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经典语录200则: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短语录 262 0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名句的诞生

孟子去1齐。充虞2路问3曰:“夫子若有不豫4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去:离开。2充虞:人名,孟子的学生。3路问:在道路上问。4豫:高兴的样子。

孟子离开齐国,他随行的学生充虞在道路上问:“老师您看起来很不高兴的样子。前几天我还听老师说过:‘君子是不会怀恨上天,也不会责怪他人。’”

名句的故事

齐国是孟子心中最适合推行王政、效法周天子一统天下的诸侯国,但是却在“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过程中,对齐威王逐渐心灰意冷,最后选择离开。对于孟子这样有学问、有德行、有辩才的人,却遇不到真正的伯乐,或多或少都是落寞的神情,因此才会引起弟子充虞的误会。事实上,孟子仍保有君子“宠辱不惊”的修养,也确实是“不怨天、不尤人”。

“不怨天、不尤人”是出自《论语·宪问》,后来引申为“怨天尤人”,就是抱怨上天没有帮助他、别人没有帮助他。相反的,一个人遭逢困境,如果能检讨自己,不怀恨上天,也不责怪他人,这就叫做“不怨天、不尤人”。另外有一句成语叫做“怨天怨地”,怀恨天地、抱怨不休,这与“怨天尤人”是相通的道理。

孟子曾告诉他人,是他自己心甘情愿、不远千里来见齐威王,然而不受到知遇,他也是不得已的。事实上,孟子在远离齐国前,还在边界附近的昼城多住了三个晚上,等待齐威王回心转意。孟子说,齐威王始终没有追他回去,这才让他有不如归去的想法。所以,孟子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不怨天、不尤人的君子。

历久弥新说名句

北京大学曾经破格录取一位“文学天才、数学白痴”的学生,名叫罗家伦,他也是“五四运动”的健将之一。罗先生写了一篇《运动家的风度》,被收录到国中的国文课本,主旨是教导学生“认识君子之争”。他说:“有风度的运动家,要有服输的精神。‘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运动家正是这种君子。”罗家伦认为,输了只能怪自己不行,充实之后再卷土重来即可;别人赢了,心中应该佩服,如果因此怒骂别人,不但无聊而且无耻。这就是告诉我们,人要懂得“输得起”,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怨天尤人上,把抱怨的时间用来充实自己,才会有翻身的机会。

赖建鹏在《福音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感恩与赞赏》,他谈论道:“能够向神感恩,向人表示谢意,是人类最美丽的情怀。”赖先生的这句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以及反省。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疏离,有时候连一句谢谢都很吝啬,更何况是心中要怀抱感恩呢?

赖先生进而举例一位曾被关进监狱18个月的神学家潘霍华(Dietrich Bon Hoeffer)。作者这样写道:“他被关进了牢房,但他不怨天不尤人,却为看到在监房的庭院里有一只画眉鸟而感谢上苍。”我们知道看到画眉鸟对普通人而言,是多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对于关在牢房中的人,可是件不容易的事。能够对这样的小事而感恩的人,其实是有福气的,因为他用的是上帝的眼睛来看全世界。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名句的诞生

曰:“有覆1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2,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3,而不见舆薪4。’则王许5之乎?”

曰:“否。”

———梁惠王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覆:陈述、报告。2钧:古代的重量单位,30斤为一钧。3秋毫之末:指细微难见的东西。毫,毫毛。毫毛的末端到秋天就更尖细、更小而难见。4舆:车子;薪,木材。5许:赞许、同意。

孟子说:“假如有人来向大王报告说:‘我的力量能够举得起3000斤的重物,但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得清秋天毫毛的末梢,可是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薪。’大王,您会相信他的话吗?”

宣王说:“当然不会相信了。”

名句的故事

由于以“君子远庖厨”一说博得齐宣王的信服,因此孟子得以再接再厉地将自己的论点与想法逐一道出。而这回,孟子与齐宣王讨论的重点继续围绕在“不忍之心”与“王道”的关联上。

明白自己具有“不忍之心”后,齐宣王自然要问及“不忍之心”与“王道”之间有什么关系存在。而此时,孟子便使用逻辑上的“归谬法”,举出“能举起千钧重物的人举不起一根羽毛”,以及“可以看到秋毫之末的人却看不见眼前的舆薪”这两种荒谬说法,让齐宣王自己亲口否定,然后再提及先前讨论过的“君子远庖厨”说法,让齐宣王明白,既然“不忍之心”都可以恩及禽兽,之所以无法将这种用心恩及百姓,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不为。也就是说,齐宣王不是做不到这件事,而是不愿做,或没有想到去做。

因此,孟子认为只要齐宣王可以将不忍听闻禽兽悲鸣声、不忍看到禽兽遭宰杀的“不忍之心”用于百姓身上,“王道”自然而然地便施行了,而四方百姓也自然愿意归来,天下自能一统。

如此巧妙的论述、如此切合实际的举例,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也难怪齐宣王听得是心悦诚服。人们都说孟子善辩,由这个例子确实可看出个端倪。只是,如果今天孟子尚在,听到人们如此评论他,恐怕还是会拈须微笑地说着他那句千古名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历久弥新说名句

孟子在讲道理时,很少使用空洞的说教方式,而是多采用形象化的比喻,就像此句中的“力举百钧”以及“明察秋毫”,不仅浅显易懂、寓意深刻,并且也使聆听者容易接受。

在今天,“力举百钧”多被人用来形容人的孔武有力,自然,将之放在举重运动员的身上更是适合不过了,正因如此,所以每当有举重赛事时,“某某某力举百钧、独霸天下”、“某某选手力举千钧当仁不让”的说辞与新闻标题出现率也会特别高。

而“明察秋毫”这一句更成为后世通用的成语,有时人们也将其写作“明鉴秋毫”,意思都是相同的。而最常被冠以这个美誉的,在古代则是“包公”、“施公”之类的清官,像《三侠五义》第四十二回中便如此形容包公:“不想相爷神目如电,早已明察秋毫,小人再也不敢隐瞒。”而在现代,则多用来称赞警调单位及法官的明辨是非、公正不阿,例如“检察官明察秋毫,被告人旧罪曝光”、“明察秋毫之末,细微处见证公正”等。

除了中国,其实在国外也有类似的说法:“be perceptive of the slightest”(洞察最容易被人忽略之处)。由此可见,无论古今中外,对“明察秋毫”的希冀,以及对司法公正的期盼,都被世人同等重视。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名句的诞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1矣。天油然2作云,沛然3下雨,则苗浡然4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5之?今夫天下之人牧6,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7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8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梁惠王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槁:干枯。2油然:盛多的样子。3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又指大水澎湃、不能制止之意。4浡然:蓬蓬勃勃。5御:挡住、制止。6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意指国君。“牧”是由牧牛、牧羊的意义引申过来的。7引领:伸起颈项、伸长脖子,意指期待。8由:同“犹”,好像、如同。

大王知道禾苗的情况吗?若七八月间适逢天旱,禾苗就会干枯。而一旦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大雨,禾苗便又会蓬勃地生长起来。这样的情况,谁能够阻挡的了呢?现今各国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么老百姓归服他,就像是雨水向下奔流一样,又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名句的故事

正当孟子费心地将人民比喻为流水,苦口婆心地继续着自己的“说客”工作时,我们必须知道的是,他此时说服的对象已然更迭,因为梁惠王已逝,而与孟子对话的人则是梁惠王之子梁襄王。虽然“革命尚未成功”,虽然梁襄王不像梁惠王那样虚心,但孟子依然努力,尽管这是他最后一次接受梁襄王的召见。

因为在这一回的对话之后,梁襄王接受了苏秦的建议,加入“六国合纵抗秦计划”,让自己的国家走向黄昏、走向灭绝。不过孟子或许对这个结果早有预见,因为在这次对谈之后,孟子显而易见地对这个新即位的君主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他出门后对人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梁襄王远远望去一点也没有人君的样子,就算走近了也没见有什么威严。)

这样形象生动、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评价,几乎就将预告了梁襄王终将因自己短视的个性而尝到苦果,而梁襄王一张口便突兀地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天下如何才能安定?)更给人一种不虚心、说大话的感觉。但尽管如此,孟子还是耐心地向他讲述了如何“定天下”的方法,这个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先统一天下,而不喜欢杀人的人方能统一天下。

这个道理看似荒谬,但如细思,会发现孟子所谓的“不嗜杀人者”也就等同于“仁者”,而像“仁者无敌”这种论点,孟子早已多加阐述,追根究底,依然是以“仁心”行“王道”的延伸。

历久弥新说名句

孟子曾在许多地方,都拿“水之就下”作为比喻,除了这个主题所提及的“民归之,由水之就下”,还有“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可见在孟子的观念中,只要是“自然而然”、“本该如此”的状态,都可用“水之就下”来作为比喻。

但其实由水的特性中悟出生命与人生哲理的人,并非只孟子一人。在孟子之前,孔子便曾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就是对人生有限、宇宙无限的感慨;孟子之后的荀子,也曾说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能覆舟”的话,来阐明为政者与百姓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孟子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并用被后世的为政者拿来作为自省之用,而更多的,则是被政论家们用来对为政者及其所施政策的批评与警示。

除此之外,军法大师孙子更由水的流动形态中,悟出一套克敌制胜之道:“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

看了这么多过去学者及哲人们因水而产生的深刻思想及言论,你是否也由其中得到某些体悟呢?或许此刻,你也可以试着思考水的特性,看看是否能得出一番对人生的新见解。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名句的诞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1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王:音wànɡ,使四海归服。

国君能以百姓的欢乐为欢乐,百姓也会以国君的欢乐为欢乐;国君能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能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却还不能够使四海归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名句的故事

一回,齐宣王将孟子请到了自己在郊外的别墅精心款待,招待之余,夸耀似地对孟子说:“我招待您到这样好的地方来,不知道您是否感到快乐与荣耀?而像您这样的贤者,喜欢这种享受吗?”

显而易见的,齐宣王的做法上是有些不明智,因为与孟子讨论了那么多回,他居然尚不明白孟子的个性,还为自己挖了个坑,让孟子有机会来对他说教,自然,免不了又受到孟子的一番“再教育”。

当时,孟子立即回答齐宣王的问题,并且一点不遮掩地说明自己确实也喜欢这样的待遇及享受,因为只要是人,都会喜欢这样的享受。只不过,如果只有君王及少数人才能有这样的享受,那么百姓们一定会有微词。而百姓们的微词虽是不对的,但错得更离谱的却是只懂自己享受的君王。因为真正好的、能一统天下的君王是会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以百姓的欢乐为欢乐,而如此一来,百姓们才会以君王的忧愁为忧愁,以君王的欢乐为欢乐。

孟子这一席话其实与先前跟齐宣王讨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意涵一致,只是在角度上更为开阔,不仅提到“乐”的问题,也同时提到“忧”的问题。

所谓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其实都是以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与孟子一贯倡导的“民贵君轻”思想相吻合,毕竟如果人民个个怨声载道,社会无法安定,国家根本动摇,在这种连国家都快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君主的位置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或许我们对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不是那么熟悉,但我们对由这句话衍生出来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一定是耳熟能详、倒背如流。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表达的是一种“君民一体”、“同喜同忧”的互动精神,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注入了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奉献”的精神,较之孟子所言,更具有一种浓厚的“悲剧”意识。并且,孟子强调的主体是君王,目的是让君主“王天下”,而范仲淹强调的主体是“个人”,目的是“为民解忧”。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此类“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英雄,例如明末抗清明将史可法,在豫亲王多铎领10万清兵围攻扬州城时本在外地,得知消息后冒死赶回,并与之激战12天,但终究不敌。而在扬州城沦陷前夕,史可法心痛之余写下了绝命书寄给母亲及妻子,并为了不让清兵伤及无辜百姓,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终遭凌虐而死。而除了史可法外,像岳飞、文天祥等人,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并且至今仍被人歌颂。

正因为这些人是真正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倾尽全部心力地想补救时弊,并且绝不为外物所动,因此再苦再难也不能动摇他们心中的信念,而这种“坚持”,是绝对值得后世的我们学习的。

其实,被强调要好好学习孟子与范仲淹所提出的“先忧后喜”精神者,除了政治家之外,还有军人们,像中国著名的军校“黄埔军校”曾经将“精诚团结”、“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列入教材中。

现在,你可以试着去思考,在现今的社会上,还有些什么样的人物可以称得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或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名句的诞生

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2,孰乐?”

曰:“不若与众。”

———梁惠王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乐乐:第一个“乐”字指音乐,动词,是奏乐和听乐的意思;后一个“乐”则意指快乐。2少:少数人;众:多数人。

孟子问:“一个人独自欣赏音乐时的快乐,和与其他人一起欣赏音乐时的快乐相比,哪一种更为快乐呢?”

齐宣王说:“与其他人一起欣赏比较快乐。”

孟子又问:“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和与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相比,哪一种更为快乐呢?”

齐宣王说:“很多人一起欣赏比较快乐。”

名句的故事

庄暴是齐国的大臣,有一回齐宣王召见他,问了他一句:“我喜欢音乐。”由于不明白齐王的用意,因此庄暴不敢随意作答,只好沉默以对。而看到了庄暴的沉默后,齐宣王又追问了一句:“你对我喜欢音乐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身为臣子的庄暴有些左右为难,因此庄暴不得不赶紧求见孟子,一方面想明白孟子是否能由这段对话中揣摩出“上”意,二方面也希望孟子能教给他一个最适当的回答方式。但孟子却只回答了他一句:“既然齐王这么喜欢音乐,那么国家应该治理得差不多了吧。”

几天之后,孟子见到了齐宣王,并问及齐王是否有与庄暴讨论到音乐方面的事。齐宣王听到后,脸色有些不太自在,因为他担心身为一国之君不去关心国事却喜好音乐,不但有可能遭到舆论的挞伐,更可能会受到孟子的批评。

但孟子提及此事的本意自不是为此,而是抓住机会,又一次地借着音乐之事来宣扬自己的理念,小小地教育了齐宣王一回,告诉他什么才是一国之君真正的快乐。

在孟子的观念中,国君自然可以喜欢音乐,也可以喜欢田猎,但这个“喜欢”得出的“快乐”,必须是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不能只是君王一个人快乐,而是应连百姓也能分享到国君的快乐心情。

如果国家治理得不好,导致民不聊生、百姓叫苦连天,那么国君对某事、某物的喜好,只是一种自私的感官享乐,只会造成百姓的反感与不满。如果国家治理得好,整个国内和乐安康、歌舞升平,国君出门田猎或享受音乐之美时,百姓们自然可以因此感受到国家的富强、富足,并也因君王的身体强健而感到欣慰。

因此,能够“推己及人”的快乐,具有分享价值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快乐,才是一个国君真正该拥有的快乐。

历久弥新说名句

当初孟子说出“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这句话时,虽然主要探讨的是“音乐”方面的问题,但其实这个“乐”却是具有概括与分享性的,也就是说可以普及至任一让人觉得“愉悦”的方面,并因此演变成为千古名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人是群体的动物,因此“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表达出的不仅仅是一种“分享”的观念,更是一种“无私”的价值观。在今天的社会中,时时可见人们引用此句,只是有时是直接引用,例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网络电台兴起,‘播客’横空出世”、“独乐乐?与人乐乐?春节你怎么娱乐?”之类的新闻标题;而有的则是引申其意,就像某咖啡广告里那句“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的经典台词。

但有趣的是,“独乐乐”这句名言在现今有时也因为对象与范围的不同,而产生了完全相反的说法,那就是“众乐乐不如独乐乐”。而何时会有所谓的“众乐乐不如独乐乐”呢?有人认为潜水至深海中与海底生物嬉戏是一例,有人则认为洗澡时高歌一曲也是一例。

今天,当进入到网络时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句话可说是最恰如其分地形容了“网络资源共享”的一种互助心态。但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在享受网络资源共享的时刻,也绝不能忽视了“版权”的重要性。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名句的诞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1,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2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3而已矣。

———梁惠王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箪:盛食物的竹器;食:食物;浆:水、酒。2水火:比喻害民的虐政。3运:回转。

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而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到路旁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还有别的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会立即转身而去寻找其他出路。

名句的故事

虽然在孟子的殷殷劝说下,齐宣王似乎有些体悟,在言语上也表示接受孟子的观点,但最后齐国仍与燕国交战,并且大败燕国于城下。

打败燕国之后,齐宣王又找来了孟子,问说:“打败了燕国之后,有人劝我占领它,也有人劝我不要占领它,先生您说如何是好?”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孟子自然知道再多费口舌讨论战争是如何戕害百姓也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一方面先给齐宣王戴个高帽,声称既然燕国百姓是夹道欢迎齐王军队的到来,必定是因为原来的君王过于暴虐,而另一方面,孟子依然没忘记来个机会教育、警告齐宣王,若不好好善待百姓,那么燕国的百姓们有一天一定也会因再度唾弃暴政而转身离去。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狐疑,认为一贯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孟子为何会支持齐宣王进占燕国,并且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但其实,这里正显现出孟子的“通变”之道。因为既然齐王都已打败燕国,燕国国君也确实暴戾、荼毒百姓,因此本着与“杀一夫而非弑君”的相同思想,孟子同意符合“正义”的“圣战”,就像是齐宣王曾说自己有好色、贪图享受、好勇等诸多毛病,但孟子还是将其视为小事,毕竟与那些真正残暴的君主比起来,齐宣王还算是“孺子可教”,看样子“大处着眼、小处马虎”的道理,孟老夫子还是深懂个中三味。

历久弥新说名句

自孟子“如水益深,如火益热”此句一出,由它衍生出的“火深火热”这句成语,便成为中国千百年来形容暴君荼毒百姓,致使百姓活在痛苦不堪的情境中的一个生动譬喻。在英文中有一个相似词语“extreme misery”(极度的痛苦),也是泛指“水深火热”之意。

本来“水深火热”所表达的情境是毋庸置疑的,与“水火倒悬”相似,而与“海晏河清”、“安居乐业”相反。当人们要表达生存环境的不堪、描述生活的苦痛,以及形容所处情境的尴尬时,“水深火热”绝对是一个使用率极高的成语,例如:“网咖产业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股票市场水深火热,监管层为何见死不救”等,可使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而除了这些正规的使用方式之外,人们也开始利用字面上的意思来做文章,而使得“水深火热”这四个字开始有了不同的意涵。例如一则讲述上海同时遭受热浪及暴雨双重袭击的新闻,标题便定为:“水深火热,上海七死逾四十伤”,真可说是一语双关、妙不可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名句的诞生

天时1不如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3。

———公孙丑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天时:对战争有利的时机或气候。2地利:对攻守有利的地理形势及条件。3人和:深得人心,团结一致。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名句的故事

孟子虽然不好战,但面对战争问题时,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此处他所讲的“天时、地利、人和”,便是打赢一场战争的几个关键问题。在孟子的想法中,时机和气候的有利,不如有地势的有利,而地势的有利,又比不上众人的齐心协力。

所谓“地势”的有利,就是指一个能拥有三层内城墙,以及七层外城墙的城池。而所谓“天时不如地利”,指的则是就算敌人抢占了好时机,或是趁好天气之日来攻城,但面对着如此固若金汤的城池,就算四面强攻,也着实很难攻破。

而“地利不如人和”,讲述的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城池的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也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也非老旧驽钝,粮草更不是不够充足,但此城最终还是被攻破,而被破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军士及百姓的信心不够,无法团结一致共同退敌,以致最终选择了各自弃城而逃。

借由这个推论,孟子讲述了两层重要的道理,一则警示了在上位者应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理深藏于心,二则表明了只要国家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共体时艰、一致对外,必能不战则已,战无不克。

自然,孟子此说并不是由“兵法”的角度上入手,讨论的依然是“人心”的问题。但再高明的兵法,也必须交由人去施行,若施行者只是一群民心溃散的军士,那就算孙子再世也恐怕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荀子·王霸篇》中曾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在这里,荀子所指的“天时”指的是农时,“地利”指的是土壤肥沃,“人和”则是指人的分工。

到了孟子之时,所谓的“天时”指的是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而“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可以这么说,荀子是由“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论述“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并且他也没有区分这三者之中重要性的先后,而是三者并重,缺一不可。孟子则不同,他主要是从“军事”角度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并且还明白无误地指出在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人和。

到了今天,再谈起“天时、地利、人和”时,大部分的人皆将这三者视为“成功”不可缺的要素,并且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在这三个要素完全发挥作用时,成功才会来到眼前。而事实上,在国外也有类似的语句:“An ounce of luck is better than a pound of wisdom.”(聪明才智,不如运气。)只不过在这里,对于运气的看重更甚于一个人的聪明才智。

2004年奥运“跆拳道”金牌选手陈诗欣在接受某女性杂志采访时,曾经这样说过:“对不再比赛的我而言,奥运是个美丽的回忆,当我在颁奖台上把手放下的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我还是陈诗欣,一切没有不同。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对荣耀抱持平常心。”虽然谦和地将自己“前无古人”的好成绩归功于“天时、地利、人和”,但陈诗欣荣耀背后的努力与奋发、心酸与泪水,也绝对是真实的存在。

就像前人所说:“机会永远只留给准备好的人。”由这个例子看来,我们若真的希望在某一个方面获得成功,个人的努力是绝不可被忽略的。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1生2之物,一日暴3之,十日寒4之,未有能生者也。”

———告子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易:容易。2生:生长。3暴:是“曝”的本字,指在日光下曝晒。4寒:冷冻的意思。

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生物,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日,却又接连地冻个十日,在这样的状态下,不可能有植物能够生存、生长的。

名句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发展很蓬勃,因此也就衍生许多教人如何念书学习的励志文章。儒家在关于“如何学习”这方面也颇有心得,除了开山祖师爷孔子提出很多精湛的关于教育的看法外,孟子也继承了他的遗志,当起“孟老师”,每日谆谆教诲起来。

大致上,孟子是有当老师的天分的,因为他擅用各式各样新奇、有趣的比喻;或挖苦、反讽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主张。而本篇名句之时代,孟子的受教学生据说是齐王。

有一天,喜欢管人闲事的人跑去找孟子,半嘲笑地说:“看来你这个老师也不怎么样吧?齐王受教之后还是跟从前一样笨!”孟老师听完既不气喘也不脸红(不怒不火),而是娓娓说道:“大王的笨,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纵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就又让它挨冻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呢。”

孟老师继续说:“而我和大王之间就是这种情况,我们两人相见的时间太少。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害’他的奸邪之人就立刻跑来,即使大王有一点善良之芽刚刚萌发,也不稍刻就被他们冻杀了,我能怎么办呢?”这抗辩是不是挺有说服力的?还没完呢,孟子接着又举例:“又好比下棋,虽然只是一个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也是永远学不会的。像弈秋是全国有名的下棋高手,今天叫他同时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非常认真地在听弈秋的指导;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又想着如果大鹏鸟飞来的时候要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结果后者的射艺大不如前者,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答案很明显:当然不是。”

孟子反复地举例,就是要说明,做事要认真、持之以恒,“做一天、休息十天”,是永远别想成功的。而后人则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简化为“一曝十寒”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

历久弥新说名句

毛泽东曾说:“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一曝十寒就是如俗语所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成功将变成不可能的任务。因此,贵在坚持,在有恒心。逆水行舟,不进必退。

不但凡人必须努力,就算仙人也是没有不劳而获的。宋元丰年间(西元1078—1085年),江南地方发生大洪水,山洪横流,沟壑暴溢。几个渔人看到一截尺余长的浮木在河面飘来荡去,于是几人联合将浮木捞起,却发现浮木非木而是人,而且是大活人。

那人身上的衣服已经朽烂,但身体不仅完好无缺,了无伤痕,而且肌肤青白如玉,双眼瞳仁炯炯有神。只见他眨了一下眼睛,打了哈欠,伸了伸懒腰,仿佛刚刚睡醒一般。“现在是嘉祐几年?”是这奇人开口的第一句话。

旁人便告诉他,仁宗早已在嘉祐八年(西元1063年)逝世,他的儿子英宗也过世了,现在是他的孙子神宗,号“元丰”。那人听后,长长地叹一口气道:“唉,我这一觉睡得好长啊。”并娓娓道出他的故事。

原来这人是一个商人,经商失败后的一天,他遇见两位道人,道人惊异地看着他说:“你风标清奇,有方外之趣,你呀,可以修仙学道。”于是,他就尾随二位道人一起到了江南茅山。到了茅山,他们住在一个洞穴中,二位道人天天向他传授如何修道成为神仙之术。直到他学习到一半,二位道人告诉他说:“我二人有事远行。我俩走后,你要继续修持,勿惰勿畏,戒躁戒骄,融神寂虑,定有所成。”说完,二道人就化做两股清烟飞去。

自此,他就居于岩洞之中,茫茫然不知天地之变,物换星移,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汲汲营营也完全远离他的洞穴。“没有想到,我刚刚一觉醒来,竟有你们诸位在我身边。”

大家听了非常惊奇,就为他设置斋室、馆舍,把他当做神明一样供奉祭拜、日奉素果。当地的百姓,甚至官员,听到传言也纷纷赶来造访拜谒,探求命运之机。甚至还有外地人慕名远道前来。

但是这位“半仙”其实修炼仍未成果,也尚未能参透玄机,但随着声望日高,竟也就把自己当成“活神仙”。开始时,他仅稍取一些供果食物来吃,渐渐的所有馈礼宴席都来者不拒,供奉的衣衾钱帛也是坦然接受。他本来就是钻营钱财的商人,至此贪婪的欲望又死灰复燃,大肆放纵耽溺肉体之乐,渐渐变得满脑肠肥、痴呆迟钝起来,所谓的“活神仙”最后竟是因血压太高而一命呜呼哀哉,只留下一旁错愕的凡人。有位老人就叹息道:“纵有仙根,亦须修炼。此人不思进取,背叛师教,终致累年之养,损之俄顷之间。惜哉!”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名句的诞生

孟子:“天下有道,小德役1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离娄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役:服事。

孟子说:“天下有贤明君主行道的时候,德性小的诸侯听命于德性大的诸侯,才能小的诸侯听命于才能大的诸侯;天下混乱无道的时候,小的国家听从大的国家,弱小的诸侯听从强大的诸侯。这两种情况都是天理,顺应天理的就生存下来,违背天理的就自取灭亡。”

名句的故事

孟子是拐个弯来说明执政者掌握了仁德便掌握了天道,天下人就会自动归顺。他先举例春秋时代齐景公非常感慨自己处于必须听命他国的无奈,所以只好把女儿嫁到吴国去。就孟子的观点而言,齐景公嫁女儿就是顺应天道,弱国听命于强国,是很自然的天理,如果齐景公违背了这个道理,恐怕就会为自己的国家招来杀戮。

孟子接着又提出《诗经》的记载,由于天命已经转移到周朝了,所以商朝的子孙也不得不归服周朝;而天命转移到周朝,是因为天命是归向有德的人。孔孟咸以为,一个君主只要好仁德,天下就没有人能胜过这位君主。顺应天命、天道,是儒家很重要的主张,天命、天道的变化,就是历史的演进、时势的变化,对抗这种局势的,便是自取灭亡。

其实荀子也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天运有它一定的轨道,不为他物所干涉;但是人世的吉凶祸福,会因为人们对天道抱持的态度,而有所改变;依应天时秩序则得福,破坏则得祸。又例如管仲也有说过:“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管子·形势》)可见先秦诸子对于天道的顺应,都有共通之处。

历久弥新说名句

话说刘备前去拜访卧龙诸葛孔明的途中,先遇到了孔明的朋友崔州平,刘备向他说明,来找孔明是为了寻求安邦定国之策。岂料崔周平回答,即使找到孔明也不见得可以挽回乱世之局,他说:“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看来崔州平深信历史自有其规律,人无法强求(《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而当孔明的老师水镜先生知道自己的学生出仕刘备时,也深感孔明“得其主却不得其时”。这个“时”对中国人来说异常重要,因为它关乎天命所在处。“不得其时”或许让人深感扼腕,但,这或许就是上天的安排吧。

奇美电子董事长许文龙先生在担任总统府资政一职时,曾在总统府的网站上发表一篇《身后事,自然事》。许先生说他对自己的身后事“坚持以环保、回归自然”,而且“不造墓、不做像”,主张被火化之后,随处可撒骨灰,以回归自然。许先生的想法是来自于对SARS事件的反省,他思考人与自然的共存法则、人类之于大自然的破坏,再想想中国人的“风水观”,死人与活人争地,只是加速对郊区、山区的破坏与干扰。因此他呼吁大家以“顺天者昌、逆天则亡”的态度,善待大自然,并留给后世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

证严法师为了南亚地震海啸的援助活动,发表一封祝福函。他说:“行善不能等,善就是福,一善一福就能破灾难。”又说:“世间之所以有天灾人祸,就是因为人间缺少了善与爱,此即‘顺天者生,逆天者亡’的自然法则。”(2004年12月28日证严上人祝福函)因为天是慈悲的、善良的,发挥这两种力量,就是顺天,自然得到破除灾害、获得生存的力量。证严法师之前就屡屡强调“敬畏天地就会畏惧因果”,因为知所敬畏,就懂得去恶行善、顺应天道,就能为世界带来平安、吉祥。

今之为仁者, 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仁之胜1不仁也,犹2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3,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4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告子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胜:赢。2犹:如同。3熄:火熄灭。4与:助。

孟子说:“仁战胜过不仁,就像水可以胜过火、灭掉火一样。但如今一些执行仁道的人,就像用一小杯子的水却想去浇灭一车木柴所燃起的大火一样;火灭不了,就说水不能战胜火。而这样的说法,正好大大助长了那些不仁之徒,使得原本所剩无几的仁道,也必将荡然无存。”

名句的故事

孟子在当时肯定是一个很出色的老师或演说家,因为他常常用很多生动的比喻,来述说高深的道理,所谓“言浅旨远”。而且他所创造的许多比喻,都很传神,因此被后人流传下来,成为惯用的成语。例如本篇名句,就是成语“杯水车薪”的原始版本。

孟子肯定也继承了孟母三迁式的努力不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因此他主张一件事情如果失败,肯定是努力还不够、认真还不够。当然他不会讲得这么单调,他使用了水灭火来做比喻:“仁跟不仁的关系,就像水跟火的关系一样,水可以战胜火,而仁也一定会赢过不仁的。但是如果只用一小杯水就妄想要灭掉一车子的柴火,这样当然是会失败的。”

接着,孟子话锋一转,回到仁的主题,说:“有些行仁道的人,只努力了一点点,就说仁道是战胜不了歪道的,这种说法,就跟看到水灭不了火,就说火是胜过水的一样荒谬。”

这就是有名的“杯水车薪”的原始版本。形容所需要的跟所提供或所付出的相差太远,而无济于事。这句话现代人还是常用到,可见孟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是受到大家所欣赏的。

历久弥新说名句

“杯水车薪”意指力量微小、无济于事。但是力量微小是否就一定是一事无成、注定失败呢?可不尽然,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寡击众的故事,并非没有。

几乎统一北方的前秦皇帝符坚,率领了90万大军,准备南下攻伐东晋,而东晋这边却只凑得出8万精兵迎战。符坚派了一位名叫朱序的人去向晋军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晋军统帅谢石密报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

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力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符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将军率军深入晋地,却紧逼河岸布阵,这难道是想决战吗?如果你把阵地稍向后退,空出一块地方,让我军渡过淝水,双方一决胜负如何?”

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符坚却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符融对符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000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了!秦兵败了!”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形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向北败退。(《晋书》)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虽说“杯水车薪”很难救得了火,但是若能够出奇得当,制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禹以四海为壑

名句的诞生

白圭曰:“丹1之治水2也,愈3于禹。”孟子曰:“子4过5矣。禹之治水,水之道6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7,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8,谓之洚水9。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10也。吾子过矣。”

———告子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白圭:名丹,字圭。战国时周人,曾在魏国做官,擅长经营与贸易。2治水:整治河水。3愈:胜过。4子:你。5过:错误。6道:通“导”,引导、指引。7壑:山沟、水坑。8逆行:倒流。9洚水:洪水。10恶:憎恨、讨厌。

白圭说:“我治水的方法胜过大禹。”孟子说:“你错啦。大禹治水,是顺应水势疏导,将洪水导入大海,把大海当做蓄水场。现在你却是把邻国当做蓄水池。倒流泛滥的水叫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有良心的仁人最讨厌的。你真是搞错啦!”

名句的故事

战国时期,黄河的水患问题很严重。《孟子》一书中,提到治水就有11次之多。秦始皇甚至将黄河改名为“德水”,希望黄河可以从此温驯顺畅不再泛滥危害百姓性命。魏国有个著名的大臣白圭,不仅是个投机取巧的大商人,也是个水利专家。当时魏和齐赵是以黄河为界的,赵魏两国的地势较高,齐国的地势比较低下。因此黄河泛滥时,齐国所遭受的灾害就比较严重,于是齐国就沿着黄河岸边建筑了一条长堤防,以防止黄河的泛滥。自从齐国沿黄河筑了长堤防之后,黄河发狂的水流就转冲向魏赵两国去。自以为聪明的白圭就也下令沿黄河建筑一条更高的长堤防,并且沾沾自喜地向孟子吹嘘说:“我治起水来可比大禹还厉害呢!”

孟子听完,立刻毫不客气地吐槽说:“你有没有搞错啊!人家大禹治水的方法可都是经过审慎思考、长远规划的,顺着水势,将水流疏导至大海。而你却只是图一时之方便,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让洪水流到别国的土地上,造成泛滥,根本不顾他人的死活。这种事根本是任何有良知的人所厌恶不屑做的。而你居然还以为自己很厉害,这也错得太离谱了吧!”

被孟子吐槽之后,不知道白圭的反应是如何,不过这段话的故事倒是因此流传下来,并浓缩成一句成语:“以邻为壑”。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只图自己利益,而把困难和祸害转嫁给别人的行为,简言之,就是损人利己。而后来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时,所签订的盟誓当中,也有特别提到“无曲防”或“毋曲堤”的协议,以禁止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历久弥新说名句

清朝末年,黄河泛滥决堤高达数十次,其为祸之烈,厥为历代之最。事后调查结果证明,其泛滥决堤原因,竟是河道总督诸僚属为了满足贪婪私欲,而丧尽天良利用人为方法加以溃堤,俾借此中饱滥用修堤费用,以及克扣抑留赈款。当时民间即有谓:“治河及防洪之最佳善策,就是将职司治河的官吏,全部枭首……”

即使身处现代文明的台湾也做过“以邻为壑”的事情,将自己的核废料倒在兰屿岛上,而引起兰屿居民血泪的抗议。即使小老百姓也是每天都在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之事,君不见我们每天津津有味地高谈阔论着某某名人的绯闻丑事,被狗仔队骚扰的当事者可能痛不欲生,但众人却仍是一派谈笑风生。

“损人利己”的剧码天天上演,“爱人如己”的插曲也不是没有。十四世纪初,奥地利的利奥波德将军率领军队攻打瑞士索洛图恩城,他在阿勒河畔包围了这座城。瑞士人十分勇敢,无论敌人怎样威逼、利诱,都不投降。后来,利奥波德下令在阿勒河上搭了一座桥,想从桥上进攻索洛图恩城。

但是这座桥搭得并不牢固。一天,桥突然断了,正在过桥的奥军士兵纷纷落水。见此,瑞士人争先恐后跳下河去,把落水的奥兵一个个拖上岸来。奥兵起初十分害怕,担心自己落在敌人手里,不会有好下场。谁知,瑞士人不仅没有惩罚他们,反而让他们进城休息、吃饭,随后把他们全部放了回去。

瑞士人的做法让奥兵十分感激。这事在奥军中传开了,奥国士兵再没人愿意和瑞士人作战。利奥波德只好带兵离开。

曾在写给朋友的信上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测验一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

标签: 人生哲理的句子经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