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公務員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5公務員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學習心得體會篇1
精準發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
俗話說:羊群走路靠頭羊。對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來說,有了先進典型的示範引路,可以避免走入盲人摸象閉門造車的誤區,通過對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的學習,從而轉換理念、拓寬思路、打開工作局面。對參與脫貧幫扶的各類社會組織、非公企業和公民個人而言,投身這項偉大的事業並得到肯定和表彰,將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從而形成脫貧攻堅萬馬奔騰的良好局面。
客觀而言,將10月17日設為國家扶貧日的四年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扶貧意識已經越來越強,對扶貧獻愛心活動的參與也越來越多。但要在20__年實現現行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的全面脫貧,還必須健全更為完善的組織動員機制,搭建更為廣泛的社會參與平台,完善更有力的政策支撐體系。因此,設立全國性的脫貧攻堅獎,強化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也是脫貧攻堅機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讓全國性的先進典型真正發揮引路作用,就要堅持評選標準、評選程序的嚴格規範,將真正具有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無私奉獻的脫貧攻堅典型評選出來,發揮正向激勵作用,推動全黨全社會和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進一步行動起來,形成人人願為、人人可為、人人能為的脫貧攻堅環境氛圍。
按照實現共同富裕的定義,脫貧攻堅不僅是貧困群眾生存發展的個人問題,而且是整個民族勠力同心的國家行動。我們黨以愚公移山志向貧困發起的宣戰,是新時期我們黨帶領中華民族開啟的新征程。以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為契機,激勵動員更多的力量投身於國家的脫貧攻堅事業,將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進一步開花結果,奏響攜手奔小康的時代強音。
2025公務員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時光荏苒,作為一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已經三年了,在三年的駐村扶貧工作中,我收穫了很多,以下是我的兩點體會:
一、用心扶貧
對貧困群眾,我心裡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同情,我也是從農村家庭出來的孩子,和農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更加增強了我對脫貧攻堅工作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脫貧攻堅對各村都有任務、有指標,如果僅僅把扶貧當作任務,為駐村而駐村,敷衍了事的填寫扶貧手冊;為入戶而入戶,表示我來過、我見過,然後紙上談兵,這些被動的扶貧、被動的工作,沒有一絲的責任感,如何能夠用心。奮鬥在一線上的黨員幹部,從內心深處懷著對貧困群眾的關愛、對困難群眾的同情,堅持行善向善的信念,變任務為責任,變壓力為動力,充滿激情、充滿熱情積極主動地投身於脫貧攻堅戰中。
二、用情扶貧
脫貧攻堅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扶貧過程中要尊重群眾,積極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了解他們對未來的規劃。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扶貧幹部要有耐心、有恆心,要聽取群眾的想法及意見,設身處地為貧困群眾解決自身發展問題,而不是為圖自己方便,就一意孤行的決定貧困群眾的脫貧幫扶措施。在扶貧工作的過程中,要把貧困群眾當作朋友,傾聽他們的想法,保護他們的想法。只有真心實意的幫扶貧困群眾,帶著溫暖的感情去感動他們,才能真正地做到了解民意,為民謀利。
2025公務員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我作為一名普通的鄉鎮幹部,既是建檔立卡戶的幫扶幹部,也是新村一組的包組幹部,在整個脫貧攻堅工作中認真負責的完成每一次統計、每一次入戶,爭取把每一項工作做到。下面我想從三個角色來談談脫貧攻堅中我個人的感受。
一、普通的基層幹部的角色
作為一名普通的鄉鎮幹部,參加工作3年多將近4年的時間裡,我一直在鄉社會事務辦工作,主要從事民政、殘聯、科技、食藥品四個部門的工作,也是為民服務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員。每天面對繁雜的本職工作和形形色色的群眾,有時甚感有心無力、疲憊不堪。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低保每月的動態調整,有進有出,低保中建檔立卡戶、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每月比對,每一項數據都要求精準再精準,及時再及時。在這反反覆覆的折騰中學習到了一項項新技能,不斷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磨鍊了為人處世的心性。
二、幫扶幹部的角色
我的掛鉤戶是小水井新村三組_年建檔立卡戶明雄兵,家庭人口4人,父母均為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兒子年幼。剛掛鉤該戶的時候家庭比較貧困,房屋級別為C級危房,明雄兵作為一家之主常年在外務工,薪水微薄,再加上愛玩的本性,日子自顧不暇,根本無暇顧及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家中僅靠父母采點茶葉、種點包穀、餵幾頭豬維持,生活一貧如洗。
自掛鉤以來,多次入戶,從一開始調查了解家庭人員基本情況、收入來源、家庭財產狀況等詳細信息,到後來動員該戶改造房屋,帶工程隊伍實地到戶量地基、做建房規劃,再到後來動員在外務工的明雄兵回家創業,無數次的溝通交流讓我們從普通的幹群關係變成了親戚朋友,也讓「不太完整」的家庭變得完整,即可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天倫之樂,更讓家庭生活有了巨大的改觀。作為一名幫扶幹部,感到十分欣慰。
三、包組幹部的角色
我所包的組是小水井村委會新村一組村民小組,新村一組是_年從賽崗村委會、木城坡村委會因地質災害搬遷重組的村民小組。新村一組現有常住人口72戶321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8戶75人,_年脫貧5戶19人,_年脫貧5戶21人,_年脫貧7戶31人,_年脫貧1戶4人,現已實現全部脫貧。
包組工作是三年來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8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之前小水井村委會掛鉤單位不具備履職條件,每一次入戶、填表、調查、做工作都是一個人完成,填表、算收入到心力交瘁,檔案反反覆覆修來改去,一遍又一遍改到懷疑人生。所幸,所有努力沒有白費,前期的辛苦和努力使我對村情更為熟悉,對每戶建檔立卡戶人員基本信息、收入來源、財產狀況掌握的更為詳細,為後期工作的開展做了一個良好的鋪墊,讓後期的工作開展更為得心應手。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絕大部分的群眾是純樸的,是用心配合支持工作的,但一部分群眾的思想有待轉變,感恩意識極差,牢牢抓住某一項享受不到的政策,而對享受的諸多政策卻隻字未提。我認為對這一部分群眾應該對加強感恩教育,讓他們知道「等、靠、要」思想不可有,所有的好日子都是靠自己雙手奮鬥得來。
以上是我三年脫貧攻堅工作的心得體會,雖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字字皆是從點點滴滴工作中總結得出。脫貧攻堅之戰告一段落,但未來還有更多的攻堅戰需要我們參與,不努力的青春不完美,告訴自己: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擼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