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荷花和荷叶的句子和段落100字 实用104句
1. 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观察,动笔描写
3. 讲评作文
4. 师指着“数”问:你能像用数星星这样的词用“数”再组词吗?学生组词,如“数数”,“数鸭子”。教师相机引出“数”的另一个读音“shù”,读“shù”时可以组哪些词呢?如:数学,数字。
5. 总结: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具体,并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6. 比较读,明白联想的好处
7. 和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比起来效果怎么样?(干巴巴的,不生动)那我们就得用“比喻”的方法来帮忙了。(引导孩子逐句的说比喻句。)
8. 作业布置:完成校长布置的“国庆感恩作业”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9. 学会阅读中的写作方法,准确地运用到写作中。
10. 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1. 使学生正确地找到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点。
12. 仿写文段。
13. 荷花的花瓣的形状像大大的柳叶,顶端尖,中间宽,靠近花托的部分逐渐变细变平,越是长在里面的花瓣应越小、越嫩、越艳。
14. 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15. 研读《金色花》
16. 现在我们把同学们观察到的这几种花的姿态用“有的……有的……有的……”这组关联词将它串起来读一读吧!
17.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8. 布置习作
19. 那碧玉托盘似的大荷叶上。滚动着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那白中带红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显得鲜嫩纯洁美丽。
20.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体会这句思想感情。
21. 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22. 师总结
23. 看着这么漂亮的桃花,你有什么感受呢?(指名说)
24. 合作研讨
25.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26. 运用联想,练习写作
27. 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8. 课文既写了皮鞋匠看到真实景物,又写了他联想到的景物。请同学读课文分辨事物与联想。
29. 导语设计:
30. 共同学习《荷叶母亲》
31. 片段习作练习
32. 布置作业:
33. 请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师生共评。
34. 书写指导。
35. 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6. 一池绿水,片片荷塘,另外伴着蝉鸣和鸟语,让人忍不住想要到荷塘深处去。于是租一游船,缓缓地游走在玄武湖里,原本陆地上的闷热到了湖里反而觉得清凉了很多,丝丝微风吹过,处处都是荷叶的清香和点点的荷花淡香。
37. 学习《荷花》一文的写作方法,能对事物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
38. 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
39. 写法指导
40. 样子描写指导
41. 作业
4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3. 如此凝神地赏荷花,是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远远望去,肥大的荷叶,绿汪汪一片,托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如绿纱托着红缎,漂浮在清澈平静的湖面上……
44. 现在,该轮到同学们小试身手啰。
45. 思考: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46. 出示一幅春天美景图。今天让我们来当一回大作家,把自己看到的写具体的同时,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
47. 积累动词,运用动词。
48.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四个字,学生认真观察。强调:
49.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50. 抄写课文词语。
51. 能言会道。
52.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53. 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54. 要怎样才能把一种事物说具体、写生动,一直是个让我们头痛的问题,对吧?可是有人却能把一件普普通通的事物写得详细而生动,我们今天也来学学他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方法吧!
55. 作者介绍、文体
56. 交流收获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57. 品析词句,体会用词准确
58. 品读诗歌
59. 全班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师:这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具体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的句子有哪几句?其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请快速阅读并在文中划出来。师(评价):林文青同学的回答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谁来补充?师(评价):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积极,大家都能抓住要领回答了问题,真聪明。写背影的句子是:“我看见……显出努力的样子”写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人“蹒跚”“探身下去”“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努力”
60. 布置作业
61. 学会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62. 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的雨丝沐浴下,显得更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了。
63. 背诵课文,进行朗诵比赛。
64. 出示片段,加上你的联想。
65.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的孩子。
66.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67. 过程与方法:
68. 出示:“数、玉、珍、珠”,让学生观察这四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69. 小组成员交互作品修改,选取优秀习作在班级上展示,时间3分钟。
70.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71. 大展身手
72. 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73. 那粉似霞的荷花,真不知它是被天边的晚霞映红了脸,还是怕羞。
74. 雾雨蒙澪,池塘里的荷叶碧绿碧绿的似乎刚刚完成的水墨丹青。雨打在荷叶上发出沙沙的悦耳的响声,汇聚成颗颗水珠,涌入叶心凝成一汪清泓,挺立的叶儿似乎不喜太多的水破坏了诗意,轻轻低了一下头,水珠儿便跃身坠入池塘去拥抱戏水的鱼儿。
75. 颜色描写的指导
76. 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把描写皮鞋匠听着钢琴曲时面前出现的景象的句子划下来,通过“好像”一词让学生知道这景象并不是事实,而是皮鞋匠的联想,并引导学生从“静静地听着”了解到这个联想是由贝多芬弹的曲子而引发的。
77. 大家说得真棒。其实,我们刚才进行的就是对《荷花》这篇课文的一个片段口头仿写。现在,只要将刚才我们说的或是心里想的内容按板书上的顺序写下来,就可以成为一段很棒的景物描写了。咱们赶快拿出作文草稿本,把它写下来吧。
78. 这段精彩的动作描写,用了哪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呢?
79. 荷花亭亭玉立,像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嫩蕊凝珠,而且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80. 还有很多同学在举手,我们一起说出收集了多少动词。
81.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82. 荷叶上大滴的露珠,像璀璨的夜明珠一般发出炫目的光。
8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84. 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85. 对,这段话出自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一文,接下来咱们边读它,边思考:这段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荷叶和荷花? (指名答,板书:颜色 样子 )
86. 出示荷花图片,谁来说说:这是些什么样的荷花?
87. 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88. 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89. 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90. 总结:
91.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92. 通过恰当的修饰更加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内心。
93. 知识与技能:
94. 请闭上眼睛,我们先来听一听老师收集到的一个描写动作的\'经典片段。
95. 小结: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这就叫做动作描写。写好人物动作,首先要进行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运用动词,注意顺序,再适当地运用修饰语或修辞方法,就能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特点。
96. 初读感知
97. 荷花柔得似棉,静得若水。但是烈日不能使其枯萎,风雨不能令它弯腰。它的根,紧扎地下;它的叶,相触水面。它是那么地依恋着水和泥土,以至到了秋天,一片片枯萎了的老叶还要落到水中,烂在泥里,为来年护花再尽最后一份力量。
98. 品句识字。
99. 拓展练习
100. (出示第二自然段)大家快速地看一看,这段话出自那篇课文?
101. 学生临摹仿写。
102. 板书设计:
103. 作家简介:
104. 随文识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描写荷花和荷叶的句子和段落100字 实用63句
1. 红莲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作者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在一起赏莲的情景呢?请说说自己读后的理解。
2. 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检测字词
4. 介绍作者、金色花
5. 运用人物动作描写方法,选择本小组对应的主题进行刻画,字数50字——100字。时间5分钟。
6. 说一说
7. 出示片段,你能在这句话里加上你的联想,使它更生动吗?
8. 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9. 荷花的花瓣一层一层往外展开,下面洁白如玉,顶上有淡淡的粉色。荷花托着绿色的莲蓬,莲蓬上有许多小孔,一颗颗莲子就睡在里面。
10. 课堂小结:
1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夜空的美丽。
12. 一丝丝红色的花蕊顶着黄色的尖儿探出头来。远看去,一个个小花蕾就像一颗颗珍珠撒在雕刻着花边的红盘中,又像一只只小蜜蜂飞落在花蕊中采蜜。
13. 教学目标:
14. 让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前两句,问:茅屋里真的披上了银纱吗?
15. 整体感知
16. 会认“撒、玉、仰”三个字,会写“数、玉、珍、珠”四个字。
17. 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8. 品读文章
19. 在那绿叶的映衬下,荷花有的舒展怒放,仿佛在畅怀大笑;有的花苞初绽,像在启口说话;有的含苞欲放,有如羞涩的姑娘低头不语。
20. 导入
21. 师生共同评价。
22.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23. 荷花开得正艳,不知何时,它的小宝宝莲蓬从妈妈身边钻了出来,探头探脑,好像在观察外面的世界。渐渐地,莲蓬成熟了,剥开表皮,里面花生米一样大小的东西就是莲籽。
24. 总结
25. 背诵课文。
26.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它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27. 很想听听你们收集到了哪些动词。现在开火车交流。
28. 课件出示情景图,师根据情景图描述: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星星在美丽的夜空中忽闪着亮晶晶的小眼睛,一个孩子依偎在奶奶的身边,仰着头,用心地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学习——《数星星的孩子》,师板书课题,请大家伸出手指一起跟老师板书课题吧。板书完毕,请同学们再大声地读两遍课题。
29. 教学过程:
30. 用一个数字说出你收集到的动词有多少?
31.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32. 思考:
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片段,师生体会其联想的妙处。
34. 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35. 看动作猜一个字的动词(六个)
36. 深入课例,体会写法
37. 一株株嫩红色的荷花,大的像一顶小帽子,小的似鸭梨。有的花苞像个小喇叭,半睁半闭着眼睛,微露着金灿灿的花蕊……
38. 仿课文写法(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篇随笔。
39. 走近观赏,只见红荷托露,晶莹欲落;白荷带雨,冰洁无瑕。盛开的,宁静安详;带蕾的,娇羞欲语;还有那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圣洁得使人不能说,只怕言语不慎玷污了它。
40.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41. 板书设计
42. 老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表示动作的一个字词语和四字词语,你们都按要求去做了吗?
43. 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挺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44. 自读识字。
45. 看表演说一个表示动作的四字词语。(举十个)
46. 预习课文:
47. 类似的写法还有: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48. 写法研讨
49.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50. 课文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体会一下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绪的变化。
51. 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52. 湖面上葱绿的荷叶,托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粉红的面颊。
53. 复习检查:
54. 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
55. 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导入。(导语略)
56. 体验反思:
57.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58. 正确规范书写“数、玉、珍、珠”四个字。
59. 荷花的种子发芽了,渐渐地长出了嫩茎和嫩叶,嫩叶刚好贴在水面上,两头都是尖的,而且能“串小水珠”呢。只要你滴一滴小小的水珠在嫩叶尖上,那小水珠就被“串”住了!嫩茎却是长满了刺的,就像一副铁甲一样,保护自己,预防小鱼、小虾的无情攻击。
60. 抒情指导
61. 导入课文:
62. 听乐曲,有感情地朗读
63. 小结