄成了真的。
(28)喬文假醋:假斯文;假道學。
(29)強文假醋:謂假斯文。
(30)酸文假醋:形容裝出一副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31)天假因緣:假:借。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也指難得的好機會。同「天假良緣」。
(32)天假之年:上天賜給足夠的年壽。謂能享其天年。
(33)天假其年:同「天假之年」。
(34)天假良緣:假:借。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也指難得的好機會。亦作「天付良緣」、「天假因緣」、「天假其便」。
(35)天不假年:假:給予。天公不給以壽命。指壽命不長。
(36)虛情假意:虛:假。裝著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37)以假亂真:以:用;亂:混亂。用假的東西去冒充或混雜真的東西。
(38)因公假私:借公務謀取私利。
(39)虎威狐假:假:假借,憑藉。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去欺壓別人
(40)假仁假義:偽裝仁慈善良。
(41)假仁縱敵:講不該講的仁義,做出不該做的事情,給自己招致禍患
(42)假情假意:虛假的情意,不是真心實意
(43)假戲真做:指戲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當作真的來做。
(44)假手旁人:假:借,利用。藉助別人的行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45)假痴假呆:裝傻;假裝糊塗。
(46)假譽馳聲:指沒有真才實學,靠互相吹捧揚名。
(47)假門假事:做得像真的一樣。
(48)假階救火:假:借;階:梯子。比喻做事不講效率,做事機械
(49)挈瓶之智,守不假人:挈瓶:汲水用的小瓶。僅有一點挈瓶汲水的淺薄見識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於職守
(50)挈瓶之智,守不假器:挈瓶:汲水用的小瓶。僅有一點挈瓶汲水的淺薄見識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於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