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国 不俗的气质 ——黄庭坚行草书(转载)

短语录 83 0

张以国 不俗的气质 ——黄庭坚行草书

    作者:张以国

    黄庭坚(一零四五~一一零五)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幼警悟。洪州分宁人。北宋治平三年进士,官至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并称“四学士”,又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四大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具有奇崛放纵的不俗气质,尤其是他的书法,比起遒厚的苏轼、雄杰的米芾、秀润的蔡襄,更具有强烈的个性与创造性。

    追求不俗的个性,绝不仅是我们现代人的发明与创造。离我们相距近千年的黄庭坚早有论述,而且他的见解可能要比我们的理解还深刻。在黄庭坚的画论、诗论、题跋中我们可以见出,特别是在他的《论书》这篇不长的书论中,就有好几处出现“不俗”的字眼。在此我们辑录如下:“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承学之人更《兰亭》‘永’字,以开字中眼目,能使学家多拘忌,成一种俗气。”“东坡先生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此虽难于俗学者,要归毕竟如此。”“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惟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

    从这些话里可以见得出来,黄庭坚认为的不俗,既是书法形式的不俗,又是人的心灵的不俗,而且心灵的不俗尤为重要。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黄庭坚的“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这句诗,是针对守法不变的人而言的,认为黄庭坚肯定的是不守家法的创作,不守家法才是继承家法。他分析得比较准确又含有哲理,但只是说对了一半。黄庭坚所推崇的杨凝式,的确是不守家法的榜样,而且他也不守自己的一法,而不断地变化。但如果把这句诗和他在《论书》中的不俗的主张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另一方面。不守家法的不俗,欲换“凡骨”的“金丹”关键在于心灵的不俗,在于“灵府”的“道义”、“圣哲之学”、“用心不杂”、“心意闲谈”。没有它的依托,只能得到《兰亭》的表面,即便和钟繇、王羲之的书法形式相当,也是不可救药的俗人、俗书,不能成为“楷式”。可见这审美的心胸在创作中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对此,黄庭坚在他的《道臻师画竹序》中说得精辟,他认为吴道子的画之所以能够超过他的老师,是因为他“得之于心”。张旭的草书之所以能够“入神”,是因为他“不治他技,用智不分”。“夫心不能牵于外物,则其天全,万物森然出于一境。岂待含墨吮笔,槃礴而后为之哉。故余谓臻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虚静的心灵,是道家的本体,是艺术家创造的精神境界,也就是黄庭坚常言的“禅”的境界。

    这一“禅”的心灵在他的作品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在风格上,他主张“拙多于巧”,“书贵沈厚,姿媚是其小疵,轻佻是其大病”。他厌恶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的流行书风。在书体上,他主张楷书要“快马入阵”,不是传统的工稳缓慢;草收要“左规右正”,在变化中求统一,这些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是“古人之入妙处”之所在。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如前所说,他反对守家法,追求自我。并认为“随人学人成旧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在他的书法里,有颜鲁公、《瘗鹤铭》强健、峻拔的体势;有杨凝式欹侧、紧劲的笔调,但绝不与他(它)们苟同,而是个人强劲奔放、格调雄奇、变化多端、浑朴自然的不俗气质。下面让我们解剖一下这一风格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结体上。一反常态,或左正右斜,或右正左斜;或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字的上下二部分也有这样的变化。扭曲盘结、体势由左下向右上上扬(行书更明显),造出一番超凡的险峻姿态。在行草书中如此造型丰富、大胆弄险,这是黄庭坚的首创。这一表现手法直接影响了晚明的书家,王铎的草书结体,是黄庭坚的行草书结体的延伸和发扬。尤其是黄庭坚的行书结体,横画、撇画、捺画尽情伸张,体势峻拔,如《经伏波神祠诗》、《黄州寒食帖跋》、《华严疏》等,异常豪健。他的行书可以作出较大的字,而且愈大愈佳。我们看黄庭坚以前的行书作品,表现在大字上往往不佳,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放大之后也并不耐看。优美、曲折的点线表现小字很好,放大之后便没有雄强之气,总感到支撑不停。这是因为艺术不同于科学上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它本身有视觉的参与,就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黄庭坚的行书,劲健的长横、长撇、长捺,能够矗立起雄强的框架。这里我们找到了为什么明代的祝允明、沈周、文征明,清代的郑板桥、郭麟以及吴昌硕等人都学黄庭坚的行书,都以写大字条幅擅长的原因了。

    在韵律上。首先看他的用笔,黄庭坚是高执笔,手执在笔的上端,“提笔去纸数寸,书当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无憾”,行笔的速度较缓慢,并以隶书、篆书的笔法入行草,在自如的线条里富有更多的含量。用笔和着墨构成了韵律,硬毫的行驶中,很少带有枯笔,连带的长笔伸展中富有自然的、强烈的波动、振颤,韵律特别生动。这样强烈的振颤韵律,是张旭、颜真卿、杨凝式所未能企及的。黄庭坚所说的“字中有笔,如禅句中有眼”,就是指这不单调、不光滑、不枯燥,而意态自足的韵律。这种韵律的表现手法尤为独特,它不是快笔,不是短线条,因为它不能显现这一韵律,而是行笔缓慢、长的线条伸拖、强烈的震撼。这如同京戏中老生的长腔,给人以咀嚼品尝、耐人寻味的感受。确实像康有为所说,是“意态更新”。与黄庭坚同时代的晁美叔曾称许他的书法是“惟有韵耳”,认为王羲之的波戈点画也没有这般韵律。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也说:“山谷以箭锋所直人马应弦为韵,验以此书,信为知言”。尚韵确实是黄庭坚书法的一大特色。

    还差一段 字太多了。。。下一篇补上吧

  作者简介

  张以国,博士,是美国佛罗里达海湾海岸大学执行教授、亚洲艺术主任,负责组织展览并撰写学术文章。

  张以国不仅是国际上公认的亚洲艺术专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张以国博士的著作《书法:心灵的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台北,1992)最近被选进中学的教科必读书;

  张以国策划的“笔底传情:当代中国书法展”(哥伦比亚大学,1998)受到了纽约时报的高度评价,展览图录成为美国学术界的畅销书。

  2001年张以国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98年到2004年期间,张以国博士作为研究员就职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张以国:《书法:心灵的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张以国:《笔底传情:当代中国书法》(哥伦比亚大学, 1989)(英文)

  张以国:《自由我在:当代中国艺术表现》(佛罗里达海湾海岸大学,2008)(中英)

  张以国:《以古为新:晚明的艺术与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中英)

标签: 祝发财又不俗的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