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師感人優秀事跡材料

短语录 6 0

最美教師感人優秀事跡材料(精選3篇)

最美教師感人優秀事跡材料篇1

"哇~哇~。"半夜十點十分從鹿邑縣人民醫院的產房裡傳出嬰兒清脆的啼哭聲,等候在外面的產婦的丈夫這時才長舒一口氣,從這位高齡產婦離開講台到孩子出生才不過一個多小時。可孩子剛滿月,這位產婦就不顧家人和學校領導的勸阻,拖著虛弱的身子重返到了三尺講台……這位愛崗敬業的教師就是我們老君台中學的石煥新老師。時光荏苒,一轉眼的功夫,石煥新跨入教師這個職業已經17年了。在這17年的時間裡,她把滿腔的熱血獻給了她摯愛的學生們,把勤勞和智慧融入這小小的三尺講台,使這塊兒沃土上的花兒茁壯成長,競相綻放。

一、以愛為本,忠誠教育事業

石老師,周口市西華縣人。1998年6月從開封師專畢業,本科學歷。為了鹿邑的教育事業而從教於鹿邑縣老君台中學。從第一天起,她就在心裡默默立下了"把教育當做自己一生的事業"的誓言。從此,她樂在其中,勤奮敬業,不懈奮鬥,在教育事業這片沃土上實現著人生的價值。

作為年青的教師,她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教育,熱心教研,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潛心研究教育,在積極做好本職工作,爭創一流佳績之餘,致力教育科研與改革,為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斷努力。陶行知曾說過這樣的話:"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呀,只有愛的付出,才有愛的收穫。因此,她作為一名教師一直堅信以愛為本,用愛來感化學生,來淨化學生的心靈。

二、用心教書,用愛育人

工作17年來,石煥新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主動熱情、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平時的工作中,她常常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質教育,尤其對於班級里的後進生,貧困生,以及家庭複雜的孩子,她採取了用愛去感化他們的心靈,用心去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的方法。在課堂中也一樣,她本著少懲罰、多肯定;少質問、多鼓勵;少訓斥、多交談;少命令、多引發的談話政策,進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讓學生不把學習當成負擔,健康快樂地成長。20__屆石煥新班有一位學生鮑超權因自幼患小兒麻痹症而腿腳不靈便,家裡條件也很差,特別自卑。石煥新經常和他促膝談心,並組織學生給他捐款,使他變得自信自強,學習進步很快,20__年順利地考上了高中。石煥新老師在單位是個好教師,在家是一個標標準準的模範妻子,合格的"女僕"。丈夫病了,他就千方百計給愛人做一些可口的飯菜,有時要一口一口地喂,到了晚上丈夫和兒子睡著了,她還要完成兩項任務:做家務和批改作業,每天一直忙到深夜。早晨四、五點鐘又爬起來做飯,做家務,有時顧不上吃早飯。了解石老師的人都說,看不到她有清閒的時候。她總是笑一笑說:"從小就苦慣了,也累慣了,只要能對得起工作,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家人,我就覺得活的充實。"

在數學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由愛學變成樂學,她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同時,她還常常與家長溝通、聯繫,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她任教的班級一年較一年有進步,這進步,不僅僅只是成績方面的,還有能力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班上的學生有了學習的信心和熱情。

三、追求卓越,奮力翱翔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石煥新堅持學習,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教學中,她潛心鑽研教材,反覆研討新課標,認真做好筆記,廣泛汲取營養,及時進行反思,轉變教育觀念,捕捉新的教學信息,勇於探索教育規律,大膽採用新的教學手段。石煥新常向同科老師學習教學經驗,借鑑優秀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同時積極參加各個公開研討課,教學技能不斷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石煥新的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曾多次被評為鹿邑縣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河南省骨幹教師,多次獲省市輔導獎,論文在國家基礎教育論文大賽中被評為二等獎,教學成績突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石煥新追求的境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絲毫沒有懈怠,她深知後面的路還很長。她堅信"痴心一片終不悔,只為桃李競相開",無怨無悔的辛勤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最美教師感人優秀事跡材料 篇2

「認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認真工作的女人最美!」經常在文章里看到這樣的話,當時總會對認真的人有一種由衷的敬畏之情。這次青年教師培訓中,在聽了李春華老師的分享之後,我便覺得她就是這類人。整個演講過程中,她的故事裡處處透漏著認真與細緻,她的言談中也時刻洋溢著幸福與愛心。在分享結束之後,她的事跡已經深深的銘記在我心中。下面我就簡單談談我對李老師的幾點深刻印象。

對家人認真的李老師

由於課程安排的漏洞,李老師被臨時抓來做「壯丁」,可是她絲毫沒有抱怨,還滿臉笑容的和我們說起家裡的老人,說有空會多陪陪他們,接到學院電話時就是和他們一起在外面挖野菜。另外她還分享了女兒「壓碎錢」的趣事,這是她和女兒散步時,女兒自己透漏的。說是她小時候每次過年大人都會給她錢,可是她總也等不來可以壓碎的錢。李老師事後反思說「孩子們說懂了,有時候只是能夠機械地重複,可能並不是真的理解了。」李老師分享這些趣事的時候,臉上總是會閃耀著與家人相處的幸福,看得出來,她很珍惜與他家人相處的點點滴滴。

熱愛運動的李老師

古希臘人有言:「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李老師就是一個非常熱愛跑步的人。即使外出學習時,她也堅持每天繞著學校跑幾圈。沒有運動鞋,她就專門去外邊買;沒有時間,她就每天早起一小時。其實我自己也覺得運動不僅是很好的健身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減壓方式。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踐行的時刻:高中的時候,每逢心情不好時,晚上便會去操場跑幾圈,回來定會一夜好眠;實習時,壓力太大,每天夜晚鼓勵自己堅持到操場跑十圈,第二天身心會很舒暢;有一段時間,工作調動很不順心,就每天早上聽著音樂在晨光下慢跑,跑著跑著就釋然了。現在每當想起這些奔跑的時刻,都是懷念無比。

浸染書香的李老師

對於書,李老師是由衷熱愛的。在她的臥室里有兩個高高的大柜子,滿滿的儘是書。教育類的、文學類的、兒童類的等書籍,她都有廣泛涉獵。至於為什麼讀兒童類的書?李老師是這樣回答的:只有了解了兒童的心理,我們才能更好的認識他們,進而更好地去引導他們。我非常贊同她的說法。另外,對於讀書,我也有一點感受,寒假的時候經過一個月的閱讀我的心情更加平和了。對於書,我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不再是為了記住某個故事情節而讀書!因為我開始明白,讀書過程中所需要的平和的心境與持久的耐心更是彌足珍貴。總之,書籍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幫我們做更好的自己。

愛記隨筆的李老師

對每天的感悟以及閱讀反思,李老師總是及時的記錄下來。到現在為止,她的隨筆,已經高達十幾本書的厚度,她的文章也曾多次在雜誌上發表。曾經很多艱難的時刻,她也曾想過放棄,不過最後都堅持了下來。對李老師的做法我很贊同,有些事情的還在我們記憶中時,我們要及時記錄下來,以免日復一日,被湮沒在歲月的塵土裡,失去它原本的價值。

經過這次講座我發現李老師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無論是對家人的愛心,對運動的執著,對讀書的熱愛,對隨筆的堅持,她都做得無比用心。我堅信,像李老師這樣對生活認真的人,生活也一定不會虧待我們。

最美教師感人優秀事跡材料 篇3

從1976年高中畢業擔任民辦教師開始,潘立華開始在吳家山教學點任教,一個人一干就是37年。他手把手地教著山裡的孩子,幫他們圓「看看大山之外」的夢想。吳家山教學點地處歙縣北部高山地區,交通閉塞。為了方便山里低齡孩子就學,教育部門只得就地設置教學點。在教學點,潘立華是老師,負責所有不同年齡孩子的教學;潘立華是校長,負責教學點的所有事務;潘立華是保育員,每天要給孩子們熱好各自帶的飯菜,農忙季節或者天氣不好時,他還要把孩子們送回家;潘立華還是安全員,堅持每日10分鐘安全教育,下課學生活動的場地有安全隱患,他總站在高壩前以防學生發生意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