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經驗分享:我這樣陪孩子閱讀

短语录 6 0

我家寶貝四歲半了,常常有人會讚嘆她的語言詞彙豐富,表達準確,性格活潑。談起經驗,除了我比較注重她與人的交流之外,我覺得圖書對她的影響很大。
1、從玩開始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更傾向於買不同類型的,可以玩的書。在讀給她聽的同時一起翻翻看看,拉拉拽拽,一起感受書帶給我們的驚喜,實在是很快樂的事。漸漸長大以後,圖書玩的功能逐漸減弱,孩子也更需要圖書的閱讀功能帶給她的滿足與愉悅。
2、表現與表演
我們在街頭常會發現小小的寶寶聽到音樂會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她們就是通過肢體的動作與表現獲得對事物更深刻的體驗與感受。圖書一樣可以表現和表演。例如一些富含韻律的兒歌和適宜用動作、表情表現的故事等。我講述時會藉助動作、表情幫助她感受和理解。甚至在複述時讓孩子參與進來表現。稍大以後,表演的誇張性少了一些,但有時也會用一些輔助的手勢、溫情的擁抱來表達情感。最重要的是媽媽要讓自己的講述生動起來,具有語言的生動與表現力,讓孩子也驕傲於「我有一個會講故事的媽媽」。
3、反覆與互動
我不論是做事情還是看書,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反覆。記得孩子兩歲多時剛剛拿到一本書一口氣就讓我讀了七遍。這種「反覆」在三、四歲時達到高峰,真讓 人有一些疲累。在反覆中我也發現孩子不斷完善對故事、語言的學習與理解,十幾遍後孩子自己會讀了。於是,講時我會故意在某個轉折處停下來,問下面的發展或是讓她續編一下,讓她有一個思考表述的空間。有時乾脆讓她講給我聽,我會很認真地聽及讚嘆,讓她獲得語言表述的鍛煉和小小成就感。
4、及時與適時
及時發現孩子需求,抓住教育的契機,適時利用圖書實施教育。當孩子開始喜歡吃零食時,畫報中小怪豬的故事及時讓孩子明白要有克制地吃零食;當孩子開始關注動植物和周圍環境時,一套精美的百科全書能讓她發現更多自然界的美;當孩子的思維開始發展,一套具有挑戰性的思維練習叢書讓孩子體會克服困難的快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讓書及時、適時地陪伴、幫助孩子的成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