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全国一类畅销期刊《演讲与口才》真诚向您约稿!

短语录 205 0

  《演讲与口才》2009年最新约稿函

   《演讲与口才》始终以提高中华民族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己任,是探讨演讲、谈话、交际、论辩、求职、行业口才、主持技巧的名刊、大刊,是全国社科优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首届全国期刊奖获奖期刊、全国一类畅销期刊、中央电视台展播的2008“读者首选期刊”,是有志青年说辩的良师、交际的指南、公关的益友、谈判的助手、求职的钥匙、成才的摇篮。

   主要栏目设置如下:

   ★卷首寄语 主要刊发哲理散文和抒情小品,故事性、可读性、启发性、哲理性强,文字灵动,千字左右。如《将军赶路,不打野兔》《过滤生命的杂质》《带着种子上路》《希望》《内心和谐是金》等。

   ★谈话技巧 主要刊发谈话类的指导性文章,2000-2400字为宜,如《不便明说的话巧妙地说》《说话,请不要把脸拉长》《巧言妙语使你走出尴尬》。其中“名人口才”栏目要求围绕名人的口才来写,如《马云:英雄会上秀口才》《柏杨:文坛斗士 妙语留香》《冯巩:小幽默 大智慧》《马季:妙语如相声 逗你乐翻天》等。

   ★谈情说爱 在本刊读者中,青年朋友较多,相当一部分处在谈情说爱的时期。恋爱如何谈得好,谈得妙,谈得巧,固然有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学识修养等方面的问题,但如果忽略谈情说爱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恋爱很可能就会失败。从2008年第1期开始,我刊新增“谈情说爱”栏目,主要刊登有关“谈”情“说”爱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文章,并希望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稿要求:主题新颖鲜明,事例真实可感,结构精巧新奇,语言生动简明,千字为宜。

   ★交际指南 主要刊发交际方面的指导性文章,1500-2400字为宜。如《面对流言蜚语该如何应对》《在女士面前该怎样表现你的绅士风度》《大学生:走出交际的自闭困境》等。其中“交际文苑”主要刊发富有哲理、鲜活生动的微型散文,700字左右为宜。

   ★职场经纬 为读者提供职场的“生存”和发展智慧。包括但不限于谈话、交际方面的内容,一切有利于读者在职场发展、进步,且没有导向问题的文章皆可。文体不限,对话体、日记体、博客体、论坛体、随笔体皆可,但每期必须保证一篇文章是传统文体。正面主打(1篇):帮助读者在职场发展得更好,进步得更快的智慧和策略,2000字左右。反面主打(1篇):分析导致职场“生存”艰难、发展失败的因素,2000字左右。中篇辅打(2篇):职场感悟,1200字左右。职场故事(1篇):“我”的职场故事,1000字以内。补白(6-10条):职场感言,可以是名人的,也可以是普通人的。

   ★演讲艺术 主要刊发演讲技巧方面的指导性文章,2200字左右。如《主题掘得深 演讲才耐听》《如何让你的演讲语惊四座》等。另设有“讲坛风流人物”“演讲得失谈”等栏目。

   ★论辩之道 主要刊发辩论知识、辩论技巧方面的指导性文章,2000字左右为宜。如《慧眼识破诡辩者的画皮》《怎样使你的反驳更有力度》《论辩中的“太极”术》等。另设有“论辩在生活中”“舌战经典”等小栏目。其中,“论辩在生活中”主要刊登发生在生活中的论辩故事,如《智辩使商场退货》。

   ★行业口才 介绍各行业的说话技巧。如“教师口才”“军人口才”“干部口才”“大学生口才”“主持人口才”“律师口才”“导游口才”“记者口才”等等,1500-2000字为宜。如《教师妙语化尴尬》《怎样把话说到战士的心坎上》《婚礼主持语怎样出彩》《调解民事纠纷的谈话技巧》《导游语言三巧》等。

   ★求职方略 刊发关于求职者品德修养、培养和展示才能、应聘语言和技巧方面的文章,2000字左右。如《大学生求职:不选贵的,只选对的》《让你求职成功的四个金点子》等。

   ★演讲辞选登 主要刊发优秀的演讲稿,包括针砭时弊、赛场演讲、生活演讲等,如《狠狠刹住非法传销这股歪风》《别让不良书籍成为民族精神的滑梯》《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竞选市委办公室综合科科长的演讲》《在欢送大学生到村任职午餐会上的即兴演讲》《在女儿婚礼上的演讲》2000字以内。内设“演讲名篇赏析”小栏目,如对《葛底斯堡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为人民服务》等的赏

  析。

   ★说长道短 主要刊登对口语表达现象进行评论分析的杂文,如《为 策划点评官员电视辩论赛叫好》《紧急刹住“毒舌”点评这股恶风!》《请抛弃这些不良口头禅》《这样的“专家”,叫我如何相信他?》《“客套话”竟然成重头戏,悲哀!》《有话好好说》等,千字以内,要求主题鲜明新颖,语言犀利泼辣,战斗性强。

   ★评说名嘴 对知名的电视、广播节目主持人、播音员、解说员的口语、态势语、主持风格等进行评说,2000字以内。如:《“赢在中国”主持人 缺少灵动和激情》《胡一虎:妙语翻飞脱口秀》《央视当家花旦董卿的人情味》《“金话筒”得主的精妙感言》等。

   ★海天巡看 主要介绍国外谈话、交际、演讲、辩论、求职等方面的新现象、新方法、新经验,体现异域风情和国际化视野,富有实用性、借鉴性、趣味性,文字新鲜活泼, 800-1500字。如:《瞧,这些美国政要多会煽情》《与美国“活雷锋”的亲密接触》《德国人的较真效应》《细节决定品质》等。热诚欢迎广大读者,尤其是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朋友们踊跃投稿!

   ★说林广记 补白性质的栏目。主要有“说林成语解析”“口语毛病诊所” “言语祸福”“妙语赏析”“语言警察”“轶闻趣事”“有此一失”“开心一刻”等栏目。

   投稿注意事项:

   请根据栏目来稿,原创首发,一稿一投。

   2.题材要新颖实用,题目要简明醒目。

   3.材料要能证明观点,不要用老生常谈的例子,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材料,材料要真实可信,鲜活生动。

   4.行文要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有理有事,不尚空谈。

   简言之,稿件要做到5句话,即:

   立意新又深;材料鲜又活;结构奇又巧;语言简又美;情感真又善。

   稿费标准:每千字150-220元。

   请向您的亲友、同事、学生或战友、同学推荐本刊。

   邮发代号:12-61 每月3.8元,全年订阅价45.6元

   编 辑:王雅庆

   地 址:吉林省吉林市三亚路7号 邮编:132013

   电 话:0432-4666411(编辑部)

   电子信箱:luckydaily@126.com

   Q Q:1003892519

  卷首寄语

   将军赶路 不打野兔

   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面临很多选择与诱惑,如果见“利”就上,遇“兔”便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必然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终究一事无成。唯有志存高远,胸怀大略,一旦确定目标,就不为利诱所惑,一直走下去,方能干出一番事业,铸就人生的辉煌。

   1905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的一座小城里,有位叫菲尔德的钟表匠,手艺高超,远近闻名。钟表商汉斯·威尔斯多夫找到他,说:“菲尔德先生,我想聘您为我公司的技术总监,怎么样?”

   “不,”菲尔德断然拒绝道,“我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追求,我的理想是研制一款世界上最好的手表!”

   威尔斯多夫只得无功而返。

   然而,在制作手表的同时,菲尔德还兼做草帽生意。拒绝威尔斯多夫的邀请后不久,他突然收到一个大订单,通过计算,发现出售草帽的利润更大。于是,他决定暂时停下手表的研制,先去赶制草帽。就这样,菲尔德被一时的小利蒙蔽了双眼,放弃了心中的大目标。而威尔斯多夫却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很快推出了新产品,并取名为“劳力士”。当劳力士手表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世界名牌后,菲尔德这才恍然大悟,不过为时已晚。

   菲尔德本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却因一念之差,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这就告诉我们:人生路上的“岔道”很多,“野兔”时有出现,如果抉择不当,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反过来,只有坚定信念,一直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奋进,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1975年,老虎·伍兹出生在美国的一个贫寒之家。上小学时,偶然看了一部有关尼克劳斯的电视片后,他激动地告诉父亲:“我一定要成为像尼克劳斯那样伟大的高尔夫球手!”父亲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心血来潮的念头,但还是为他制作了一个球杆,并在门前的空地上挖了几个球洞。从此,老虎·伍兹像模像样地打起了高尔夫球。

   上中学时,体育老师发现了老虎·伍兹在高尔夫球运动方面的才能,特别是知道他心中的梦想后,慷慨解囊,送他到俱乐部去打球,这让他的球技突飞猛进。1998年,他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一名同窗好友帮他谋到了一个周薪高达500美元的职位,这对于家境贫寒的老虎·伍兹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于是他告诉老师不想打球了,要去参加工作以养家糊口。老师听后,沉吟了半晌说:“孩子,难道一个成为伟大的尼克劳斯的梦想,只值每周500美元吗?”这句话,如闪电般击中了老虎·伍兹的心灵。从此,他更加坚定了实现梦想的决心。经过艰苦的训练和勇敢的打拼,几年后,老虎·伍兹果然成为了继尼克劳斯之后最伟大的高尔夫球职业运动员。

   俗话说:将军赶路,不打野兔。年轻的朋友,你想成为专心“赶路”的将军吗?那你就要学会选择与放弃。追求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境界决定着生命的质量,不让自己陷于逐兔猎雀的功利场中,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有更高远的梦想!

   1100字

  谈话技巧

  马云:“英雄会”上秀口才

   单看外表,马云貌不惊人。但就是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人,在“中国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以自己的智慧、激情和行动,创造了“阿里巴巴”的营销奇迹。如今,身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 兼首席执行官的他,频频在央视《赢在中国》《我们》《创业英雄会》等栏目亮相,指点创业,纵论英豪。这不,2008年3月16日,“我能创未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第一场创业英雄会在北京开锣,马云应邀出场,又大“秀”了一把口才。

   说心得:概括精当,要言不烦

   在节目现场,作为创业精英,马云侃侃而谈,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他说——

   梦想,是创业的起点。有梦想,就要有行动。很多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如果不给自己的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梦想永远只是梦想。此外,创业者还要想清楚一个问题:我想干多久,我能干多久?我想与所有创业者和准备创业的人分享一句话,就是我每天跟自己讲的那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见后天的阳光。所以,我们还要努力坚持。

   创业是个千头万绪的大话题,创业者的心得更是五味杂陈,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个清楚,道个明白?但马云就是马云,你看他用简洁明了的话语,紧扣三个密切相关的创业关键词——“梦想、行动、坚持”,阐释创业成功之道,显得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他把“梦想”比喻为创业的“起点”,十分贴切;接着谈行动的重要性:“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化用西方谚语,讽刺辛辣,道出了很多人易“患”的“创业病”,从反面告诫创业者行动的重要性,否则“梦想永远是梦想”,“知易行难”的道理不言而喻。最后强调“坚持”的作用:“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运用递进句式,强调了“创业艰难百战多”的现实,也揭示了“总有希望在前头”的哲理。“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见后天的阳光”的比喻,一语道破了绝大多数人创业失败的原因,也说明了“我们还要努力坚持”的必要性。

   马云诉说创业心得,可谓要言不烦。他一番概括精当的话语充满睿智,是真切的体验、深刻的感悟,更是无私的分享、坦诚的忠告,使人颇受启迪。

   谈“忽悠”:辩证剖析,逻辑严密

   在节目的互动环节,一名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问马云:“您特能忽悠,忽悠得大家热血沸腾,我想知道,您的‘马氏忽悠法’对创业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马云笑了笑,回答说——

   我不知道忽悠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但是我想,如果你相信,就觉得这不是忽悠;如果你不相信,什么事情都是忽悠。创业靠的是坚定的信念,你可以忽悠别人两天三天,但是你要忽悠谁一年两年,

  甚至十年二十年,是很难的。所以我觉得,创业不能靠忽悠,得靠脚踏实地,想到、说到、做到才是关键。

   “忽悠”一词本是东北方言,经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传播后,成了口耳相传的流行语。“忽悠”含义比较宽泛,有“设套、欺骗”的意味,还有“鼓动、丛恿”的涵义,近于贬义。因此,面对大学生貌似调侃实则犀利的提问,“久经沙场”的马云当然不会被“忽悠”进去。

   你看他接过话茬,以话赶话,顺水推舟,应对有方:先是装傻充愣,摆脱圈套,说“不知道忽悠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淡化了提问者用词的感情色彩;再虚晃一枪,“就汤煮面”,以“但是我想”一转,用“如果你相信……如果你不相信……”两个并列假设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自己对一切创业理论都持怀疑态度,当然什么金玉良言也听不进去,那么,病根就在自己了,巧妙地反“忽悠”了提问者一把;最后表明态度,亮出观点,用转折句“破”了“创业忽悠论”后,就势以因果句“立”了“脚踏实地观”:时间可以检验一切,单靠被忽悠出的短暂的热情,创业的动力并不能持久,强调创业的关键是“想到、说到、做到”,同时也含蓄地说明了自己的创业理论经受住了检验。如此辩证剖析,有理有据,逻辑缜密,因而显得滴水不漏。

   答老牛:反弹琵琶,别出心裁

   担任客串主持的牛根生问了马云一个问题:“如果从唐僧的徒弟中选择一个创业合作伙伴,你选谁?”马云的回答是“猪八戒”。“为什么要选猪八戒?”牛根生追问道。马云笑着回答说——

   创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创业者很孤独很寂寞,一个人要学会安慰自己,要用左手温暖右手,要不断寻找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像猪八戒这样的人,在很多的创业团队里都需要,他是一路幽默,一路开心。用欣赏的眼光看这样的同事,你就会很愉快,整个创业过程就会变得轻松许多。当然,猪八戒当领导是有点欠缺,但只要善于发现他的这些强项,就能让他在团队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我觉得,创业途中有这样的人,是一种福气。我挺愿意跟猪八戒这样的人合作。

   按常理,从唐僧的三个徒弟中挑选创业合作伙伴,大家一般都会选择意志坚定、本领高强的孙悟空,或者为人随和、任劳任怨的沙和尚,而好吃懒做、爱发牢骚的猪八戒则是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中首先要被淘汰的对象。马云却反其道而行之,别出心裁地选择了猪八戒。

   “用左手温暖右手”的说法,十分形象,将创业者的孤独感渲染到了极致。而猪八戒“一路幽默,一路开心”的特质,正是创业团队所需要的。马云以一个优秀领导者的眼光,看到了猪八戒身上不为人知的“强项”——可以让痛苦的创业过程变得“轻松许多”,得出结论——创业团队里有这样的人,“是一种福气”。马云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对创业过程中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进行了新颖生动的诠释,彰显了自己超凡脱俗的“人才观”,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耳目一新。

   心思若奔马,纵横驰骋;话语如流云,潇洒飘逸。马云不但是商业奇才,而且是说坛俊杰,他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口才堪称一流,真不愧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时代骄子!

  2200字

  谈情说爱

  迂回妙语赢得爱情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著名作家。1866年,他的哥哥和妻子玛丽亚相继病逝,为了赶写小说《赌徒》还债,他请了速记员安娜·格利戈里耶夫娜帮忙整理书稿。

   当时,安娜年仅20岁,性情善良,聪明活泼,工作认真,一丝不苟,非常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书稿《赌徒》完成后,作家已经爱上了安娜,但不知道她是否愿意做自己的妻子,于是把她请到工作室,说:“我又在构思一部小说。”

   “是一部有趣的小说吗?”

   “是的。只是小说的结尾部分还没有安排好,一个年轻姑娘的心理活动我把握不住,现在只有求助于你了。小说的主人公是个艺术家,已经不年轻了……”

   安娜听出来了,主人公就是作家自己,于是忍不住打断他的话:“你为什么要折磨你的主人公呢?”

   “看来你好像很同情他。”

   “我非常同情,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虽遭受不幸,却依然渴望爱情,热切期盼获得幸福。”

   “主人公遇到的姑娘,温柔、聪明、善良,通达人情,算不上美人,可也相当不错,他很喜欢她。但很难结合,因为两人性格、年龄悬殊,年轻的姑娘会爱上艺术家吗?这是不是心理上的失真?我请你帮忙,听听你的意见。”

   “怎么不可能!如果两人情投意合,她为什么不能爱艺术家?难道只有相貌和财富才值得去爱吗?只要她真正爱他,她就是幸福的人,而且永远不会后悔!”

   “你真的相信她会爱他?而且爱一辈子?”作家十分激动,又有点犹豫不决,声音颤抖着,显得窘迫和痛苦。

   安娜怔住了,终于明白他不仅仅是在谈文学,而是在构思一个爱情故事的序曲。安娜从内心深处爱慕这位伟大的作家,如果模棱两可地回答,会打击他的自尊,于是动情地说:“我将回答:我爱你,并且会爱一辈子!”

   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安娜喜结良缘。在安娜的帮助下,他还清了全部债务,并在后半生写出了许多不朽之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用迂回妙语向安娜求爱的故事,历来被世人当作爱情佳话,广为传诵。

  760字

  交际指南

  王元化先生与青年学子交往佳话

  王元化小传:

   王元化,著名文艺理论家。1920年生于湖北武昌。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党组成员、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副社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生前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5月9日去世,享年88岁。

   今年5月9日,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王元化一生致力于中国文艺思想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在他与青年学子的交往中,几乎无处不体现了他对晚辈后学的关怀与帮助。

  倾心扶植,竭力提携

   在当代中国的学界,一直有“北钱南王”之称,这里的“北钱”指的是钱钟书,而“南王”则是指王元化。由于王元化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他常会收到一些素不相识的青年学生的来信,向他请教或求助。对于这些一心向学的青年学生,王元化总是竭尽所能,尽心尽力,并乐此不疲。

   1992年,朱学勤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因为被一些人认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体现,受到批评。为此,朱学勤和他的导师金重远寝食难安。就在这严峻关头,金重远想到了王元化。由于王元化既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又曾担任过上海市委宣传部长,请他来做答辩 最具说服力。最终,王元化慨然出任答辩 ,在仔细研读了论文后,他顶住压力,力排众议,使朱学勤的论文起死回生。不仅如此,王元化此后还向国内外学术界介绍朱学勤的论文观点。现在,《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已经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学术论文的佳作。

   1980年,当时还在九江师专中文系读书的吴洪森,花了将近五个月的时间,写了一篇评法国古典名著《红与黑》的文章,先后投寄了多家刊物都被退稿。万般无奈之下,吴洪森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文章寄给了王元化。此时,吴洪森已经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了九江一所中学任语文教师。王元化接到信后,立即就做了回复。在信中,王元化鼓励吴洪森说:“我读了大作,感到十分欣慰:因为我觉得你的文章很好,被埋没是不公正的。因此我想介绍到刊物上发表……我觉得你的细致深入的分析能力是极可贵的,希望你多写点文章出来。”两个月后,王元化又写信告诉吴洪森,《上海文学》已经决定刊发他的文章,并希望他对自己的著作《文心雕龙创作论》直率地提出批评意见。信末,还邀请吴洪森到上海面谈。此后,在王元化的扶植和提携下,吴洪森逐渐成长为一位文学批评家。

   在当时的环境下,王元化能够顶住压力,出任朱学勤的博士论文答辩会 ,本身就是对朱学勤的最大支持和鼓励。朱学勤能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也与王元化的力排众议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他还不遗余力地将朱学勤的论文观点介绍给国内外学界,真称得上是竭尽了全力。而对于默默无闻的中学教师吴洪森,王元化能够在百忙之中亲笔回信,提出意见,推荐文章发表,并邀请他到上海面谈,足见王元化先生乐于助人、成人之美、扶植后辈的交际美德。

  慧眼识人,举荐英才

   王元化先生爱才、识才,在他身边有很多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王元化先生看重他们的学历,更看重他们的能力。凡是他觉得有才华,可以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年轻人,无论是什么出身,什么背景,他都不遗余力地大胆选用、举荐。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主讲“玄奘西游记”系列的钱文忠教授少年成名,18岁就写了一篇很有分量的学术文章《试论马鸣〈佛本行经〉》,在北大学习了不到两年,就被选送到德国留学。但他留学回国后,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找不到相关的学术机构工作,非常苦闷,甚至还一度成了无业游民。

   1995年王元化到北京开会,经人介绍知道了钱文忠。回到上海后,经过了解,王元化对钱文忠的才华有了初步的认识,就托人向钱文忠传话,希望他能做自己的私人学术秘书。在钱文忠出任自己的学术秘书后,王元化对钱文忠的学术水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王元化又把钱文忠介绍给复旦大学的朱维铮教授,并写信给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极力推荐。经过王元化的努力,复旦大学最终接受了这位年轻人,现在,钱文忠已经成为了复旦大学历史系的一张“名牌”。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用人制度上的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无职业者要想进大学工作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然而王元化本着不让人才被埋没的原则,在对钱文忠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先是请他到自己身边做私人学术秘书;在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后,又极力推荐他进入高等学府执教。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王元化先生对待青年学子的态度是负责任的,他不是盲目地道听途说,任人唯亲,而是在对青年学子有了全面的认识后,推荐他入复旦,从而成就了钱文忠的学术之路,国家也因此多了一位博学的英才。

  关爱备至,体贴入微

   王元化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战士,生前曾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然而他从不因位高权重就轻视身边的后辈学人,虽然工作繁忙,却始终不忘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怀和爱护。

   现任广州暨南大学党委书记的蒋述卓,是王元化指导的第一批博士生。当年他与其他同学生活都非常清苦,家庭负担极重。王元化就与妻子张可规定,让他们每个周末必须到他家吃一顿饭,改善一下伙食。当蒋述卓的妻子带着4岁的双胞胎女儿到上海探望时,王元化热情地邀请她们到家中做客,盛情款待了蒋述卓一家。考虑到小孩子爱吃甜食的特点,还特意制作了精美的西点。后来,蒋述卓博士毕业后回到了广州工作,王元化还时常写信询问他及家人的情况,当得知蒋述卓的两个女儿已经长大,并双双考进北京的名牌大学后,王元化多次叮嘱他把孩子们的照片寄给他看。

   上海大学中文系钱钢教授,是王元化的弟子。令人扼腕的是,钱钢正值壮年却不幸得了肝癌。对此,王元化忧心如焚,不仅设法为他联络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还在当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拿出一万元稿费交给钱钢的家人。在钱钢住院期间,王元化每天都亲自打电话询问钱钢的病情。钱钢去世后,他流着泪,为这位心爱的弟子手书了一副字字动情的挽联。

   对于一些家庭负担重,生活清苦的学生,王元化先生对他们可谓关爱有加。为了给家境贫苦的学生增加营养,他“强制性”地让学生们每个周末到他家吃饭,改善生活。而为小孩子准备西点和多次索要孩子们照片这样的小事,也更能彰显王元化先生对后辈学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而对于不幸染病的学生,他既出钱,又出力,可谓古道热肠、关爱备至。

   这就是王元化先生,一位全心全意、竭尽所能帮助青年学子的人。虽然王元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与青年学子的交往佳话却历久弥香,值得我们学习!

  2500字

  演讲艺术

   用“开合”技巧为您的演讲增辉

   古人在论述作文之道时曾说:“世间文字断无句句着题,句句不着题之理,其法在于离合相生。”这里所说的“离合相生”之法,就是“开合”的技巧——“开”即放得开,“合”即收得拢。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借鉴到演讲中来,作为演讲布局谋篇的手段。在演讲中巧妙运用“开合”技巧,可使结构张弛有度,跌宕起伏,更加吸引人。

   在演讲中运用“开合”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随开即合

   演讲的现场情况复杂多变,演讲者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开合”技巧的运用,有助于演讲者调控现场氛围。在演讲中,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原来的讲稿,随机穿插一些新内容,荡开一笔,然后再及时画龙点睛,道出演讲的主题,以引起听众的注意,使之对演讲主题的理解更为深刻。

   例如,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贸易促进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发表演讲。她先讲了国际经济形势,然后准备讲国内经济宏观调控问题。然而,她发现现场的一些同志听讲不够专心,于是,忽然问道:“今天我考考大家,你们知道‘两防’是什么吗?”她示意现场知道的贸易促进代表们举手,结果只有少数几人举手。见此情况,吴仪提高声调说:“不行啊!你们光搞 ‘外’,不搞‘内’哪行啊!简单讲,‘两防’就是防止经济发展从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从结构性上涨发展到通货膨胀。大家只管‘抬头看世界’,不管‘低头看国家’可不行,外事同国事密切相关,一定要关注国内的事情!”接下来,吴仪顺理成章地讲起了今年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问题,听众对此格外关注。

   在这次演讲中,吴仪就适时恰当地运用了“随开即合”的技巧,她的突然提问,看似跑题,其实不然,因为问题的答案正与演讲的主题密切相关,而且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演讲效果。

   远开近合

   为了调动听众的兴趣,使演讲的表达效果更好,演讲者可以运用“远开近合”的技巧,即先荡开,说得很远很远,后来越说越近,最后在恰当的时候一语道破,让人恍然大悟。善于运用这种技巧,可使演讲平添波澜,引人入胜。

   例如,外交部前任部长李肇星在北大的演讲《国际形势观察》。在开场白后,他对听众讲道:“前两天我读到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论》,讲的是如何欣赏国画。今天我就‘现学现卖’了。画中山,以丈来量;画中树,以尺来量;画中人,要根据他的表情、动作、神韵来细细揣摩。观察画中人最难。”

   讲国际形势,怎么跑到欣赏国画上去了?就在大家迷惑不解的时候,李肇星道出了此次演讲的主题:“其实,看画的方法,我们观察国际形势时,也可以借鉴——既要登高望远,有战略眼光;又要脚踏实地,细致入微。”刚才还一头雾水的听众方才恍然大悟,对演讲的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

   “远开近合”技巧的娴熟运用,让李肇星的演讲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就在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并纷纷猜度他的用意时,李肇星适时扣上了国际形势观察这一演讲主题,这样就使演讲更加深刻生动,更具启发性了。

   明开暗合

   揭示演讲主题既可开门见山,也可曲径通幽;叙述人物事迹既可平实道来,又可迂回跌宕,有时后者更具艺术魅力。在演讲中,不妨采取表面上迂回荡开,而实际上潜移暗合的方式,使演讲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增强其艺术感染力。这就是“明开暗合”的技巧。

   例如,一位演讲者在题为“奉献的力量”的演讲中,这样讲道: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人,今天,我们市也出了一大‘美人’。大家可能要问,莫非此人生得花容月貌?不!此人是一位四十二岁的男性公民。他就是市第一小学少先队辅导员,省优秀共产党员——刘卫华老师。今年年初,《小学教育》杂志评选他为全国十大优秀辅导员之一。我为什么说他是‘美人’呢?古希腊哲学家艾诺对美是这样解释的:美,就是给予。给予就是奉献,刘老师的奉献精神特别强,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美人’。”(热烈的掌声)

   演讲者在做关于奉献精神的演讲时首先绕了个圈子,谈起了“美女话题”,似乎是跑题了,其实不然——原来,演讲者所说的“美人”,乃是精神层面的“美人”,正与弘扬奉献精神的演讲主题相符合,演讲者接下来宣讲刘老师的感人事迹,进而发出“争做时代‘美人’”的号召,就显得水到渠成,使演讲具有一种激励人心的鼓动性。

   反开正合

   有些演讲者的构思比较独特,演讲时从反方向荡开,似乎与主题违背,在恰当时候才从正面挽回,这就是“反开正合”的技巧。

   例如,崔永元的演讲《话说和顺》。在全国十大名镇评选晚会上,作为和顺镇的形象大使,崔永元在演讲一开篇就讲道:“前面介绍的这几个小镇,我看被评为魅力小镇,绝对是名不虚传,特别是北极村、宏村、西递村,我都亲自去过,比我们和顺镇确实强很多。”接着列举了和顺镇的三点“不足”:一是历史太短;二是开放太早;三是镇上人都不务正业。正在许多听众以为演讲的主题是“自曝家丑、退出评选”,因而莫名其妙时,崔永元却话锋一转:“乡亲们说,我们评不上魅力小镇没关系,但是希望魅力小镇的颁奖仪式在我们和顺举行,乡亲们想看一看,到底中国还有哪个小镇比我们和顺更有魅力。”自信自豪的话语,揭示出演讲的主题——和顺当选魅力小镇理所当然。至此,那些疑惑的听众才豁然开朗,对演讲者巧妙的构思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演讲者特意制造的强烈反差中,听众的心理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自然对演讲的主题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种“反开正合”的技巧,让演讲大获成功。

   2100字

  演讲得失谈

   歌德的演讲为何引来嘘声一片?

   德国大诗人歌德是朋友们耳熟能详的文坛巨匠。但大家也许不知道,歌德最初的身份是律师,而非诗人。他是法学专业毕业,获得过法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歌德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律师。很快,就有人请他出庭辩护。

   第一次出庭,轮到歌德发表法庭演讲时,他激情四射地讲道:

   啊!如果喋喋不休和自负能预先决定明智的法官的判决的话,而大胆和愚蠢就能推翻已经得到证明的真理!简直很难相信,对方居然敢提出这样的文件,它们不过是无限的仇恨和最下流的谩骂热情下的产物……啊,在最无耻的谎言、最不知节制的仇恨和最肮脏的诽谤的角逐中受孕的丑陋而发育不全的低能儿……

   这段“带有一股热情行吟的诗人意味”的演讲,可谓文采飞扬,充分显示了歌德横溢的文学才华。但是旁听席上却不时传来嘘声,台上的法官们则紧锁双眉、无奈地摇着头。当对方律师反驳歌德时,歌德像一头雄狮一样被激怒了,随即用一种“戏剧性的感叹”来结束自己的发言:

   我不能再继续我的发言,我不能用类似这种渎神的话玷污自己的嘴……,对这样的对手还能指望什么呢?需要有一种超人的力量,才能使生下来就瞎眼的人复明,才能制止住疯子们的疯狂——而这,是属于警察的事。

   此时的歌德可能早已忘了作为一名律师应与诗人有所区别的性质,在庄严的法庭上,他力图在自己的演讲中掺进尽可能多的激情。法官立刻向他警告,这样的发言不能被允许。

   就这样,年轻气盛的歌德,在第一次出庭辩护时就遭到了法官们的指责和旁听者的嘘声,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值得庆幸的是,歌德在办理了20多起案件以后,便告别了律师生涯。

   那么,歌德的演讲为什么会引来嘘声一片?他的失败,对初学演讲的朋友们有哪些警示呢?

   一、他混淆了演讲与朗诵的区别,误把朗诵当演讲。演讲是演讲者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态度,以宣传真理、交流信息的一种口头交际形式。朗诵则是演员在理解感受文学作品形象和感情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有声语言再次创作艺术形象的再创造的过程。前者侧重于应用性、真实性,律师的法庭辩护便应如此;后者侧重于艺术性、虚构性,追求的是听者情感的愉悦、审美的享受。

   而歌德的演讲,不是以事实、证据和法律为准绳,追求演讲的应用性和真实性,用事实和法律依据来揭示真理,而是一味地追求“激情四射”,把演讲当成了朗诵,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把法庭的辩护演讲当成了个人情感的宣泄,岂能不让法官们皱眉摇头、明令禁止?

   二、他忽视了演讲与写作的不同,语言不够口语化。写作,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其语言是“看”的语言,因此书面色彩比较浓。而演讲则不同,演讲是需要用嘴“说”出来的,其语言是“听”的语言,因此必须口语化,这样才能让听众瞬时听明白你说了些什么、要传递什么信息。

   而歌德的演讲恰恰本末倒置,他利用书面色彩太浓的语言进行演讲,辞藻华丽、语言冗繁,让人不知所云。比如:“啊,在最无耻的谎言、最不知节制的仇恨和最肮脏的诽谤的角逐中受孕的丑陋而发育不全的低能儿”,这样冗长啰嗦的长句,即使是书面阅读,读者都不易于理清脉络,更何况是靠稍纵即逝的声音来表达了,谁能听明白他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因此,演讲的语言一定要注意口语化,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词句,少用文绉绉的书面语;要多用明白晓畅的短句,少用冗长啰嗦的长句,甚至适当运用承上启下的关联词来引导听众的思路。

   朋友们,在我们的演讲中,一定要吸取歌德的教训,在语言和表达技巧上下功夫。讲得通俗、顺口,方能让人听得入耳、顺心。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演讲更成功!

   1425字

  演讲辞选登

  演艺明星,请你自重!

  朋友们:

   大家好!

   时光进入了2008年,演艺圈格外乱!歌手谢东的吸毒风波还未平息,导演张元又涉嫌吸毒被抓获;这边看,郭德纲麾下的一干弟子又向姜昆发起了骂战;那边瞧,周杰正在用拳脚教训着那个不识相的保安;侧耳听,何洁正抱怨着,自己“不该是个亚洲人”!再加上那个臭名昭著的“艳照门”,娱乐圈,简直就是一个丑闻不断的是非窝;演艺界,俨然变成了一个污水横流的脏泥潭!

   荧屏上,舞台间,这些演艺明星们一个个看起来都是那么光彩照人、风光无限,可谁又能够想象得出,这些所谓的媒体红人、大众偶像在现实生活中居然会是这样一副肮脏嘴脸!这一切究竟都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缺钙。

   别看某些演艺明星们平日里表现在众人面前都是一副衣着靓丽、风度翩翩的形象,但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一些演艺明星知识贫乏到荒唐可笑的地步!例如,李玟就曾经提出过让岳飞为她写歌,范冰冰不知道刘胡兰是什么时期的人物,蔡依林搞不清“三国演义”里的三国都是哪三国……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还是央视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部分参赛选手。这些经过各地电视台层层选拨的演艺精英们,有相当一部分人竟然连小学生的文化水平都达不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选手的精彩演出吧!问:“百步穿杨”的含义是什么,答:百步之外射中了杨六郞!问:“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在他们的嘴里,“焚书坑儒”的帽子被强行送给了“宋朝”的铁木真,“明月几时有”成了李白的大作。看着眼前荒诞的一幕,我简直要怀疑他们是不是有意恶搞!可看着他们那紧张而又焦虑的神情,才明白他们并不是在瞎闹!这一幕幕虽然这不是喜剧,却胜似喜剧,只是这笑料越多就越让人觉得心寒!

   原因二:少锌(心)

   如果说,这些明星的自身特长在于艺术,文化上的欠缺,我们还可以勉强原谅的话,那么个别明星道德品质上的“少锌(心)”表现,却让人无法容忍!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我们的一些明星却是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万里大造林”公司的骗局被曝光后,其形象代言人何庆魁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愧疚之心,反而连自己非法所得的600万元赃款也不想归还!他还信誓旦旦地宣称骗局的制造者陈相贵“是一个想干事的人”!看着他那张拼死抵赖的脸,我真的想问一句,你的良心可曾感到颤抖,你的灵魂可曾感到过不安?钱是否比你的良知还重要?

   没有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但若没有良知那就彻底地不可救药了。台湾某位“玉女”歌手,竟然会无知到连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不知道!当主持人非常严肃地告诉她是8年时,这位大小姐居然回答“才打了8年呃!”呜呼,我真的难以想象,这位歌手娇美的躯壳里面藏着一颗什么样的心肝!倘若那些死去的冤魂地下有知,若那些为了抗日牺牲的烈士们地下有知,不知会怎么样的悲哀?

   原因三:无盐(颜)

   一些明星之所以言行频频出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想引人关注。如今是信息时代,人气就代表着收入,出名就意味着金钱!于是一些大小明星就开始不择手段地疯狂地炒作自己。管他美名恶名,只要出名就是成功;管它是香是臭,只要到口就是好肉!正所谓,不怕不要命,就怕不要脸!为了出名,为了赚钱,某些人已经连做人的最起码的尊严都不要了。

   主持人李湘结婚前,有多少女明星哭天抹泪地争着向媒体表示自己与李湘的未婚夫有染,其意图之明显,手法之直接,让旁观者看了都觉得汗颜。不过别担心,这种人虽然看起来疯疯颠颠,但骨子里精明得很,她们的一举一动其实早就经过反复盘算,他们的人生信条估计只有一个: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只要能够出名、赚钱,什么名誉、形象、尊严,他们才无所谓呢!

   讲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问,就算娱乐圈一片乱哄哄,各种奇形怪相纷现人间,又关我们什么事呢?可我要说,怎么能不关我们的事啊!

   有多少孩子在眼睁睁的盯着明星的一举一动,视他们为偶像,学他们的行为当时尚,如果我们的孩子学到的都是“缺钙”、“少锌”、“无盐”,我不敢想象他们的将来会是什么模样?有多少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看着他们,把他们当作了解中国的窗口,将他们的非正常当作正常,将他们的一举一动理解成所有中国人的正常行为,中国人又该被解读成什么形象?

   明星啊,醒醒吧!看看你们的闹剧,你们不感到脸红吗?看看你们的行为,你们不觉得耻辱吗?难道真的要观众对你们不屑一顾才肯安静下来吗?

   观众需要明星,需要的是能唱好歌,能演好电影,能拿主持好节目的明星,你们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不要到观众抛弃了你们的时候再哭泣啊!

   醒醒吧明星!请你们自重!

   谢谢大家!

   1800字

  演讲辞赏析

  你不能没有激情与勇气

  年轻的校友们:   

   我刚刚从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位置上退下来,也没有了工作,正在找工作。我猜想,你们当中有不少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因此,你瞧,我们大伙儿都一样。

    我的忠告是:不用慌。回顾自己的一生,从依阿华州的一座农场开始,直到坐进亚特兰大一座大厦的豪华办公室,我要是能告诉你们,这是一种痛苦而令人难以忍受的经历,那就好了。然而它不是。在某些情况下,失望和忧虑的磨炼只会使生活变得快乐和振奋。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这问题我想得很多。几年前,剧作家尼尔·西蒙曾对我说,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确切表达出他一生的主题。他的结论是,有一个词可以最恰当地描述,那就是“激情”。他说,激情是主宰和激励他一切才能的力量,如果没有激情,生命会显得苍白和凄凉。

   当然,他是搞艺术的,但是请相信我,朴素的真理是适用于一切活动领域的。激情,一直是我生活的核心。无论你们是从事商业、科学还是法律、宗教或教育;无论你们是绝顶聪明,还是和我们常人一样资质平平;无论你们是高矮胖瘦贫富,你们是怎样的人并不重要,如果你希望生活得有成就感,希望生活得充实,有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激情。  

    我有一位当建筑师的朋友,他说,如果给我一台照相机,我可以从不同角度,把世界上任何地方最优秀建筑师的最新房屋,拍成行将倒塌的样子,因为我可以在上面找出五六个或七八个瑕疵,然后把镜头对准它们,就可以使人们相信整个建筑已经摇摇欲坠了。

   在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喜欢把镜头对准日常生活的消极面,如果总是让他们拍摄我们的生活,我们将会感到沮丧、忧虑和痛苦。因此我站在这儿,看着2400位从19岁到65岁的毕业生,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你们取得了成功,还在准备继续前进,我请你们做到追求真善美,因为我相信真善美这三种品质代替95%的人类的工作。要谨防一些人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我们生活中的瑕疵和缺点。我不是说我们不应该面对现实,不是说我们应该闭目塞听,也不是坚持说这个世界已经完美无缺了。不,这个世界不可能完美无缺,但我们可以使它变得美好起来。你们2400人可以使它变得更加美好。并且你们必须相信自己确实能够产生影响,可是你们得有勇气。

    我的观点是:未来充满了一系列无穷尽的可能和机遇,我们的责任便是充分地利用这些可能和机遇。

    我把人的大脑看成是一块海绵,经过长期的发育,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知识和技能,以及各种各样的事物。我敢肯定,在座的某些医生正在对我说的医理皱眉,但我仍要说下去。我们以后步入了社会,海绵涨得鼓鼓的,于是我们开始压挤它,就是说轮到我们把信息和智慧向他人传授了。

    我们挤了又挤,为的是把里面存储的东西取出来。当某些人不停地挤,天天挤着,不停地使用里面存储的东西时,终有一天会挤得空空的,变成又干又硬的一团。在你们的一生中,要像在校读书时一样,不断地选修新的课程。我不是说,要你们真的去选课,而是说要接近世界。整个世界就是一张精彩的无穷尽的课表,你们要从中吸收到新鲜而营养丰富的生命之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大法官霍尔姆斯90寿辰时去看望他,发现老人正埋头于书本之中。罗斯福便问他:“大法官先生,您干什么呢?”霍尔姆斯看了看他说:“我在训练我的大脑,总统先生。”其实他正在自学希腊语。

    现在,我劝你们用不断更新的热情对待你们的未来。我并不劝你们去买一副望远镜,我劝你们要有梦想的勇气,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反问一句:“我究竟希望有怎样的前途?”然后保持实现自己理想的热情和道义上的信念。

    对即将离校的校友们来说,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多么美好和精彩啊!不论你们从事什么事业,新的事业、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每天都在出现。罗宾·威廉推广的一句拉丁谚语是“把握今天”。的确,把握住今天,也就是把握住了未来的日子。亲爱的毕业生们,请记住,生活不是一场彩排,生活中的成绩不是我们的目的地,而是一段旅程。

   愿命运的风风雨雨,使你们的一生充满欢乐和希望!表现出你们的激情和勇气吧!上帝保佑你们!

   谢谢大家!

  《你不能没有激情与勇气》赏析

   2007年9月,可口可乐公司前总裁唐纳德·基奥在艾里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了这篇演讲。唐纳德·基奥的演讲以形象的比喻说理,以典型的事例论证,语言风趣幽默,而又充满人生哲理,沁人心脾,发人深省。

   以幽默开场贴近听众。唐纳德·基奥无论是从资历上,还是从年龄上,都容易与听众产生距离。可他并没有居高临下地讲大道理,开场以毕业生正在“寻找工作”为切入点,言及自己“没有了工作”而“正在找工作”,语言幽默,把一个叱咤商场风云的企业总裁说成了和“大伙儿都一样”的待业者,没有让学生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一下子拉近了自己和听众的心理距离,赢得了他们的认同,奠定了演讲亲切温馨的基调。同时,如此开场,对学生也起到了激励的作用:连大名鼎鼎的唐纳德·基奥都会退下来重新择业,我们求职时碰到点儿困难算什么呢?这样,就把学生找工作的压力暂时缓解了,使学生在轻松的心境中,愉快地聆听演讲。

   以形象比喻吸引听众。演讲最忌讳空洞的说教。唐纳德·基奥为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借助了不少鲜活的比喻。当讲到要不断吸收知识和技能时,他把人的大脑形象地比喻成一块海绵,让人一下子明白:海绵里的东西越多,能挤出的就越多,但如果不去存储,终究会一无所有。当讲到要从社会不断汲取“生命之水”时,他又把整个世界比喻成一张精彩的无穷尽的课表,生动形象。当演讲达到高潮时,骤然结尾:“愿命运的风风雨雨,使你们的一生充满欢乐和希望”,这“风风雨雨”的形象化描述与开头的“失望和忧虑的磨炼只会使生活变得快乐和振奋”相互照应,充满自信和乐观,让听众激起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一个个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既为演讲增色,又耐人寻味。唐纳德·基奥以人们可以触摸、感知的“海绵”“课表”“风风雨雨”激发大家的想象,吸引着听众去领悟人生的道理。

   以精当例子说服听众。唐纳德·基奥借一个建筑师朋友能够从“世界上任何地方最优秀建筑师的最新房屋”上,找出“五六个或七八个瑕疵”,就能将之拍成整个建筑“行将倒塌”样子的事例,说明我们无须被别人刻意聚焦和放大日常生活的缺点所左右,无须为此“沮丧、忧虑和痛苦”,而应有努力追求真善美的勇气。此外,他用剧作家尼尔·西蒙的一生以及自身经历说明激情和勇气在人生中的作用,要求毕业生激情澎湃地走向未来。而唐纳德·基奥借年届九旬的大法官霍尔姆斯不忘“训练大脑”的典型事例,劝说学子们“要不断充实大脑”,终生学习,用例精当。

   唐纳德·基奥的演讲不仅在现场博得了阵阵掌声,而且随后其演讲辞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在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的这篇演讲如同火炬,相信一定能够照亮我们每一位青年学子的求职之路!

  职场经纬

   所谓“冷暴力”,顾名思义,它是暴力的一种,但它不是通过训斥、辱骂、殴打等粗暴行为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故意忽视、冷淡、孤立、疏远等方式,致使对方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从而处于抑郁、焦虑的状态。身在职场,难免会遭受上司的“冷暴力”,但只要你做到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善于沟通,就能免受其扰。请看——

   我是怎样化解上司的“冷暴力”的

   我在公司工作快五年了,担任企划部经理也已一年有余。与我一起大学毕业的同学都说我运气好,在职场顺风顺水的。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也遇到过一些麻烦,比方说我就先后两次遭遇了上司的“冷暴力”,好在我没有被它们所击倒,而是成功化解了。

   第一天上班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上午,我到公司企划部经理处报到,陈经理拿着人事部开具的通知,扫了一眼,不冷不热地说:“靠门口那张桌子空着,你就坐那里吧。”说完,他就把头扭向了电脑显示器。

   陈经理的举动像一盆冷水,使我刚入职场的那股兴奋劲儿顿时降了温。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陈经理没有安排我做具体工作,我只能帮同事打打杂,每次跟陈经理打招呼,他都是冷冰冰的样子……陈经理为啥要这样对我?我没做错什么呀!

   后来,我从同事的口中得知,陈经理其实对员工挺好的,但他跟总公司人事部的领导有过节。陈经理考虑到企划部女员工多,早就提出想要个男员工,可人事部就是找借口不给,结果每到新人报到时,他总要郁闷一阵。这下我心里就轻松多了,因为陈经理的冷漠无情并不是我造成的,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他的肯定。

   每天早上,我都会提前来到公司,整理完办公室的内务后就开始熟悉部门的业务;只要是上司和同事交代的任务,我都会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去做好;工作中遇到问题,我就真诚地向其他人请教。慢慢地,我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陈经理也开始对我刮目相看了。以前他总是说要招个男员工进来,现在已经很久没有说过这种话了。由于我表现好,业绩突出,三年后,当陈经理调到另一个分公司任副总时,他推荐我接任了企划部经理一职。

   担任企划部经理后,我的工作劲儿更足了,并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然而,我又遇到了麻烦。那是在公司的一次工作会议上,为了一个策划方案,我当场和分管企划部的马副总经理争执起来,尽管我说得有理,但他却不给我任何面子,冲我大吼道:“我是你领导,你就得听我的!……”会议结束后,我来到马总的办公室,为自己的冲动向他道了歉,但他对我的印象已大打折扣。从那以后,我被马总“干晾”了起来,他对我不闻不问;本该我做的事,他故意交给别人做;有什么重要的事,他让同事转告;以前应该由我参加的会议,也没了我的份……我明白,自己又遭遇了上司的“冷暴力”。

   我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处境进行了分析,既然没有任何跳槽的准备,那就必须先稳住现在的工作,但坐以待毙是肯定不行的。想通了之后,我立即行动起来。首先,我给马总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再次诚恳地作了自我检讨,希望能得到他的谅解,虽然没有收到他的回复,但我没有泄气。接着,我了解到副经理小林与马总私交不错,马总平时对小林挺关照的,于是我就让小林向马总转达了自己“知错即改”的诚意。不久,小林告诉我,马总好像气消了些,说是我历练不够,就利用这个机会杀杀我的傲气。尽管马总还没有原谅我,但毕竟说出了他的想法,我觉得赢得马总的最终谅解还是大有希望的。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这次与马总公开“叫板”的教训,我决定以后给上司提建议时要把握好尺度,说话要委婉,最好不要与上司发生争执,否则即便说得在理,也得不到重视;其次,在发表不同意见时,要注意场合、方式、时机,维护上司的权威和尊严。

   不久,在公司的一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上,我虽然对马总的设想不敢苟同,但是我没有像上次那样站起来与他争执,而是在会后到他办公室谈了我的想法,尽管他最后也没说什么,但我从他的面部表情中能够看出,他对我的做法并不反感。

   一天下午将要下班的时候,马总突然打电话给我,让我晚上一起去陪客户吃饭。那一刻,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在餐桌上,马总不仅当着客户的面夸我年轻有为,还单独与我喝了一杯红酒。从他微笑着的脸上,我看出他已彻底原谅了我。

   其实,上司的“冷暴力”并不可怕,只是和上司的沟通不畅、发生“短路”所致。因此,一味地容忍、意气用事、“以冷制冷”都不是上策,只有先主动从自身找原因,然后学会与上司加强沟通,踏实工作,真诚为人,才是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正确方法。

  1800字

  与领导交往,这三种做法要不得

   职场中,为了工作开展得顺利,能力提高得更快,我们免不了要积极主动和领导交往。但也有许多人,却将这种交往蒙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为了保住职位,或让个人的升迁更顺利,他们便无原则地用各种不正当的做法讨好领导,以换取他们的好感和“赏识”。这些做法,轻则让同事反感,重则会违犯法律,失去自由。那么,我们在与领导交往中,应避免哪些错误做法呢?

  一、不守底线

   许多人在工作中唯领导至上,认为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约束下属的,对领导不起作用,所以对领导的错误做法,甚至违法乱纪行为,不仅不及时加以善意的提醒,甚至还盲目听从领导的命令,进而成为帮凶,想以此博得领导好感,结果,领导出事,自己也跟着倒霉。

   某法院年轻法官小王,承办了一起经济案件。在小王办案期间,该院院长受人请托,答应为一方当事人帮忙。院长于是找到小王,约其一起打乒乓球。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院长对案件如何处理发表了倾向性意见。小王对有机会同领导打球感到受宠若惊,觉得领导既然这么器重自己,而且已经给出处理意见,不按照领导意思办事不好,于是在办案过程中故意歪曲事实、错误使用法律,导致案件错判。小王虽然博得了领导的一时笑颜,却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经过受害人不停申诉,有关部门重新进行审理,案件最终真相大白,小王和院长都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种做法真是害人又害己。

   在正常情况下,下属听命于领导当然没错,但是,如果领导的命令已经超越其权限范围,甚至要求下属违法乱纪,再盲目听从的话,就很不明智,甚至非常危险了。如果小王当时能够坚持原则,虽然可能会因此受到压制,甚至打击报复,但最多只是暂时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影响,决不会付出失去工作和自由的惨痛代价。可见,在和领导的交往中,要有正确的是非观,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一旦触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就应及时、坚决地拒绝,绝不能为了迎合领导的一己之私和低级趣味而丧失准则。

  二、拍马奉迎

   受社会上庸俗关系学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只有奉承领导,巴结领导,多给领导好处,他们才会对自己另眼相待,在升职加薪方面关照有加,却不从反面思考一下,不靠真正的德才和业绩得来的东西,怎会长久?一旦所依附的人的地位和命运发生改变,自己就只能像缠树的枯藤一般,落回原地,甚至失去生命力。

   小李大学毕业后,进入一所大学做行政科员。他认为要想事业一帆风顺,就必须找个领导做靠山。正好主管行政工作的张书记是他的远房亲戚,小李就通过登门送礼使这层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从此,小李唯张书记马首是瞻,张书记说东,小李不敢向西,张书记即使下错了命令,小李也坚决执行。没多久,张书记就把他安插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小李见这么快付出就有了回报,巴结张书记的劲头就更大了。每逢开会,只要张书记一表态,小李就会应声附和;有人在开会时,和张书记稍有一点不同意见,小李就和他争辩到底;要是有谁在背后议论张书记的不是,小李就会立马报告。慢慢地,大家知道小李是张书记的“红人”“跟屁虫”,对他非常反感。后来,张书记因涉嫌受贿被查处,失去了靠山的小李由于能力不够,被调回原岗位。小李觉得很丢人,再加上同事们都不搭理他,没干多久,就辞职走人了。

   其实小李如果不走歪门邪道,稳扎稳打干工作完全可以在单位站稳脚跟,可他却把个人的发展完全建立在与个别领导的特殊关系上,丧失了自身的独立人格,因此在同事中间陷入孤立。最终,由于所依附的领导垮台,自己也跟着受影响,落了个被打回原职,最终辞职走人的下场。可见,在与领导的交往中,要保持平常心,不断提高个人的品性和能力,踏实稳健地干工作,切不可急功近利。

  三、委曲求全

   现实生活中,某些领导倚仗自己地位高,对下属不尊重,随意拿下属开玩笑甚至贬损下属人格的现象并不少见。而偏偏有些人,却认为只要承受住了这种侮辱,就可以得到领导的欢心,或多或少得到某些好处,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自己受了委屈,能力和品格也遭人质疑。

   小蒋是某公司的业务员,平时特别喜欢和领导套近乎。小蒋的上司吴主任,性格豪爽,有些江湖习气,在对待下属言谈举止方面十分随便。他见小蒋有事没事接近他,甚至骂不还口,还笑嘻嘻地说骂得对,对待小蒋就更随意了,经常当众拿小蒋开玩笑,还给他起不雅的绰号,并一直用这一绰号称呼小蒋。别人都劝小蒋跟吴主任好好谈谈,而小蒋却认为,吴主任这样对自己,是不把自己当外人看,肯定会重用自己。直到前不久,小蒋的部门有一个业务经理的空缺,从能力、学历各方面来说,小蒋都很适合,可领导却提拔了别人。事后,小蒋得知自己落选的重要原因,竟是大部分领导包括吴主任,都认为他为人太圆滑,平时不注重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任人叫自己绰号,担心他在公司对外交往中,难以坚持原则,可能损害公司的利益。

   如果小蒋在领导给自己起绰号时,一开始就表明反对态度,委婉地提醒领导注意尊重下属人格,这样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不会因此受到别人的轻视。小蒋的可悲之处在于,竟然想通过委曲求全来讨好领导达到个人升迁的目的,最终却落得鸡飞蛋打,众人唾弃的下场。可见,在与领导的交往中,一定要有维护个人尊严的意识,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又怎能看重你,甚至重用你呢?

   人在职场,免不了同领导打交道,在与之相处时,我们要注意,莫要为了讨好领导而不守底线,拍马奉迎,或者委曲求全,这样做,虽然会讨得领导的一时欢心,但从长远看,往往是得不偿失。

  论辩之道

   “借众施压”效果佳

   在论辩中,如果遇到专横跋扈、蛮不讲理的对手,不妨借助周围群众支持自己观点的威势,给对方施加强大的压力,以震慑、制约对方,迫使其低头服输。这就是论辩中的“借众施压”术,您不妨一试。

   让我们先看看下面这段故事:

   萧伯纳的戏剧《武器与人》首演获得巨大成功,许多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萧伯纳上台与大家见面。可是,当萧伯纳走上舞台时,突然有一个观众站起身来,冲着他大声喊道:“萧伯纳,你的戏剧糟糕透顶,你还是从此停演吧!”

   萧伯纳一愣,随即不慌不忙地向那人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的对,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可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怎么和这么多观众对抗啊?我们能禁止这个剧本演出吗?”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笑声,出言不逊者只好灰溜溜地退场了。

   萧伯纳面对无理挑衅,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对手属于胡搅蛮缠、有意拆台之辈,正面回应,势必陷入毫无意义的长篇大论,难以驳倒对方。于是他巧妙地把皮球踢给观众:我们两个人怎么和这么多观众对抗啊?我们能禁止这个剧本演出吗?巧妙地让观众来充当裁判,让观众的现场反应——热烈的掌声和笑声——狠狠地给了对方一记耳光,终于让他狼狈而逃。

   又如——

   在某风景旅游区,一辆载满旅客的大巴在中午时分开进了一家饭庄的院子,工作人员随即锁上了院门。旅客下车后,走进饭庄,发现这里的卫生条件极差,到处都是苍蝇,大堂木桶里的洗碗水黑得好像酱油,不禁面面相觑。有的旅客开始抱怨,有的索性不吃。这时,旅客小郑找到锁大门的工作人员说:“请你把大门打开,我们要出去吃饭。”“现在不是开门的时候,要吃饭,这里有!”工作人员蛮横地说。“你看这里卫生条件这么差,这饭能吃吗?”“吃不吃我不管,锁门是经理的命令!”工作人员耍起了无赖。“经理叫你做好事你干,叫你做缺德事你也干?”小郑气愤地指责对方。工作人员吼道:“谁做缺德事了,你今天给我说清楚!”小郑面向众旅客说:“大家想想,我们都是公民,都有自由活动的权利,现在他把我们锁起来不让吃饭,硬逼着我们吃又脏又贵的饭菜,这不是做缺德事,是什么?”这时,旅客也纷纷喊道:“太缺德了!快把门打开!”在众人的谴责下,这个工作人员只得把大门打开了。就这样,小郑妙用“借众施压”术,战胜了蛮不讲理的对手。

   从以上两例可见,在论辩中,有时光有“理”还很难制服对方,必要时,还应善于借助众人声势,借威施压,以便有效地克敌制胜。

   在论辩中运用“借众施压”术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

   一,“借众施压”要找准时机。当论辩者置身于特定的论辩语境中时,要善于察颜观色,看看周围群众对双方观点及语言的反应,从周围群众的表情、插话及有关动作来观察人心向背,如果是有利于己方而不利于对方,则可借众声势,长己威风,果断出击,战胜对方。

   二,“借众施压”要掌握技巧。论辩中的“借众施压”需要周围群众无偿的援助,因此,论辩者在“借”时必须要讲究技巧,“借”得自然巧妙,要让被借者发自内心地为你效力,这样的“借”才是成功的。具体来讲,在向周围群众“借力”时,可以诉诸正义来鼓动,可以诉诸公理来求助,可以诉诸利益来激将,可以诉诸怜悯来煽情等等,只要自然巧妙,就一定能取得显著效果。

  “借众施压”术是论辩中的“借兵计”,只要论辩者善“借”、巧“借”,就可以使论辩形势扭转,以泰山压顶之势,迫使对方认输。

  论辩在生活中

  旅游途中“购物”之辩

   杨书记窝了一肚子的气!单位组织员工出来旅游就是为了看风景,可导游却总是带着大家购物。这不,导游小张又说了,婺源这地方产名茶,待会儿路过茶场,他要带大家去看一看,这不是变着法子骗你买东西吗?

   杨书记越听越气,决定跟他理论理论,“小张,你算算,这两天我们看景点的时间紧紧巴巴,可购物却有三次之多,现在又要去什么茶场,我们是来旅游,又不是逛街!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坚决不去!”

   “对,我们坚决抵制!”员工们在一旁声援。

   小张见状,笑嘻嘻地问:“你们是第一次出来旅游吧?不懂规矩也情有可原。我给你们解释一下,这购不购物,不是我说了算,而是旅游行程的一部分,并且这也不是单纯的购物,而是给你们一个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窗口。俗话都说实践出真知,你们不多看看,怎么了解呢?”

   杨书记听了反问道:“你这话说得稀奇,我们的确是第一次出来旅游,可并不代表我们无知!你说购物是‘旅游行程的一部分’,是‘规矩’,那你告诉我哪部法律中哪条哪款上写着呢,也好让我长长见识!”

   小张听杨书记说得义正词严,自己又拿不出证据,只好赔笑道:“呵呵,您说,谁出门还带着法律书籍呢?我这不都是为你们好吗?绿茶是我们婺源的特产,这可不比普通的商品,它蕴含天地精华,得一方山水之造化,来了不买一点,遗憾啦!”

   杨书记哈哈笑道:“小张,这要想喝茅台酒,我们不一定要到茅台镇去买吧?你使用的是诺基亚手机,也不至于是到芬兰买的吧!连钱钟书先生都说过,吃鸡蛋何必要看母鸡什么样?现在超市遍地都是,什么地方特产没有,我们何必非要去茶场逛逛呢?”

   小张听着,心里明白杨书记不好惹,只好拿出导游的架子来,说道:“杨书记,您要这样,我这队也没法带了,我累了个半死,都是为你们好,怎么还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杨书记听出其威胁之意,敲山震虎道:“小张,你这也不能完全怪我。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旅游业中,导游热衷于组织客人购物,从中拿回扣,分提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不是第一次出来吗?担心啊!好在我知道,国家有法律规定,旅行社在合同之外安排购物、欺骗胁迫顾客购物,将被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甚至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小张,我记得我们没有在合同上签订购物协议,你们旅行社该不会往枪口上撞吧?”

   小张听后,顿时头冒冷汗,刚才自己不就是胁迫吗?忙说:“怎么能呢?我们可是遵纪守法的旅行社。你们要实在不愿意去,我们直奔下个景点好了!”

   听到这些话后,员工们顿时高兴地欢呼起来。

   在这场辩论中,杨书记据理力争,迫使小张最后放弃带团购物的主张,那么他运用了哪些辩论方法和技巧呢?

   一、单刀直入,义正辞严驳谬论

   旅游购物本来就是导游为了拿回扣,收提成所采取的不法手段,而小张竟然将其说成是“旅游行程的一部分”“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窗口”,可谓大言不惭。杨书记单刀直入,反问其是“哪部法律中哪条哪款”的规定,让心中有鬼的小张无言以对,从而否定了小张的说辞,驳倒了他的谬论。

   二、针锋相对,妙用类比道原因

   小张随后又拿婺源特产做幌子,说不买是“遗憾”。杨书记则针锋相对,用喝茅台酒不必非到茅台镇,买诺基亚也不必到芬兰,吃鸡蛋不用看母鸡做类比,再次阐明不去茶场的原因——超市里什么地方特产都有,拒绝了小张的提议。

   三、含沙射影,敲山震虎说利害

   小张见说不过杨书记,便以无法带队来威胁,想让杨书记有所顾虑,从而放弃抗争。杨书记也明白这几日还要靠导游的服务才能玩得开心,所以并未直言利害,而是含沙射影,用旅游业的现状来代指小张的行为,再拿出现行的法律条文,道出胁迫顾客购物的严重后果,暗示小张刚刚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最终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让心虚的小张放弃了带团购物的主张,最终赢得了辩论的胜利。

  舌战经典

  周恩来以理服众,舌战军官

   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扣留在了西安。该如何处置他?很多人主张“杀蒋”,尤其是东北军的军官们;中共提出不杀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

   一天,周恩来接受邀请,来到王曲军官学校。这个学校里大多是主张“杀蒋”的血气方刚的青年。当周恩来走下汽车时,从门口到礼堂的路旁,挤满了全副武装的军官,一个个怒气冲冲的样子。

   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登上礼堂讲台,礼貌地问候大家后,随和地说:“我今天来贵校,是要听听诸位意见的,希望大家不要拘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爱国军人!” 台下有人大声问:“为什么不杀蒋介石?” 周恩来笑着说道:“这个问题提得好!” 青年军官们索性把心中要说的话倒了出来:“不杀他,捉他干什么?”“不杀蒋介石,后患无穷!”“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时,周恩来突然大声地说:“杀蒋有何难?一句话就行了!”出乎意料的回答,让全场人一下子都怔住了。 周恩来没有继续讲杀与不杀的问题,话锋一转,说道:“国难当头,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形势都不容乐观,有不少人别有用心地想要坐山观虎斗,这时候,民族大义和个人恩怨哪个更重要呢?诸位兄弟,是‘杀蒋’好呢,还是‘留蒋’好呢?”看到台下的军官情绪慢慢被平复下去,周恩来接着说:“杀了一个蒋介石,还会出来一个何介石、李介石。这个何介石呀,一上台,就会公然与日本人勾结起来,攻打西安,内战就会继续,中国就要灭亡。如果不杀蒋呢,现在他在我们手里,我们就可以逼他抗日。前一阵子,何应钦不是派飞机轰炸西安么?我们逼蒋介石写了个条子,这几天不是安宁了吗?看来蒋介石还是很有用处的,还是不杀的好!” 这时,一位军官质问道:“你们共产党一向是主张反蒋抗日的,为什么现在变了?”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和蒋介石打了十年仗,势不两立,为什么不趁机报仇,处置了他,是吗?”周恩来温和地反问道。 “是的!” “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周恩来用深沉的语调说,“我们红军有位将军,叫徐海东。他全家36口人,除了他,35口全叫蒋介石杀害了。很惨啊!他这个仇够深了吧?可是,这次他还是主张不杀蒋介石。为什么?因为他是共产党员,对共产党员来讲,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听到这儿,全场军人都感动了,场内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一位青年军官分开人群,奔上前来,给周恩来行了一个军礼,说道:“周代表,你们共产党不念旧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兄弟我打心眼里佩服!”

   这样,周恩来舌战众军官,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青年军官心里的疑团,一个个都被解开了,由衷地高呼起“赞成中共的主张!”“拥护张、杨的决定!”等口号来。

  说长道短

  请抛弃这些不良口头禅

   曾遇到这个场景,说小龙在屋外跟人吵架,他父亲听到了,顿时火冒三丈,训斥道:“小龙,你给我滚回来!你这个王八羔子,你他X的怎么骂人?”小龙回答道:“我他X的受欺负了,是那个小混蛋先骂的。”父亲又骂道:“以后你他X的再打架骂人,我就不饶你。滚!”

   家长在教育孩子不要骂人时却连续使用了“王八羔子”“他X的”等脏话,实在是极为可笑的自我讽刺。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正是因为学了父亲的口头禅,才变得满口脏话。可见,家长的不良口头禅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据上海南洋中学对家长与孩子语言沟通方式展开的调查显示,竟然有91%的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或学习成绩不佳时常用“考不上大学,你就完了”、“看看人家孩子多好”、“你讨打”等口头禅来唠叨、指责孩子。而且根据上海向明中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的调查,家长的这些不良口头禅,都是“最令孩子不悦的”,它们只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失去上进的动力,并失去对父母的信赖和尊重,甚至导致一些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前几年报纸上就曾登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老太太因为“望孙成龙”心切,将“你不把学习搞好,我怎么向你的父母交代”“你没希望了,搞不好了”等当作口头禅,天天在孙子面前念叨。结果,孙子由反感到气愤,甚至产生恨意,最后竟然失去理智将老太太活活掐死!

   这些事实证明,不良口头禅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它使家长的教育收效甚微,是把孩子推向与家长对立局面的罪魁祸首!

   然而,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不良口头禅的负面影响,反而以“只有凶一些、粗一些才能显出我们的威信”、“‘粗’是亲,‘唠’是爱,不粗不唠要变坏”来为自己辩解。强调家长的权威无疑是应该的,因为家长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但家长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唯有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能使得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否则就会像上文中的老太太那样,虽然是为了孩子好,却最终害了孩子还赔了自己。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家长崇高的职责和神圣的义务,抛弃那些不良的口头禅吧!

  870字

  求职方略

  求职面试时,你可别“过分”

   求职面试时,每个人都需要展示自己的优势。展示的过程非常重要,如果展示得不充分,考官不可能欣赏并看中你;而展示过了头,则可能适得其反。常常有一些条件很优秀的求职者,因为面试时表现得太“过分”,结果马失前蹄,无法顺利通过最后一道关卡。

   一、过于谄媚

   杨勇是某重点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他去一家报社应聘编辑一职。考官问他:“你平时看我们的报纸吗?你为什么要来我们报社应聘?”“我几乎每天都看你们的报纸,贵报是国内很有名的报纸,特别是在我们北方,是最有影响力的。”杨勇望着考官笑着说,“贵社发展前景好,内部管理人性化,特别是还有您这么一表人才、能力出众的领导,我们当然希望到贵社工作了。其它的报社我也去看过,和你们根本没法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杨勇又一口气说出了很多溢美之词,考官无奈地笑着打断了他的话,说:“这样,杨同学,你不是经常看我们报纸么,你就再说说对我们的报纸有哪些意见吧。”杨勇借机继续谄媚道:“我哪有什么意见呢!像贵报办得这么成功的报纸,简直就是完美,看不出有什么缺点和不足……”考官看着杨勇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小杨,今天的面试就到此为止,请你回去等消息吧。”结果杨勇最终没有被录用。 求职者适当表达对用人单位的好感,是有益于求职的。但过分谄媚,就容易让人觉得你太不真诚也不够正直。杨勇的个人条件很好,重点大学新闻专业毕业,从事报纸编辑工作正对口,但在面试过程中他过于讨好考官:回答第一个问题时,他没有从自身专业和职业发展需要出发阐述自己为什么要进这家报社,而是不断地“歌功颂德”,甚至当面奉承主考官“一表人才、能力出众”,结果给人留下了轻浮、谄媚的印象。考官让杨勇提意见、找不足,目的是要测试一下他在新闻行业的专业认知度及思维能力。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是杨勇却一味地讲好话,认为多说好听的话被录用的几率就大一些。结果考官通过简单的交谈,认定杨勇过分谄媚,将来可能不会对报社起到积极作用,于是将他淘汰了。

   二、过于“抢风”

   参加学校里的招聘会时,王强杀入了一家国内知名IT企业的面试阶段。面试时,应聘者被分成五人一组,讨论回答考官的问题。到王强这组的时候,考官问道:“如果你们的同事中有不好沟通的人,该怎么办?”还没等别人说话,王强就抢着答道:“对于在工作中遇到不好沟通的同事,最重要是以工作为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需要去勉强,少了谁工作也是照样做的。”之后,考官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王强又立马抢先回答。王强感觉自己越说越顺,根本忘记了其他应聘者的存在。接下来,考官提出的几个问题,几乎都被王强抢答了,其他组员都无奈地看着他。王强却想,这场面试自己的表现太突出了,考官一定会对自己另眼看待的。谁知一个星期后,王强被告知不需要参加复试了,原因是他太不注重团体合作精神,太急于表现自己。

   积极和“抢风”的区别,有时就在一线之间。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喜欢一个单打独斗的独行侠。王强就是典型的抢风头的人,自始至终,对考官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迫不及待地抢着回答,目的是要在众人之中积极表现自己,希望在面试竞争中脱颖而出,结果却适得其反,由于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王强最终被淘汰了。

   求职面试时,表现自己应当适度。尤其是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应该充分展现自己与他人配合的能力,让人看到你的团队精神。因为只有个人能力强又善于与人合作的求职者,才是考官青睐的人才。

   三、过于另类

   宁宇是个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女孩。大学时,曾在一家外资企业实习半年,参与了品牌推广和各种会务活动,还有机会和外国人在一起工作,这让她更确信自己的个性更适合和外国人打交道,于是把求职目标定在了一家外资企业。     

   在通过了初试、笔试和上机测试后,宁宇获得了面试机会。面试当天,宁宇穿了件露脐衫,下面配了条超短裙。她一进门,主考官就愣了愣说:“你的笔试和上机操作成绩不错。你学计算机专业,可以做技术工作,可我看你报的是商贸方面的职位,为什么呢?”宁宇觉得没必要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便答道:“你们公司商贸工作有机会和外国人接触。我英语绝对过关,也喜欢和外国人沟通交流。”  

    考官说:“你够自信的啊!可你要知道,和外国人打交道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宁宇打断他的话,说:“我倒觉得和外国人更容易沟通,他们比较讲信用,一是一二是二……”考官有些不悦地说:“你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我要提醒你的是,你可以在语言和思维上和外国人接轨,但我们公司不希望员工的穿着过于另类。在公司着装,不能太随意,更不能太暴露!”宁宇笑了笑说:“不好意思,我今天确实穿得比较休闲了,因为我现在并不是你们公司的人,我有我的自由。如果正式上班了,当然会按照公司的规矩穿衣服。”  

    两个星期后,宁宇从那家公司的招聘人员那打听到了结果——“你的各项测试成绩都非常好,但我们公司商贸工作比较复杂,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成熟、稳重,你的个性太张扬了,不太适合我们公司!”

   有人说,另类就是个性鲜明。不过,即使是在张扬个性的时代,绝大多数用人单位还是希望自己的员工成熟稳重,能塌塌实实地做事。宁宇是个很优秀的毕业生,笔试、上机操作和英语成绩都很优异,并且在外企实习过,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不过从她对考官毫无顾忌的答问中可以看出,她过于强调个性和自由,不喜欢受到约束。极其另类的着装和回答问题时的过分张扬,使她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适当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是好事,可以让用人单位觉得你与众不同。不过应该体现的是勤奋、善良、积极进取的个性,而不是自由、散漫、目中无人的另类个性。只有把良好的个性展现给用人单位,才能让个性为自己加分。

   2210字

   不会打电话,求职泡了汤

   在正式应聘前,许多求职者喜欢先与招聘方电话沟通。如果电话打得成功,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情况下,也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直接获得面试机会;可是,如果打得不成功,就会让招聘者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直接对你的应聘说“不”。

   请看下面的例子——

   中午十二点多,刚刚吃过午饭,于海波就按照报纸上的广告,给龙华装饰有限公司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正在午休的人事部张经理。以下,是他们的通话内容:

   于海波:喂,是张经理吗?

   张经理:是我。

   于海波:听说你们在招人,我想来应聘。

   张经理:您想应聘什么职位呢?

   于海波:你们不是招装潢设计师和业务经理吗?这两个职位我都差不多。

   张经理:……您是学什么专业的?

   于海波:我学的是装潢设计。

   张经理:有工作经验吗?

   于海波:我以前在新星公司做过差不多一年,干的就是装潢设计师,有时候也跟着跑跑业务。

   张经理:据我所知,新星的待遇不比我们差,发展前景也不错。您为何辞职呢?

   于海波: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

   张经理: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于海波:……喂……喂……你们的电话是不是有毛病,信号很不好啊……

   张经理:我说,您到底是因为什么辞职呢?

   于海波:没什么,就是想换个环境,可以吧?

   张经理:那好吧,我们需要时再和您联系。

   可以说,于海波被招聘方婉拒是毫不令人奇怪的,他似乎根本就不会打应聘电话。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时间不合适。在打应聘电话前,一定要了解好招聘单位的工作时间,以便选择好通话时段。一般来说,在非工作时间不要给对方打电话,以免打扰对方休息,除非对方在招聘广告上注明了“24小时皆可通话”。此外,在招聘单位刚刚上班和即将下班的时候,也不适宜打电话,因为此时,对方的工作一般比较忙碌。

   上例中,于海波在午休时间给张经理打电话,干扰了人家的休息,实属考虑不周,这就为自己的电话应聘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目标不明确。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求职者想要应聘用人单位的什么职位,一定不能含糊。在打电话前,求职者就要明确目标,然后考虑自己的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有优势。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考虑应该如何在电话中表达,不妨先在纸上列出要点,以保证能够在电话里简明扼要地加以说明。

   反观于海波,首先求职目标就模棱两可,对自己的定位很不明确,后面的准备当然也就无从谈起,这样,很难让招聘者对他做出积极的评价——谁敢轻易录用一个连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工作都没有想清楚的人呢?

   三、应答不得体。在短暂的电话交流中,在一问一答之间,求职者要抓住机会,把自己的长处,例如优秀的专业成绩、丰富的工作经验、优良的个性品质展示给对方,因此,一定要明确地回答对方的问题,不要王顾左右而言他。其次,要注意礼貌用语,多说“您”“请”“贵单位”等敬语,结束通话时,也别忘了说一声“谢谢”。而且要注意,不要打断对方的问话,即使你有不明白的地方。

   上例中,于海波的表现很差。在应答中,他一口一个“你们”,语气生硬,而且在通话效果不好时(为了保障通话效果,求职者最好使用座机拨打对方的座机),直接“质问”对方,显得很没有礼貌。尤其严重的是,他在回答自己的辞职原因时不仅缺乏礼貌,而且语焉不详,即使在对方的追问下,依然含糊其辞,这就不免让对方心生疑窦,认为他有意欺瞒,在心里对他的品质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可以说,于海波应答的不得体,完全葬送了自己求职成功的希望。

  1300字

  行业口才之“教师口才”

  教师巧点评 句句暖人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断地进行肯定、否定、鼓励、点拨,以调节课堂节奏,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的确,很多名师在课堂上看似不起眼的几句点评,既能照顾到学生的面子,温暖学生的心,又能有效地调动起他们的思考热情,使他们迅速地进入到一种奋进状态。

  一、行云流水的即时点评

   特级教师张齐华讲《轴对称图形》时,一开始就拿出一张纸,问学生: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玩?

   生1:我会折飞机。

   师:第一次听说女孩也会折飞机,挺好!

   生2:我会折青蛙,再和同学们一起玩。

   师:你真调皮啊,但很可爱,还知道和同学一起分享。

   生3:我会剪开一小块,折成一个心形,许个愿望。

   师:你的想法很有诗意。

   生4:我会把这张纸剪裁,变成一个窗花。

   师:很好,你很爱美,看来咱们班的同学还真会玩!

   【点评】张老师对学生们的回答做了即时点评,“边鼓”敲得一个比一个精彩,整个问答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并且,从评价单个学生——“第一次听说女孩子也会折飞机”“你真调皮啊,但很可爱,还知道和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很有诗意”“你很爱美”,一直到最后肯定所有学生——“看来咱们班的同学还真会玩”,由点及面,让表扬扩大到所有的学生身上,学生们听后心里充满了喜悦,暖融融的,更乐于回答问题。

  二、踏雪无痕的间接点评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他先请学生刘思雨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刘思雨声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了丰收的果园。

   刘思雨读完后,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煞有介事地说:“陆晓荣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 ……”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读文章能像陆晓荣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

   【点评】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常用“不错、真棒、太好了”等直接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不但千人一面,有时还显得夸大其辞,让学生对老师这种廉价表扬丧失兴趣,甚至无动于衷。

   而上例中,面对朗读出色的刘思雨,于老师却采用了间接的点评方式,通过描述听她朗读时,陆晓荣“使劲咽过两次口水”的动作,形象生动地说明刘思雨朗读水平之高。而后,于老师又描述出陆晓荣听朗读时,脑袋里会出现的画面,说其流“哈喇子”的原因,表面上是开玩笑,实则间接表扬陆晓荣听得认真。最后一句点睛之笔,“如果读文章能像陆晓荣这样……证明你读进去了,读懂了”,又从侧面表扬了陆晓荣值得学习。这种不着痕迹的表扬让这两名学生心里美滋滋、暖和和的,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怎会不积极参与其中呢?

  三、自问自答的双得点评

   特级教师靳家彦在上《珍珠鸟》这一课时,他找了几个学生读这样几句话: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它们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几个站起来的学生读书时激情满怀,虽然声音宏亮,但这样读显然不符合这段文字的情境。

   于是,靳老师先范读了一遍。在学生被他的朗读打动后,靳老师自问自答:

   “读书一定要大声地去叫吗?”

   “不一定!”

   “读书一定要那么激昂那么高亢吗?”

   “不一定!你看,我们把词放在句子里,把句子放到段落里,把段落放到全文里去读。这样,你通读全文的时候,你的感受就不仅仅是喜爱了,可能会感受到新的东西,悟出深的道理来。”

   学生听后,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点评】靳老师没有直白地指出这几名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而是自己先朗读一遍做示范,让学生品味两种朗读的差异,然后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间接地告诉学生朗读文章的要领。这样自问自答的点评方式,既引起学生的注意,又不至于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而明白了老师深意的学生,怎能不被老师关爱体谅的话语所感动,心里暖洋洋的呢?

   老师在上课时,如果能用不同的方式点评学生的表现,让表扬更响亮,让批评更易于接受,让每个学生心里都暖烘烘的,不但会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和谐师生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1838字

  行业口才之“军人口才”

  如何把话说到战士的心坎上

   很多基层带兵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在跟战士谈话时,总是说不到位,甚至还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到底是战士“不识好人心”,还是自己“好心办了坏事”呢?想让自己的话既到位又不伤人,就要善于选择恰当的时机、场合和方式。希望以下三个事例对基层带兵人有所启发。

  一

   有一次,新兵小余从外面网吧出来的时候,刚好被查岗的周排长看见了。小余正想解释,周排长却厉声说道:“行啊,竟敢私自到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那还了得!”小余有口难辩,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当天晚饭后,指导员把忐忑不安的小余叫到球场的草地上,说:“小余,听说你电脑玩得不错,是吗?”小余一提电脑就兴奋:“我以前在家开过网吧,还做了个人网页……可惜到部队后,很少有机会上网,心里老惦记着自己的网页,我今天去网吧是为了把网页关掉,这样就诱惑不了我了。”

   指导员高兴地说:“不错嘛,做得很对!现在连队正缺你这样的计算机人才。这样吧,只要你把私自上网的事好好反省,写个保证书,我就让你担任计算机教员,负责连队网页的制作。”

   “请指导员放心,制作网页的事包在我身上!可今天的事,让我心里有些不舒服。”

   指导员趁热打铁,适时地指出:“你现在是军人,不是普通老百姓,军队有铁的纪律,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循,私自上网对部队的防间和保密工作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啊……”

   小余承认了错误,保证以后一定将特长用在连队的网页制作上,决不辜负领导的厚望。

   周排长根本没听小余的解释,便不分清红皂白地指责他,这种家长式、一言堂的批评方法,是不可取的。而指导员没有一票否决、一棍子打死,而是放下架子,选择了一个良好的时机,“当天晚饭后”找小余谈话,首先称赞他电脑玩得好,给了他倾诉的机会,得知了事情的原委;然后顺水推舟,承诺只要他写个保证书,就让他担计算机教员,给了他希望;接着通过耐心地解释,摆事实,讲道理,给了他全新的认识,使他不但愉快地接受了批评,而且答应要用自己的特长为连队服务。指导员这番推心置腹的谈话,既达到了教育战士的目的,又为连队发掘了人才,于人于己于连队都有利,三全其美,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

   “八一”节的晚上,战士们在一起会餐,有说有笑,热闹非凡,喜庆的气氛弥漫着连队。大伙走进饭堂,看着满桌的美食,就等祝酒词过后风卷残云、大快朵颐了。突然,陈排长大声问道:“今天饭堂的卫生是哪个班打扫的?是三班啊,三班长你就这个责任心?桌子不干净,地板脏兮兮,你是不是存心让大伙吃不好饭啊……”

   没等陈排长说完,连长便淡淡地说:“陈排长,今天没有人存心让大伙吃不好饭。卫生是差了一点,但节日气氛搞得挺好嘛,大伙说对不对?”“对!”陈排长没想到平时很关照自己的连长,这次非但没给面子,反而进行了委婉的批评,只得尴尬地站在那儿。不久,连长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的工作做得很仔细、很到位,但今天这个场合不宜斤斤计较,你说呢?”陈排长会心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连长在办公室单独找三班长谈话:“昨晚饭堂的卫生是怎么搞的?”三班长解释道:“为了营造饭堂的气氛,我让战士们买气球、挂彩条去了,卫生只是随便搞了一下。”“你的心情可以理解,‘八一’节嘛,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卫生没搞好,出了什么问题,你负责?”三班长低着头说:“连长,我保证以后不会出现类似情况了。”

   陈排长要是在班务会上批评三班长的工作没做好,是基层带兵人的应有之责;在会餐的场合说那番话,却成了让大伙吃不好饭的“罪魁祸首”,因此受到了“委婉的批评”。而连长注意到当时是喜庆的场合,不宜说不中听的话,批评人更是不对,影响大家的心情,也与节日的主题和氛围不相符合。于是,他选择第二天在办公室单独找三班长,私底下做工作,既体现了领导的顾全大局,又不会让对方在大众场合丢面子,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谈话肯定受战士欢迎。

  三

   张华是连队资格最老的三级士官,为了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前不久妻子来连队驻地附近找工作,暂时住在家属房。由于工作不好找,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副连长没好气地对张华说:“你的级别不够,按照规定,士官家属只能住一个月,现在都两个多月了,你难道不知道部队的纪律?周末必须搬走,连队已经很迁就你们了……”

   没几天,这事就在连队传开了,弄得张华很没面子。指导员得知情况后,提着一兜水果去家属房,笑着对张华说:“小伙子,我可不是来赶你走的啊!你爱人还没找好工作?前几天我留意了几家单位,要不明天去看看?”张华不好意思地说:“谢谢指导员关心,工作快落实了,只是没有地方安顿,只好赖在这儿。”

   指导员点了点头说:“嗯,可以理解!想当初,我跟你一样,娶了老婆,没有房子,两地分居,心里很不好受,脾气也不好,但我不是熬过来了么?连队也有难处,要权衡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最近还有其他士官的家属来探亲,我正愁他们没地方落脚呢!要不这样吧,你先在外面联系房子,钱不够的话我先帮你垫上,有什么问题尽管找我。”张华高兴地说:“那还有啥说的,指导员的话就是中听,我这就去找地方!”

   不久,张华就在驻地附近租了一套合适的房子。

   众所周知,部队的纪律不可违反。但是,基层带兵人如果能选择一个恰当的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事情的时候活络一点,那么,战士的工作要好做得多。副连长用原则代替方法,其实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让张华抬不起头,在连队产生了不良影响。而指导员从张华的角度出发,尽心尽力帮他妻子找工作;将心比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安慰他,帮助他解决资金困难问题。这样的话语既中肯又“中听”,富有人情味,战士也更容易接受。

   作为基层带兵人,在跟战士谈话的时候,不能感情用事、脱口而出,遇到类似的问题要举一反三、见招拆招,把话说到战士的心坎上。这样,自己省心又省力,战士口服心也服。

  行业口才之“干部口才”

  让修辞为领导讲话增辉添彩

   所谓修辞,就是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能够精确而生动地表情达意,并具有确切而优美的形式。修辞包括对辞格、句式、词语等方面的选用与调整。作为领导干部,若能在谈话中善于运用修辞,可为自己的话语增辉添彩。

   谈到修辞,就不能不提到辞格的选用。

   2005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慰问。当听到华旗公司负责人冯军说他们的企业就像象棋中的“炮”一样跨越发展时,温家宝形象地说:“象棋中的‘车’是勇往直前的,‘马’是与日俱进的,‘炮’是跨越式跳动的。只要你们能像车马炮一样,勇往直前,与日俱进,跨越发展,国家高新区就一定能办好、办出特色。”总理的一番话激起了现场阵阵掌声。

   这段话中,温家宝借冯军的话进行了巧妙发挥,以“车”的勇往直前、“马”的与日俱进、“炮”的跨越跳动来比喻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话语形象生动,表述风趣幽默,起到了活跃现场气氛、激发斗志、鼓舞信心的作用。此外,像拟人、排比、反问等辞格,如能在谈话中灵活运用,也会起到为话语添彩的效果,因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除了辞格的选择,谈话句式的选用也很讲究,正确的句式同样会为话语增辉。

   2007年10月26日上午,即将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中共江苏省委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说:“在我做省委书记期间与大家共同研究确定的一些思路和共同研究制定的一些政策,都是一定发展阶段社会实践的产物,都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完善甚至改变,所以我希望大家把它看作谋划未来、创新发展的基点,而不能当成一成不变的框框,不能限制继续创新和变革。”

   为了让继任者和江苏省委不“墨守”自己做省委书记期间确定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李源潮以一个因果关系的三重复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期望:“所以”之前为因,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表明了自己在做省委书记期间确定的思路和政策的局限性;“所以”之后为果,是一个并列关系的二重复句,表明了自己的期望和态度。由于多重复句具有可以精密表达复杂语义的优势和特点,所以李源潮的话就很好地消除了继任者和江苏省委的顾虑,既展示了自己的开阔胸襟,又让继任者和江苏省委能够放开手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词语是组成句子是基本单位,如果话语中的词语用得准确、得当,也会为话语增辉。

   2005年6月10日上午,四川省公安厅厅长曾省权在全省公安机关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会议上说:“会议结束后,仍然以种种理由不亲自接待信访群众的公安局一把手,查证属实者立即下课;对待上访群众态度‘冷、硬、横、推’的民警,查证属实者立即下岗……检验大接访工作的成效,不能看你解释了多少问题,而要看你解决了多少问题。”

   因为“一把手”和普通民警的受罚基点不同,曾省权根据“下课”和“下岗”的不同含义(“下课”指离开领导岗位,但仍可在公安战线工作,“下岗”是与警察职业告别),对不亲自接待信访群众的一把手用了“下课”,而对态度“冷、硬、横、推”的民警用了“下岗”。这两个词语的恰切选用,说明四川省公安厅的处罚规定,是根据所在岗位和应担负任务等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因而从表达上强化了规定的公信力。

   为了使民间上访案件得到依法处理,曾省权在“不能看你”和“而要看你”后面,分别衔接了“解释”和“解决”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天壤之别:不论何种解释,都只是停留在“耍嘴皮”阶段;而“解决”是切实的行动,能真正起到消除公共安全隐患、化解警民矛盾的作用。两个词语的选用,鲜明地表达了曾省权和省公安厅的主张和态度。

   通过以上三例,我们不难看出,作为领导干部,若能在话语中适当地运用修辞,定能产生极佳的谈话效果。

  行业口才之“记者口才”

  记者采访,如此煸情要不得!

   汶川大地震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很多记者在第一时间就赶赴现场,为我们传来了第一手信息,他们的职业精神令我们感动。可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某些记者在现场采访的时候,对受访者缺乏人文关怀,他们丝毫不顾及受访者艰难的处境,硬逼着他们回忆那不堪回首的一幕,撩拨他们的情感,让他们伤心落泪,以此来达到一种煽情的效果,令人看后心中很不是滋味。  

  一

   在这次地震中,女警察蒋敏失去了十位亲人,其中包括她的父母双亲和年仅两岁的女儿。蒋敏一直强忍着悲痛,坚持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她的精神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自然也就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记者:我们听说你自己家里也有亲人在这次灾害中遇难了?

   蒋敏:唉,是,我的,我的父母还有我两岁的女儿都不在了。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够坚持着战斗在第一线呀?

   蒋敏:唉,我相信在那边有很多的好心人,如果他们有生存的机会,那些好心人就会帮助他们。其实,他们都是我的家人,帮助他们,就像帮助我自己家人一样。

   记者:现在看到你帮助的这些人的时候,你是一种什么心情?

   蒋敏:现在我但愿他们每个人都很好,他们的家人都很平安。

   记者:有时候看到救出来的这些老人和孩子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起自己的亲人?

   蒋敏:会想起,一切都会想起。每当我看到小孩,跟我的女孩儿差不多大,我知道她已经不在人世了。作为一个母亲,我太想她了,但是我没有去看她。因为这个时候我想到,还有很多人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们还面临着许多许多的困难。

   面对已经失去了众多亲人,并还想着其他受灾群众的蒋敏,记者表现得毫无恻隐之心。他一上来就用“听说你自己家里也有亲人在这次灾害中遇难了”这个问题来撩拨蒋敏尚未愈合的伤口,接着又连续追问“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够坚持着战斗在第一线呀?”“看到你帮助的这些人的时候,你是一种什么心情?”虽说记者的直接用意是想诱导蒋敏说出一些豪言壮语,但它起到的客观效果却是提醒蒋敏:你的亲人已经永远不在了!这等于是在蒋敏的伤口上又捅了两刀。此时,蒋敏的神情越来越痛苦,可这个记者却还不肯放过她。“有时候看到救出来的这些老人和孩子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起自己的亲人?”如果说前面几个问题,记者还在遮遮掩掩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则彻底暴露了他的意图,他就是想通过刺激蒋敏,来达到让蒋敏哭泣的目的,以此来获得一种煽情的效果!但他似乎没有想过,这样的煽情,除了让人唾骂他的冷血外,还能收到什么效果呢?坚强的蒋敏咬牙坚持着没有落泪,可接受完采访不久,她就晕了过去……蒋敏的晕倒,是否与记者的肆意煽情有关系呢?答案自然不言自明。  

  二

   灾民陈坚,被三块预制板压在废墟里三天三夜。这三天三夜里,他没吃过一粒粮食,只靠着喝一点水维持生命。就在救援者正对他进行紧张施救的时候,一名女记者开始了对他的采访。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如下的对话:

   记者:陈大哥,你给你老婆讲一下嘛,就这么讲,你想给你老婆说什么话?

   陈坚: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你们好。

   记者:你说你想给老婆说的话。不要紧张,你说你老婆的名字?

   陈坚:我的老婆叫谭小凤,她家是桑州的,我这辈子我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想我们两个(人)和和睦睦地过一辈子就行了。

   记者:你现在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

   陈坚: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老婆不要对我担心太多了……

   (由于信号不好,话语断断续续,直播间切断了该记者的采访)

   当陈坚依然被三块沉重的预制板压得不能动弹的时候,记者明知陈坚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却依然没有放弃煽情的欲求。她一再鼓动陈坚,“给你老婆讲一下嘛”“你想给你老婆说什么话”,明显是想让陈坚说出一些感人的话语,已达到煽情的效果。当陈坚讲出了老婆的名字,报平安的目的已经达到时,记者却仍然不肯罢休,她还要让陈坚再说说“你现在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我真想问一下这名记者,如果你被三块预制板压了三天三夜,并且粒米未进的时候,你能说出什么话来?幸亏,主播因为信号不好切断了采访,否则,我们真不知道这残忍的一幕还要上演到什么时候。

   作为一名记者,应该成为公理与正义的化身,道德与良知的代言人。在如汶川地震这样的大灾大难来临之际,我们更应当带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去采访,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煽情效果而不顾受访者的感受与死活。

   国外曾有一位著名的摄影记者,当他看到一只秃鹫将要捕食一个饥饿的非洲儿童时,他没有立即选择救人,而是迅速选取角度进行拍摄。虽说拍摄后,他立即赶走了秃鹫;虽然相片的拍摄效果震撼人心,但他的行为却依然受到了舆论的一致指责!我们的某些记者,为了所谓的煽情效果,对受访者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的做法,与这名摄影记者的行为相比,又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

   衷心希望广大记者朋友,以上述记者为戒,对受访对象的人文关怀,多些、多些、再多些!

  海天巡看

  实诚的印度人

   我在山东的一个电建安装公司从事工程报价工作,由于公司在国外承揽了不少工程,2008年1月,应印度加尔各答一家电厂的邀请,我陪同公司领导去那里考察了半个月。

   最近几年印度发展迅猛,走在加尔各答的街上,楼高路宽,空气新鲜,一派祥和。印度人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性情细腻温和,诚信友善,待人热情,尤其是有两件事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感觉特别温暖。

   回国的前一天,我们到市场上溜达,准备买几条烟回去送给亲友。加尔各答的物价奇高,烟的种类虽多,却是一盒一盒地卖,这让我们犯愁了:总不能买几盒烟回去吧?拿不出手啊!逛了一下午,我们终于在一条深巷里找到了一个能卖整条烟的老人。可他也只有两条烟,离我们的需求量还很远,明天就要回国了,怎么办呢?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用还算流利的英语说:“先给我钱,我知道哪儿有烟,帮你们去买!”这怎么能行?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被骗了怎么办?我们不同意,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老人笑着说:“那不可能,谁家会有那么多存货呢?”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我们还是勉强同意了,一来老人面善,不像坏人;二来天色已晚,大家累了半天没心情再转悠。老人憨厚地笑了笑,搬出几个凳子请我们坐,锁好店门,一溜小跑,就不见了。

   然而,一个小时后,还不见他的踪影。同事说上当了,他一定是拿着我们的几百美元跑了。大家又焦急,又后悔。我心里也没底,但既然已经等了这么长时间,再等等也无妨,退一万步讲,出了问题还可以报警嘛。不大一会儿,老人终于头顶着一袋子烟一瘸一拐地小跑回来了。他一边擦汗,一边比划着说:“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为了凑齐你们所需牌子的烟,我转了好几个商场,还在挤车的时候出了点小事故……”的确,我们看到他的裤脚上还残留着血迹呢!那一刻,我们都被老人的热心和诚信所感动,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了。

   在加尔各答,我们住的是一家三星级酒店。酒店的服务员态度十分友好,每次进出宾馆,他们都会很热情地打招呼,恭敬地开门;偶尔忘了给小费,他们也不计较,依然认真地打扫房间,甚至跪着擦地板。因为我们的到来,有的服务员竟然悄悄地学起了汉语,以便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有一天在大门口,一个胖乎乎的黑人门卫用汉语一字一顿地说:“你好!”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便惊讶地看着他,问他叫什么名字,可不可以合个影。他高兴地说他叫迪姆,然后很配合地站在我身边,与我合影。接着,他又问了我好几个汉语单词,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了不起,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国旅游。我拍拍他的肩,笑着说:“那你就好好学习汉语吧!”

   回国的前一天晚上,清理东西的时候,我发现还剩下一盒清凉油,知道印度人很稀罕这个,就把它送给了迪姆。他兴奋得蹦了起来,说他早就听说过中国生产的这种“神油”,却一直不好意思向我要。他拿着清凉油,爱不释手,仿佛得了一件宝贝似的。我暗笑,这有什么好激动的,几毛钱一盒的东西,我们那里的地摊上到处都是。

   第二天一早,我还没起床,迪姆就敲开了我的房门,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木盒,用英语笑着说:“这是我们家乡的红茶,送给你。”我接过木盒,浓浓的茶香沁人心脾,一股暖流袭上心头,几毛钱一盒的清凉油,换来的是他的一片真情啊!迪姆手里还拿着纸笔,记下了我的电话和电子邮箱,说:“过几天我要去尼泊尔看女朋友,还会到香港拜访一个朋友,到了香港我给你打电话!”我以为他是说着玩的,就没太在意。

   回国后,工作非常忙,整天焦头烂额的。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休息,突然电话响了,传来一串流利的英语:“你好,牛,我是迪姆,现在香港呢,向你问好!”迪姆是谁?我略微迟疑了一下。他乐呵呵地接着说:“你忘了吗?我是加尔各答酒店的门卫啊!”我的心猛地一颤,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忍不住说:“迪姆,好想你啊,我实诚的印度兄弟!”

   1509字

  说林广记之“语言警察”

  谢娜,你怎么能这样骂观众?

   谢娜,湖南卫视的当家花旦,红得发紫的金牌主持。但湖南卫视的另一位资深主持李湘的高调回归,却明显影响了谢娜的心情,新老两位《快乐大本营》的女主持同台竞技,究竟谁更有实力,谁更受观众欢迎呢,这自然激起了广大观众极大的兴趣,也引起了媒体的热切关注。

   正在各方饶有兴趣地关注着这场湖南卫视所谓的“一姐”之争时,谢娜却突然发飙了,多次表态说不喜欢“一姐”这个说法,悍然说道:再提“一姐”,你就是个“二”!

   [点评]众所周知,在中国,“二”是一个极脏的骂人字眼。堂堂名主持,怎能不看场合、不顾身份出此恶言呢?况且,讨论谁才是湖南卫视真正的“一姐”,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举动啊:它既没有涉及到谢娜的个人隐私,也没有对你本人的形象进行丝毫丑化和歪曲。它只是观众和媒体从各自角度出发,谈谈哪个主持更有实力,哪个主持更受欢迎,这又何过之有呢?这是观众和媒体们天经地义的权利,你谢娜又有什么资格让大家闭嘴不谈呢?不喜欢被人评头论足的滋味,你可以选择不当主持人啊。

   真正有涵养的主持人绝不会这样做!与谢娜同在一个阵营的主持人何炅和汪涵,也曾面对湖南卫视“一哥”之争,但两人都选择了坦然面对,公平竞争,用自己的实力和在舞台上的具体表现说话。最终,两人的主持水平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何炅是湖南卫视的“一哥”,而汪涵是湖南卫视的“大哥”。拿他们的做法与谢娜一比,可以说是高下立判。

   585字

  说林广记之“有此一失”

  一句失言 晚提两年

   从北京一所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肖平凭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被一家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聘用。不到两个月,他为公司的计算机系统顺利升了级,并将自己的两项硬件开发成果贡献出来,使公司业务大大拓展。他还承担了公司电脑应用培训工作。肖平不俗的业绩和表现,很快引起了总公司领导的关注。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肖平依然没有得到总公司的提拔。究其原因,竟与他一次说话失误有关。

   肖平勤奋好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计算机博士研究生课程,天天“啃”那些比砖头还厚的专业书,有时还熬夜学习到第二天凌晨。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肖平正在狭窄的寝室里看书,一位衣著随便、稍微谢顶的中年男子走进了他的房间。

   “小伙子,真刻苦用功啊,星期天也不休息一下?”他一进门就拿起肖平小方桌上的一本比砖头还厚的计算机专业论著翻看,脸上露出一种亲切、爱抚的神态。

   肖平抬头一看,见不是熟人,不愿意打断自己的思路,竟没有起身让个座,也没有说句谦虚的话,只是端起杯子喝了几口水,冷冷地说:“搞专业工作嘛,就得读专业书。这些书,不是一般人看得懂的啊!”说着,脸上显出清高和自负。

   “能打断一下,谈谈么?”中年男子期待地说。

   肖平有些不耐烦了:“没有时间啊,我正忙着看呢!”他头也不再抬,只顾看自己的书。

   中年男子微微地叹了口气,无奈地退出了肖平的斗室。

   过了两年,肖平业余把博士研究生课程攻读完了。总公司终于下通知调肖平去担任副总裁助理。当肖平进入副总裁办公室时,只见大书橱里尽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书籍,他攻读过的专业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肖平正在大书厨前发愣,副总裁走过来抚住他瘦削的肩头:“这些书,不是一般人看得懂的啊!”随后噗哧一声笑了。

   一听这话,肖平突然回头凝视着面前的副总裁:“啊,您是——”

   “我就是两年前去过你的小屋,希望同你谈谈,而你太忙不同我谈的那个老兄啊!”副总裁又笑起来。

   “哎哟!”肖平这才记起那一幕,满脸通红,“真对不起,副总,真对……对不起!”

   “没什么,那都过去了。”副总为肖平沏了一杯龙井茶,“你到这儿来,有的是书看,而且不用你花钱买,是吧?你看,我这个‘一般人’也很爱书,计算机的专业书啊。”

   这位副总裁,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到美国哈佛留过学,获博士学位。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想用他,可他执意回国创业。那次他闯进肖平的寝室,就是想了解一下小伙子的情况,尽快把他调到总公司来,然而小伙子的那句“这些书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以及对人的冷漠、傲慢,让副总一时拿不准了,多考察了他两年。

   一句狂妄的话,一种对人不屑一顾的态度,让肖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081字

  说林广记之“言语祸福”

  一句玩笑,皇帝惨遭杀害

   东晋时期,有一位皇帝叫司马曜。一天晚上,司马曜和自己最为宠爱的张贵人饮酒取乐。酒过三巡,司马曜望着身边这些载歌载舞、年轻貌美的宫娥侍婢,笑嘻嘻地对张贵人说:“跟她们相比,以你的年纪都该被废掉啦!”张贵人被宠爱多年,整天与皇帝过着不知白天黑夜的日子,听了这句话她心里咯噔一下,非常害怕,心想:人们都说酒后吐真言,皇帝看来是嫌自己年老色衰,想废掉自己了。于是,她决定提前下手,省得让自己老死冷宫。

   这天晚上,司马曜喝得酩酊大醉后,张贵人把他搀到偏殿。确认司马曜睡熟了以后,张贵人命自己的心腹宫女拿来一床被子,猛地捂到司马曜的头上,将他活活闷死。

   因为自己的一句戏言,年近35岁司马曜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死于宠妃之手。     

  一个请求,使臣转危为安

   古时候,在我国西域地区,某个小国有这样一项风俗:任何人在国王的宴席上都不能翻动菜肴,只能吃上面那部分;否则就是侮辱国王,要被杀头。

   一次,一位邻国使臣来访,国王非常热情地设宴招待。宴会开始后,侍者端上一条盖着香料的鱼。使者不知规矩,吃着吃着就把鱼翻了过来。大臣们见了,齐声喊道:“陛下,您遭到了侮辱,必须马上处死他!”国王叹了口气,对使臣说:“你听见了吗?如果我不处死你,难以服众。不过,念你是邻国使臣,不知我国习俗,我准许你在临死前提个请求,我一定照办。”

   使臣想了想说:“我希望在临死之前,让每一个看见我翻转鱼的人都挖去双眼。”大臣们听后面面相觑,然后一个个站起来,纷纷发誓说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因此不应该被挖掉双眼。这时,使臣微笑着说:“既然没人看见我翻动那条鱼,为什么要处死我呢?”国王和大臣们没办法,只好招呼使臣继续吃饭。凭着一句机智的请求,使臣转危为安。

  700字

  说林广记之“成语解析”(注意:必须是与“语言”有关的成语)

  巧舌如簧

   “巧舌如簧”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意思是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现在,“巧舌如簧”多用来形容用虚伪动听的言辞来哄骗他人,是贬义词。

   战国时期,张仪听说楚王最宠爱南后和郑袖两个美人,便去拜见楚王,说“中原之地的女子,容貌姣好,似天女下凡!”楚王听了便非常神往,于是给了他许多珠玉,让他到魏国选美。张仪怀揣珠宝,并没有立马离开楚国,而是把这件事传播了出去。

   南后和郑袖听说后十分惊恐。于是,两人又送了张仪大量黄金,想让他阻止别的美人入楚。于是在楚王为张仪饯行时,他又请求楚王让南后、郑袖前来佐酒。张仪一见她俩,故作惊讶地大赞一声:“如此佳人!”说着,急忙拜倒楚王面前:“仪有死罪于大王。”楚王忙问张仪怎么了,张仪说:“我走南闯北,周游列国,还从未见过像大王身边如此貌美的佳丽。小人前番所言到赵魏一带为大王选美人,实有欺王之罪也。”

   听到张仪对自己宠爱的美人如此夸赞,楚王不但不生气,还安慰张仪:“先生不必介意。我本来就认为天下再没有像她俩这般貌美了。”就这样,凭着巧舌如簧,张仪两边受益,骗得黄金千两。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像张仪这样巧舌如簧的骗子,这就需要我们随时提高警惕。

   2006年4月23日,一名女子混进广州大学女生宿舍,说其所在文具公司因电视台广告成本太高,就想在大学城找高校代理,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代销文具。她热情地对小张说:“你做我们的代理不但可以得到锻炼机会,而且还能减轻家庭负担,你迟早都要出去面对社会,现在借这个机会就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又不用花太多时间……”

   见小张很感兴趣,她又说:“我们是第一次交易,不可能把所有畅销的东西都给你,所以就要你一次性买下我包里的这批货。当然,这其中是有些不畅销的文具,可能卖不出,但你放心,你卖不出去的东西可以全部退还给我,我会把钱如数退给你。其实你是不担负任何风险和损失的。而且我们绝对是正规的公司,你以后放假不回家还可以去我公司那打工呢……”涉世未深的小张经不起她巧舌如簧的游说,花了600元从她手中买下了这批货。等那女子走后,才发现那些文具其实只值几十元。小张意识到自己被骗后,便马上报了案。后经调查发现,还有数十名女学生上当,被骗金额达数万元。

   社会交往中,遇到过分热心、巧舌如簧的人和形形色色的“大小忽悠”,务必多留个心眼,谨防受骗上当。遇到可疑情况还要及时报警。

  共979字

  说林广记之“逸闻趣事”

  丰子恺说“丰”

   说话,每个人都会,但要把话说得让人能听懂,就得注意谈话的对象。

   一次,丰子恺在轮船上,遇见一个钱庄商人问他的姓名。丰子恺答:“姓丰。”钱庄商人纳闷地问:“什么风?”丰子恺解释道:“咸丰皇帝的‘丰’。”钱庄商人不解。因为年代相去甚远,商人也不大看历史书,因此并不知道咸丰。丰子恺又说:“五谷丰登的‘丰’。”谁知钱庄商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仍不知道是哪个丰,便茫然地摇摇头。丰子恺哭笑不得,只好拿笔在纸上写了个“丰”。钱庄商人一看恍然大悟,连声赞道:这姓不错!是“汇丰银行”的“丰”啊!丰子恺也乐了,心想: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的确比“五谷丰登”要时髦,比“咸丰”要通用。这回学了一招,以后别人再问自己的姓时,就可以这样回答了。

   没多久,丰子恺和一个农民同乘一辆车,二人交谈甚欢,丰子恺便自我介绍:“鄙人姓‘丰’,汇丰银行的‘丰’”。农民大叔一辈子在乡下种田,并没听说过还有个汇丰银行,就摇头表示不知。丰子恺就说:“咸丰皇帝的‘丰’”。农民大叔只关注自己的温饱,并不去管谁又坐了江山,何况是百年前的皇帝,于是仍是又摇头。丰子恺只好在他手上写了个“丰”。农民大叔忙说:“好姓好姓,年年丰收、五谷丰登的‘丰’啊!”丰子恺恍然大悟道:“一直觉得说话并不是难事,可对待不同的说话对象,要说的话还真不一样。看来我也得好好学学说话的功夫喽!”

   563字

  说林广记之“妙语赏析”

  毕福剑幽默却“剑”

   在央视《星光大道》的一期节目中,一名选手在“才艺大比拼”环节做了精彩的剑术表演后,走到毕福剑跟前,将剑递过去,笑着说:“毕老师,请您给大家耍两下子,大家说好不好?”“好!”台下观众叫喊声一片。

   老毕不慌不忙地把剑推挡回去,带着他一贯的“坏笑”回答道:“我什么东西都能耍,就是不能耍剑,我毕福剑耍剑,那不是自己耍自己吗?”话音刚落,现场观众都大笑起来,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赏 析:大家都知道,毕福剑虽然多才多艺,但耍剑却是个外行。选手故意刁难,请他耍剑,就是想让他当众出丑,谁让你老毕平时喜欢“整”人呢?看你这回如何收场。毕福剑心里很清楚,如果随便耍几下,难免出乖露丑,让人笑话。可姜还是老的辣,老毕反应机敏,见招拆招,用借代的手法,以名字中的“剑”代表自己,巧妙地将“耍剑”曲解为“耍自己”。这番话,幽默新奇,暗藏玄机,既委婉地拒绝了选手的请求,又活跃了现场气氛,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可谓一举多得。

  410字

标签: 生活不易的说说心情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