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詩派的名詞解釋|社會背景|文學特點

短语录 8 0

江湖詩派的名詞解釋|社會背景|文學特點

江湖詩派的名詞解釋

「江湖詩派」是南宋後期繼永嘉四靈後而興起的一個詩派,因陳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當時書商陳起與江湖詩人相友善,於是刊售《江湖集》、《續集》、《後集》等書,後人以《江湖集》內詩氣味皆相似,故稱之為江湖詩派。《江湖集》中所錄詩人大部分或為布衣,或為下層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習氣標榜。江湖詩人時時抒發欣羨隱逸、鄙棄仕途的情緒,也經常指斥時弊,譏諷朝政,表達不與當朝者為伍的意願。江湖詩人中成就較著的是戴復古和劉克莊。

江湖詩派的社會背景

南宋後期,一些沒能入仕的游士流轉江湖,以獻詩賣文維持生計,成為江湖謁客。當時杭州有一個名叫陳起的書商,喜歡結交文人墨客,其中有低級官員、隱逸之士,也有許多江湖謁客。從1120xx年(宋理宗慶元年)開始,陳起為上述詩人刻印詩集,總稱為《江湖集》。以江湖謁客為主的這些詩人就被稱為江湖詩派。由於被收入《江湖集》的詩人身份各異,又沒有公認的詩學宗主,所以江湖詩派是一個十分鬆散的作家群體,他們只是具有大致相似的創作傾向而已。

在陳起始刻《江湖集》的前一年,即1220xx年(宋寧宗嘉定十七年),權相史彌遠擅行廢立,次年又逼死了已被廢黜的濟王趙竑。史彌遠為了鉗制輿論,便從新刊的《江湖集》中找出「東風謬賞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和「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風楊柳相公橋」等詩句,誣為譏刺朝政,對作詩者進行迫害,《江湖集》被劈板禁毀,且詔禁士大夫作詩。「江湖詩禍」的發生一方面影響了江湖詩人的創作,使他們畏禍而較少詠及時事;另一方面卻也使得江湖詩派名揚一時,反而提高了他們在詩壇上的聲譽。

江湖詩派的文學特點

江湖詩人效法香奩體的詩作,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一、題材上敘寫女性及戀情

嚴羽與江湖詩人大致同時代,甚至被不少論者列入江湖詩派當中,他在《滄浪詩話·詩體》中認為,「香奩體,韓偓之詩,皆裙裾脂粉之語」。這個看法向無異議,明宋公傳《元詩體要》卷八亦論香奩體曰:「唐人用此體言閨閣之情,乃艷詞也,與玉台體相似」。可見敘寫女性及男女之情是香奩體最突出的特徵。

而江湖詩人所師法的其他晚唐詩人,都很少寫或幾乎不寫男女之情。賈島初為衲子後還俗,其詩集中提及女性的詩作僅有兩首,一首為《元日女道士受籙》。此種題目若在溫李等人的筆下,定會大大地渲染一番,寫成類似李商隱《和韓錄事送宮人入道》一類的作品。但賈島之詩僅直敘其事,毫無脂粉氣味,中間兩聯「數星連斗出,萬里斷雲飛。霜下磬聲在,月高壇影微」更加可以見其詩作的本色。另一首為《友人婚楊氏催妝》,詩曰:「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台近鏡台。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里一枝開。」此詩倒是思致纏綿,但這只是他替友人所作的「催妝詩」,實屬特例。姚合集中言及男女之情的詩作也只有三首,《惜別》與《欲別》都是離贈之作,而《楊給事師皋哭亡愛姬英英竊聞詩人多賦因而繼和》是唱和之作。姚賈似乎對友情看得比愛情更重,他們集中與友人酬答寄贈及敘寫別後思念的詩作頗多,而言及女性愛情的僅上述幾首。

許渾詩歌重在敘寫南國山水的清麗景色及抒發旅途寂寞、懷古傷今之情,也不以寫愛情見長,他的《神女祠》、《題舒女廟》、《題義女亭》等詩純系遊覽懷古之作,只有為數不多的幾首詩作如《送段覺之西蜀結婚》、《觀章中丞夜按歌舞》等才旁及男女之情。至於杜荀鶴和羅隱,他們最優秀的詩歌都是一些諷世之作。

宋人多用詞寫男女之情,而在詩中很少涉及這一方面的內容,四靈詩作尤為如此。在徐照的《芳蘭軒詩集》中,還有《題真娘墓》、《題桃花夫人廟》、《宮詞二首》這樣的題目,而翁卷的《葦碧軒詩集》中,只能見到一首同情民生疾苦的《東陌路旁養蠶女子》,至於在趙師秀和徐璣的集中,女性的身影則蕩然無存。江湖詩派是宋代唯一一個在詩中較多言及愛情的詩歌流派,其原因正在於他們學習「香奩體」,師法了擅長寫男女之情的韓偓。

二、風格婉麗纏綿

姚賈和四靈之詩重在以清新刻露之辭寫野逸清瘦之趣,詩風趨於寂寞寒苦。許渾則偏好於寫江南水鄉景色,詩歌顯得工切圓熟。而韓偓的香奩詩善於抓住女子剎那間的神態情思作深入細緻刻畫,或者書寫別後悠長無盡的相思之情,自然形成了一種深婉清麗的風格,如其《寒食夜有寄》云:「風流大抵是倀倀,此際相思必斷腸。雲薄月昏寒食夜,隔簾微雨杏花香。」江湖詩人們學習韓偓,效法的正是這類詩作,如施樞《曉寒》云:

曲曲屏山憶夢中,峭寒成陣入簾櫳。宿香銷盡金猊冷,一樹梅花怯曉風。

再如芳庭斯植《春夜》:

玉樓台畔柳生煙,況是春風杜宇天。一片月光涼似水,半扶花影上鞦韆。

三、形式上採用七絕

《香奩集》中五七言古今體均有,但以七絕數量最多成就也最高。四部叢刊本《香奩集》按體編排,共分11體計101首,其中七絕40首,占全集近五分之二,數目遠高於七律19首,五絕9首,五律、五排各7首,可見韓偓寫香奩詩以七絕為重。七絕一體往往以含蘊無窮、餘韻不盡見長,「論七絕的稱『含蓄』為風調,風飄搖而有遠情,調悠揚而有遠韻,總之是餘味深長」。韓偓七絕善以女子瞬間剪影入詩,在短小篇幅中鑄就雋永情思。如其《夜深》云:「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初春風中尚略帶寒意,杏花初開,凋零的梅花如雪花般飄舞,在此時節,「樓閣宵寒,鞦韆罷戲,其中有剪燈聽雨人在」。全詩婉轉道來,不直著一詞,詩人的無限情思卻已隱含其中,惆悵、愛憐、迷惘、渴慕,似兼而有之而又未可執於一端。

後世學作香奩詩者,也以七絕為多。對於江湖詩人而言,他們在創作上本就是古體不如近體,長篇不如短章,最擅長於五律和七絕。其五律學姚賈而七律學許渾,學香奩詩則好用七絕一體。陳衍《宋詩精華錄》稱「晚宋人多攻絕句」,江湖詩人效法香奩之作尤為如此。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